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3天前
查看: 5017|回复: 13
收起左侧

[讨论] CrMo钢的热处理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1 19: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化工装备行业,CrMo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8 r8 G1 x5 z: W; @( C& Q4 y
6 m0 D& m3 ?% t+ g如15CrMoR、2.25Cr1Mo等,这些钢种在热处理时应注意那些?
发表于 2007-6-21 22: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请教一下1.25Cr0.5Mo对应国内材质是什么,14Cr1MoR算1.5Cr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23: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1.25Cr0.5Mo应该是对应国内12Cr2Mo1。6 A9 x/ b) q! I' l6 k0 f
14Cr1MoR具体没接触过,我得查查看。
0 l$ \% O' N; V1 [此讨论希望你个开个头!
发表于 2007-6-21 23: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15CrMoR常用的热处理就是正火和淬火,板材一般是正火+高温回火了,锻件允许淬火+回火,但我现在一直想找到一个正火工艺能够确保我的锻件硬度在标准规定的上限范围* l6 I& v& ^2 A5 _
该材质我对焊后热处理有些地方还无法确定,按照焊接资料和大多数单位的工作经验,该材质焊后热处理应在650度以上,但我查阅压力容器标委的资料,以及JB/T 4709给出 的温度都是在600度以上,没要求那么高,以不超过母材的回火温度为宜,对于两种不同的说法,大家认为哪种更合理一些呢。
# X1 s* Z  |6 B' K" P# l  u0 r# V0 ~" r1 u/ i. l) s( {' e" {
[ 本帖最后由 ajhtiger 于 2007-6-22 09: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wjliao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6-22 08: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楼主说的是哪国标准?
发表于 2007-6-23 15: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
CrMo钢热处理注意事项具体有那些详细说明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wjliao -2 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6-25 08: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Cr-Mo钢热处理一般应为改善材料性能。用于压力容器的Cr-Mo钢须经过正火(钢材厚度大时,允许加速冷却甚至淬火)加回火热处理,使钢材晶粒细化、组织均匀稳定、强度和塑性配合适宜,成为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一般除应严格控制焊前预热温度外,还要保持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焊后尚应采取焊后保温的消氢热处理或中间消除应力热处理和最终焊后热处理等多种形式的且又必须的热处理,方能保证焊接接头不开裂,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wjliao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6-25 10: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由于Mo元素的加入,使得钢存在一定的脱碳敏感性,因此热处理时应予以考虑脱碳防护等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wjliao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6-25 13: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我们主要铸造42CrMo和35CrMo
# @: H3 y" A3 A, D9 {
3 o0 b8 ?- h9 ?4 {: r热处理是正火加回火。正火880-920保温30-38小时。& q+ Y& ^8 ~" A) m

; T7 q' b0 e# F+ z# k回火550-650.保温8-12小时。
+ A% n: k1 O2 B6 s+ x  A9 H
  p. y' v, X# W- S# l保温时间是根据壁厚订的。相同材质,不同的结构热处理工艺多少有些变化。没有公式计算的。- [$ i; {' U: m* t+ s/ V8 Y

. @% g* q8 B0 h1 x升温速度小于或等于80度每小时。- _/ `6 j7 e! n$ M
" L6 ~' K# t# z% w% Q% v! t" K
[ 本帖最后由 czcxq0408 于 2007-6-25 13:3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wjliao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6-25 2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25Cr0.5Mo(Si)即ASME标准中F11,类似中国的14Cr1Mo,3楼的说法不对。而15CrMo类似F12。2.25Cr1Mo即F22,类似我国的12Cr2Mo1。加V后就叫F22V,中国没有类似牌号,常将此称为“二又加钒”钢,目前推广用于煤液化及高温加氢裂化装置。日本神户钢厂用此钢种做出世界最大的2400T加氢器。6 [! H; |& u/ k! i, J8 u. n/ k' V
目前在我国火电、化工行业推广的F91或P91或F92、P92,是更耐高温、有更好热持久性能的材料,希望同仁们能大力推广应用。! T9 n& B  \8 z6 H2 @1 j# F, [
CrMo钢的材料我比较多,摘录一些附上,请各位浏览。2 M1 \; n9 o9 G& W7 {
我虽然搞了二十多年的CrMo钢,仍觉深不可测,里面的知识一辈子学不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0 收起 理由
wjliao + 10 技术讨论,这方面的专家!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6-26 20: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我以前做过15crmoG的,高温锅炉管道,一般都是正火,910左右,20以下的都空冷,大于20的都风冷,接着做回火,700左右。还有12cr2mo的,即为p22,也是正火加回火。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wjliao + 5 经验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1 1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CrMo钢奥氏体化后有两种冷却方式:一是空(风)冷,二是喷淋、浸水冷。两种方式的争辩在六、七十年代持续了近十年。以美国、日本为一方的认为应风冷,以欧洲等为另一方的认为也可水冷。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组织更能稳定、提高材料的热持久、蠕变和低周疲劳。最后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下贝氏体、粒贝组织的在役龄最长。那么,对什么形状、什么钢种、尤其是多大壁厚用什么冷却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得到全截面的贝氏体组织呢?结论是明确的,对不同冷却介质的试验表明,一般低碳CrMo钢的壁厚大于250mm后就很难在空冷中获得90%以上的贝氏体组织——不管你怎么调整成分。我解剖过2.25Cr1M0空冷的、厚240mm的加氢器筒体壁厚,发现中心约50~70mm带并没完全转变,组织混杂。后来也解剖过厚310MM、水冷的试样,发现完全转变为贝氏体了。两者的T/2处取样的Akv值相差很多,低温冲击更是天壤之别——水淬的好得多。2 {: l- m" x, H* Q" ~
事实胜于雄辩,现在美国人也改变观点了,他们来订货的2.25Cr1Mo(F22)都在技术条件上写了“奥氏体化后空冷(允许加速冷却)”——这加速的概念就是允许你们喷水、淬水等等,当然最后还是要考核“90%以上为贝氏体”!这一点,我在和美国人、日本人等老外谈判时都确认过。
* l. {% R) @! j" m; t: h所以,到今天我们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运用各种手段为90%贝氏体而努力,不必拘泥于具体方法的争论。
1 U$ k" Q% Q9 C* a( [8 @+ ~$ A顺便说一下,保温时间和形状、壁厚、操作、工艺、炉窑、升温等等因素都有关的,ASME好多标准上规定了每英寸保温半小时的具体要求,这和我们的1~1.2min/mm的保温时间规定差不多。关键是你要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而不要一味套用规范。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5 收起 理由
wjliao + 15 技术讨论,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1 1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4楼的朋友提出一个大多数人的困惑的问题。一个严峻的事实是:目前的钢板厂、锻件厂的正火后的回火温度都不去考虑你说的PWHT——焊后模拟热处理的试验要求,他们只顾节能、只顾操作容易些、只顾产品出厂常规检测时强度高些而把回火温度定低一些(尤其对2.25Cr1Mo)。而从焊接工艺性、在役的实用性来看,牺牲一点强度,提高韧度更重要。回火温度就应该等于或最好高于后道焊接后的PWHT——这样材料性能更稳定化。这是搞材料人的职业道德。
. Q/ o. u: F6 \我是搞锻件的,15CrMo锻后是920C正火——调整晶粒度、650C回火(包括有时需要的扩氢)后缓冷;加工后910C水淬680C回火后空冷。14Cr1Mo类似。上两种的PWHT都是675C。2.25Cr1Mo是930C正火、650回火+920C水淬、690C回火——它和PWHT相等,因为2.25Cr1Mo这钢种的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上得快,强度却上得慢,不敢让回火温度过高,怕把强度拉得过大。我们做的都是壁厚大于200mm的大锻件,用在加氢器、热交换器的多。T/2处取样后,样坯需放炉内做PWHT在测试,性能一直稳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0 收起 理由
wjliao + 10 经验分享及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2 2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楼上的回复非常有见地,但我觉得这也不能完全怪原材料供应厂家,因为国家标准对这方面也没有要求,那么现在是PWHT去适应原材料还是原材料去适应焊接性能,有些资深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以15CrMoR为例,他就认为PWHT以不超过钢厂的回火温度,即不超过620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wjliao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