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3-14 14: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φa=31.3552872566004
0 q# e3 u' C1 ]" `3 H7 t' h2 w精度为小数点后13位数
* Q) J p9 r0 q# [; \解本题采用的是我独创的“精确选点法”, 有关内容请参照我初步研究出的方法:一种新方法“精确选点法”解CAD难题
) w: P, x7 n/ ?9 _% _+ O8 ~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201404&extra=page%3D1
% U, E. y: W- x+ H0 e解题原理:
. m0 _# u" ?$ s* j" D" l5 a先按题目给出的参数画出图1所示的图形;9 n6 }7 p+ z8 I& k( |: V r0 B( ?
1、 确定解题点在直线AC上:* q" |9 g5 I. A8 A$ e& y
通过沿垂直方向移动短线L的位置,得到短线L与直线AC的不同交点K,作出直线KB,再由A点作一条与KB相垂直的线AD,D点就是垂足。根据圆周角定律,半圆弧所包容的圆周角均为直角,因此D点必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上。
( I& o$ u- ~3 O- z( P' ~! h# j2、 确定参照对象:
8 W4 s4 l, G% @5 q: q直线DE与直线DF的尺寸数值,以及直线AD与直线BD的尺寸数值。
! E( _# T5 Y" O- C8 \( Q在CAD设定的误差范围内,当直线DE与直线DF的尺寸数值完全相同时,或者直线AD的尺寸数值加上20等于直线BD的尺寸数值时,短线L与直线AC的交点K点就是本题的解题点。
) F- {/ F! l5 e, ~- T3 c3、如何通过CAD作图法找出该解题点呢?
; R. D- }; Y* C通过对齐标注可以得到直线DE与直线DF的实际尺寸数值,短线L沿垂直方向移动的距离可参照直线DE与直线DF相减得出的数;该数值为正数时,短线L就向下移动,该数值为负数时,短线L就向上移动。然后删除旧的直线KB及其相垂线AD,作出新的直线KB及其相垂线AD,标注得到新的尺寸数值,通过多次反复如上操作,当直线DE与直线DF的尺寸数值完全相同时,本题就解出来了。
. j4 R/ m7 X/ @# B1 J解题步骤:
7 |9 L$ p# W$ i4 N- D1、 按题目给出的参数按1∶1画出图1所示的图形;
1 S' m# c7 [0 x5 }1 e2、 将图按10000000的比例放大;因为CAD最大能够显示出16位数值,将图放大的目的就是让16位数值都显示出来,使作图得到的精度最高。
! U- O# s$ j! y. @* U3、 修改标注样式,设定线性标注精度为小数点后8位数;设定文字高度为80000000;使标注出的尺寸数值可直观看见。
# g- d% v$ a# T& C9 O4、 标注出直线DE与直线DF的尺寸数值,根据直线DE与直线DF相减得出的数,移动短线L,(每次只取数字前段2位就行了,例如:图2中,应向下移动短线L,移动的尺寸数值为600-320=280)
D9 |, ?: l3 L5 X- H5、 约10次反复操作后,将参照对象改为直线AD与直线BD的尺寸数值,此时可将两圆删除,因为圆上点的捕捉有时会不准确(例如:图3中,应向下移动短线L,移动的尺寸数值为0.0030-0.0029=0.0001);. @ n# o. D+ Y9 N! X
6、 再约10次反复操作后,会得到直线AD与直线BD的尺寸数值几乎相等,如图4,通过将图4放大10倍及100倍,发现最后一位数会得到不同数值,可将最后一位数不算,本题就解出来了,换算后φa=31.3552872566004,精度为小数点后13位数;再将图缩放回到图1的1∶1,修改文字高度,标注上尺寸,如图5中所示。由于线性标注设置中将:舍入(R) 设置为0,如图6中所示,因此标注显示出的φa=31.355287257 s! H/ B/ `$ r+ s% n, c T
8 [! o5 m4 r+ g6 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