|
发表于 2007-7-5 1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弹簧的镀锌和镀镉是在氰化电解液中进行的。在电镀过程中,除镀上锌或镉外,还有一部分还原的氢渗透入到镀层和基体金属的晶格中去,造成内应力,使弹簧上的镀层和弹簧变脆,也叫氢脆。由于弹簧材料的强度很高,再加上弹簧成形时的变形很大,因此,对氢脆特别敏感,如不及时去氢,往往会造成弹簧的断裂。为了消除电镀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缺陷,改善弹簧的物理化学性能,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提高镀层的抗蚀能力,必须进行镀后处理,即除氢处理。除氢处理是在电镀后,立即或者在几小时之内进行。将电镀后的弹簧在200~215°C的温度中,加热1~2h(或2h以上,如果时间过长容易产生铬脆),即可达到除氢的目的。 6 X7 d* [: o8 I
除氢一般在烘箱中进行。除氢效果与温度、时间、电镀后的停留时间等有关。一般来说,温度高、加热时间长,镀后停顿时间短,其除氢效果就好。故对弹簧除氢温度选择可高一些。
- t+ w: h. b' H) v( Y" H7 o 金属保护层,除上述的镀锌和镀镉外,还有镀铜、镀铬、镀镍、镀锡、镀银、镀锌钛合金等,弹簧设计者可根据弹簧工作的场合选择镀层。 1 d& I1 u0 {" N% F
2、弹簧的化学保护层 . z: H y( W8 q+ h5 P9 R& c. |; ^
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使弹簧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以防止弹簧腐蚀。通常采用氧化处理与磷化处理。 . F. r1 p: U. Q8 H8 g! h
氧化处理与磷化处理,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一般弹簧制造厂均采用氧化处理,作为防腐蚀性处理。
& F& y) n! R7 _) L1 i n# K4 o3 W t (1)氧化处理钢的氧化处理亦称发蓝、发黑、煮黑。氧化处理后,弹簧表面生成保护性的磁性氧化铁,此氧化膜一般呈蓝色或黑色,也有时呈黑褐色。其颜色决定于弹簧的表面状态、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处理工艺。 + e* U* Y) y8 J5 v0 \" ^- Y
氧化处理的方法有:咸性氧化法、无碱氧化法和电解氧化法。以采用碱性氧化法为多。
0 v/ Q! B9 ?% E( @! t 碱性氧化法是将弹簧放入温度140°C左右,含有氧化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氧化剂和氢氧化钠与铁作用,生成亚铁酸钠和铁酸钠,再相互反应,生成磁性氧化铁。
/ D# s) o* \% D% L9 | 氧化膜层的厚度约为0.6~2μm。氧化膜虽能提高弹簧的耐腐蚀性,但由于膜薄,而且有气孔,所以它的保护能力较差,只能用于在腐蚀性不强的介质中工作的弹簧。其防腐性能的高低取决于氧化膜的致密程度和它的厚度,因而也就是决定于氧化处理的氢氧化钠浓度、氧化剂浓度、溶液的温度等因素。 ( u0 I3 g8 I6 p3 u$ m
为了提高氧化膜的防腐性和润滑能力,应该加强氧化处理前后的处理。氧化处理前须将弹簧表面的锈蚀、氧化皮、油污、热处理的盐渣、表面接触层等进行彻底的清除。氧化处理后,通常是将弹簧在肥皂溶液或重铬酸盐中进行填充处理,而后用流动温水洗净、吹干或烘干,最后再上水膜置换防锈油或上一定温度的机械油进行浸油处理。 . L( I- f6 h/ E7 J u% _/ \
氧化处理对某些热轧弹簧材料的表面晶界有所浸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疲劳强度,因而,在采作氧化处理时应慎重。 , p5 c8 R w( @. q5 G0 { t+ D
传统的氧化处理是需要加温进行的。近几年来,国内也有些制造单位使用常温发黑剂,它克服了传统发黑工艺的缺陷,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 G1 R b2 Q( U0 j0 n7 G9 v6 Y+ l 发黑剂为蓝绿色浓缩液化,无杂质、无异味、不燃、不爆、不腐蚀,运输安全。 / b3 p8 E" ]! z6 I
发黑剂用水稀释,弹簧发黑时常用的稀释比约为1︰5左右。
, q [, j3 A* V: [ 发黑剂的操作工艺较为简单,其工艺路线为:去油、漂洗、酸行、漂洗、发黑(在室温下2~5min)漂洗、水膜置换防锈油。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弹簧工件上的油去尽,清洗干净后,才能放入常温剂中进行氧化处理。
: Q z) M0 r3 n 氧化处理成本低、工艺配方较简单、生产效率高、氧化膜有一定的弹性,基本上不影响弹簧的特性曲线,所以氧化处理较广泛地作为成形螺旋弹簧、弹簧垫圈及片弹簧等的防腐和装饰措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