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167|回复: 21
收起左侧

[讨论] 如何消除系统中的冲击(请新人朋友给本贴做个总结。有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8 1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马鞍山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液压冲击一直系统中一个棘手的问题!
& H$ {5 k% `" X, F如何消除系统中的冲击,迫在眉睫,请大家说说!
3 A7 G- M# P& U# u6 v7 K4 a8 |' ]5 b7 q  h. y
[ 本帖最后由 江边 于 2007-3-12 13:24 编辑 ]
发表于 2007-3-8 18: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在泵的出口处加一个小的蓄能器.
发表于 2007-3-8 18: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大庆
1、适当加大管路的管径% u) ]- i& p( ]: W8 u) m2 ]. w- G
2、设置缓冲装置
发表于 2007-3-8 18: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厂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两个泵,一个低压泵,一个高压泵,出口分别有一个单向阀,然后再接到同一管路上,向系统供油,后来发生震动和噪音,经检查,发现问题出在单向阀上,因为主机慢进时需要小流量,此时低压大流量泵应该被单向阀锁死,但由于其上的单向阀关闭时间太长,导致产生震动和噪音,后来改换成MOOG的一个零时间关闭的单向阀(关闭时间很短),问题就解决了
发表于 2007-3-8 19: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调整系统的节流阀,使系统稳定下来。
发表于 2007-3-8 19: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马鞍山
蓄能器可安装在易发生液压冲击电附近,以吸收冲击压力峰值,消除冲击。
6 {% R9 u7 {6 U% R% W7 h9 g/ j. ?液压缸内设置缓冲装置,可消除高速运动液压缸突然停止或反向启动时的液压冲击。
9 x4 _, \/ @0 u( ~* A采用橡胶软管吸收液压冲击能量。
! w/ E2 X9 n$ p' Y, P3 G阀芯上开三角槽也可以的) W) P- P% D# L# S; x
使用柔性街接头!
, I6 d! e0 c5 K) P增加必要的管卡!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江边 + 4 谢谢您的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8 19: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液压冲击的危害是很大的。发生液压冲击时管路中的冲击压力往往急增很多倍,而使按工作压力设计的管道破裂。此外,所产生的液压冲击波会引起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冲击噪声。为此,一般可采用如下措施。% H* C) W- H* y. X. `0 t5 [
(1)缓慢关闭阀门,削减冲击波的强度;
! H$ F8 {6 {& e* Z7 @(2)在阀门前设置蓄能器,以减小冲击波传播的距离;
; a$ V3 t; d2 |! |(3)应将管中流速限制在适当范围内,或采用橡胶软管,也可以减小液压冲击;
! v# x8 s7 D. h( F3 y' L(4)在系统中装置安全阀,可起卸载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江边 + 4 谢谢您的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8 21: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摘自《工程机械与维修》; h4 b- {# i4 ^- a2 P
全面概括液压冲击,见附件

液压冲击的防治.pdf

56.34 KB, 下载次数: 50

液压冲击的防治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6 收起 理由
江边 + 6 谢谢您的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8 22: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铜陵
是啊!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彻底解决个人认为不大可能,只能适当减少些。
0 O4 t' _: R7 u( D! K! I. R1、采用换向时间可调的换向阀,延长阀的关闭和运动部件制动换向时间。
5 S$ m' a1 a& f* D' R2、尽量限制液压油流速及运动部件的速度,使运动部件制动时的速度变化比较均匀。
: B& O# E4 r( G, a& y8 M3、对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作机械,尽可能的选手Y型的阀。7 _/ T0 O) \- A9 S$ f
4、适当加大管路的直径和缩短管路的长度。
- L# K5 a2 Q4 w3 \# r9 _5、采用橡胶管,在易发生冲击处设置蓄能器,以吸收压力冲击的能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江边 + 3 参与讨论!谢谢您的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9 00: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个人意见

1.可在阀门前设置蓄能器,以减小冲击波传播的距离
% _) p5 G6 `& m  p, B2.适当加大管路的直径和缩短管路的长度
, U7 j7 s; F* R1 S, L* p2 F* N3.换向阀用软切换
% h% }* _( `5 j! ?- ?4.流量大的,速度快的,执行部件用缓冲) r0 I( V6 p( M9 z
5.所有的元件选大一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江边 + 3 参与讨论!谢谢您的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9 08: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1、对系统进行分析,找到容易产生冲击的部分,如充分考虑油缸高压腔的预泄,避免卸荷时的冲击。
* w' ?. H% @; K+ v2、加大管路与电磁溢流阀的通径,以消除电磁溢流阀在卸压时的冲击。8 e; J. |9 m# Z$ B
3、充分考虑低压泵的卸荷,设定合理的卸压压力,避免低压泵卸荷不彻底。
6 `3 c, b4 T6 ~, R3 f4、充分考虑电磁溢流阀与换向阀的动作灵敏度与滞后情况,注意电磁溢流阀与换向的的工作配合,避免出现溢流阀建高压后,换向阀才换向;或换向阀还没有复位,而电磁溢流阀已卸压。
发表于 2007-3-9 08: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韶关
下了附件打不开啊,怎么回事啊" I+ h2 p3 F- V" s" v- N

. h5 v2 _0 `& T0 u, H
附件pdf文件!可以打开!--by 江边

7 F! h# c1 @7 Q, X[ 本帖最后由 江边 于 2007-3-12 13:22 编辑 ]
发表于 2007-3-9 08: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1.液压缸、液压马达进出油口处分别设置
; D5 V) k. `! c0 _' N- r- ?9 M2.反应快、灵敏度高的小型溢流阀+ B7 n- f, y+ e9 A* o
3.在液压缸液压马达附近安装囊式蓄能器' R$ Q$ `! u0 M3 z* M" I$ U7 L6 c2 s
4.适当提高系统背压或减少系统压力
发表于 2007-3-9 11: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1、在液压冲击点附近安装蓄能器+ J3 P! ^! s8 j& z- O0 T, e
2、换向阀增加换向时间
发表于 2007-3-9 12: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新乡
1、 加大个元器件的通经。
& x4 l& |: ?2 ?9 O2、多设置管卡,把管路卡死。
2 T8 k" y$ B9 ]5 h  N' s% `; a2 W3、 有条件的话,最好在重要部位加 橡胶垫,以便于减振。
5 Y" G/ M. \" b8 l4、改变一同的相应部分的板或管的厚度,改变固有频率
& J' [3 p* J; L0 u6 a5、管路拐弯处要圆滑,避免直角。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用大圆弧连接6 n% d: h4 c& ^; t' M" \
; [& i( }: R% O9 X8 M8 r4 ~
[ 本帖最后由 houmingwu 于 2007-3-9 12:40 编辑 ]
发表于 2007-3-9 20: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M10-改变变量泵排量解决液压冲击示例
+ @  |' o( @* p) _液压冲击是引起液压系统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工程机械变量泵系统中,利用改变排量来解决液压冲击已经成为一个亮点。这里收集了两个混凝土泵车泵送系统的示例,供参考。
* z- \& W2 I. C. ]" I0 @7 u! @5 D' X1、        臂架式泵车 这是在变量控制缸的两个油腔与闭路系统的供油路和回油路之间设置两个单向阀,使得换向时变量缸的相应油腔有部分油液流向低压油路,从而减小泵的排量,降低系统压力,避免压力冲击。这是预先设计的油路。具体油路和介绍见附件M10-00、01、02,详细资料可参见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第1014页。
# i& @( A8 M/ f0 \, O+ N% v2、        HBTS60泵车   这是一个出了故障后,进行修改的方案。未修改之前,换向压力冲击,经常将回油管路上的冷却器等冲坏。修改的主要点:在泵车正常作业过程中,主油泵排量的控制与电液换向阀(9、10)的换向过程相对应,即在开始换向之前把主油泵的排量逐渐降到最小;待换向到位后随即将其排量增到正常工作所需的排量。改进后的具体油路和介绍见附件M10-03。
# A% @  G  ?5 |# B, D3 F2 _- R  s0 v) ~0 j, N3 T4 J7 w
[ 本帖最后由 abcxy 于 2007-3-9 21:05 编辑 ]

M10-改变泵排量解决液压冲击示例.rar

1.41 MB, 下载次数: 33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江边 + 3 积极参与讨论!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9 22: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葫芦岛
补充一点,回路设计要合理,参数匹配,元件选择要适当,例如高压大容量系统,(如大型压机),油缸反向回程时,先用小流量阀卸荷,释放能量,再接通大流量阀。快速油缸换向前先减速再换向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08: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马鞍山
支持六楼!关于液压冲击采用变量泵是一个很好措施! 8 h1 T- r! U3 s  s/ W# I$ P4 {9 T  o
之所以目前大部分系统均使用变量泵的原因
发表于 2007-3-12 1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
1、在冲击严重的部位安装蓄能器进行缓冲;
0 I8 {2 t) ]# t9 I* l2、对于执行元件冲击较大时可以采用两个单向阀与两个溢流阀组成的缓冲补油回路;或在执行元件上安装缓冲阀;
* F/ q) R* U  k" Y, t2 M! H3、在冲击较大的管路,可以更换成软管,降低管内油液的流速或缩短管的长度;
/ j) m: s; b" \. _, N. w4、当支路需要稳定的压力时,可以在支路前安装减压阀减少冲击;4 s% Z; C9 z3 n! n9 \: d, G' U
5、当采用电液换向阀时,可以调整液控阀的换向时间,减慢换向速度;9 Z/ J: y" K2 E3 C
6、对于要求较高的动作元件可以采用比例或伺服阀;
5 n, F6 o. L& b; z% U" b7、为节约能源,可考虑使用变量泵。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江边 + 3 积极参与讨论!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12 12: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自贡
不错的贴子,学到不少....0 f& n. \, G0 ]/ b% N/ m/ K
1.泵进口采用大一级管径及挠性管接头.
% e- C4 U& B9 l, _$ P9 m0 }2.泵出口采用挠性管接头及软管.# y7 r3 [6 l4 i+ x
3.泵出口采用电磁常开型溢流阀) v! v! e2 l/ x, |2 Z4 i! u
4.供油口加一组蓄能器
* n/ X! I3 b- h5.适当的背压.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江边 + 3 积极参与讨论!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12 19: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液压系统的冲击有两类:一类是机械冲击(机械震动),这种冲击可以用软管、挠性管接头和减震垫搞定。还有一种冲击是由于流体运动形成的冲击,流体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就大,这种冲击力是不能用上述方法减震的,可以加大管径(降低流速)来减震。但这受到应用上的限制,加大多少管径能减多大的冲击力?各位大侠有高见吗?我刚好有个难题等着答案呢。
发表于 2007-4-28 13: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现在很多的液压系统都存有内伤,在设计的时候多考虑用蓄能器,差动回路等......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