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2-7 15: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续上)
8 X( D9 r c: H0 c Q" B& K1 e$ v' F- k% K* [, u
2.4电气控制
% b9 H( q8 C0 k% `9 E: L( Q8 v6 \ x* J
(1)液压系统的电子控制。
9 Y$ i# }5 s2 e J, l6 J. i, B( M: P5 M) {
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由过去开式比例阀控变量系统发展成为开闭式结合或全闭式电比例泵控变量系统,传动更平稳,结构更紧凑。而且液压系统、发动机、状态与安全保护监测、极限载荷控制已全部采用数据总线电子控制。各公司也都开发出各自的电子控制系统,如马尼托瓦克公司的EPIC控制系统,利勃海尔公司的LICCON控制系统,特雷克斯-德马格公司的IC-1控制系统。- Q' ^% Q% U4 Q, S& I4 \
" ^3 ]! e* w) ~; T6 q2 @
(2)力矩限制器的无线传感器方式。
* K# _2 ?" ?! b* j8 b$ }2 T! t; ^0 k0 C. E9 ]1 G$ C0 K
力矩限制器的力传感器布置方式有多种,通常置于变幅系统,即变幅拉板与桅杆(或人字架)连接处,可用拉力传感器或销轴传感器。马尼托瓦克公司最新采用钢丝绳用无线拉力传感器,直接与钢丝绳楔套相连,由于无线传感,不受臂长限制,这在其555、16000、18000型新产品上得到应用。
' L6 P/ l: t N% m$ D" @# e9 I( Y" j/ R
(3)大屏幕显示及多个摄像监视器。% P& Q$ C: k1 B, d9 d8 D( w7 @
$ q' O# T4 Q- @3 i6 m9 h
从人性化角度采用大屏幕彩屏可显示更多信息,包括吊装状态参数、机构工作参数、故障诊断、报警提示,更主要的是可进行吊装工况选择与模拟演示,甚至可达到三维模拟演示。另一个安全性考虑是多个摄像头监控,在司机室放置多个监视器进行实时显示。如利勃海尔公司的LR1750型产品,共有5个摄像头:转台后方两侧各1个,便于回转时察看后方情况;转台上1个,便于察看卷扬排绳;底节臂和超起桅杆的卷扬处均设置1个,以察看缠绳情况。使用各种电子眼,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v# d3 o' p) i/ Q) N5 \ }1 K
4 o* [ B+ ~8 n. c (4)臂架配重的无级变幅。( y: t# r9 C" J/ E
" i& w) _; L& K4 \' [: Y
目前的产品均能保证主臂和副臂作业时主(副)臂的无级变幅。塔式工况作业时不仅实现了副臂无级变幅,同时也实现了主臂无级变幅,替代原有的多个主臂固定角度的作业方式(如85°,75°,65°等)。这种主副臂的同时无级变幅方式增加了作业覆盖面及多种作业工况组合的灵活性,也是电子控制技术质的飞跃。根据此原理,超起作业时超起配重的位置也实现了无级调整,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均可通过油缸或超起桅杆变幅实现,极大地减少了各种辅助环节。利勃海尔公司率先实现了无级变幅,马尼托瓦克和特雷克斯-德马格公司也相继实现此功能。9 g2 X8 q* J# x: Z
9 O: d5 F9 t: T
由此可见,国外产品不是仅以满足基本功能要求为目标,而是更注重人性化理念和产品细节,以新理念和细节设计赢得市场。每个细节的改进都需要不断的创新,以求产品的精益求精。这些新技术和敬业精神很值得国内同行借鉴。
9 i( M5 d' }4 M
$ m5 R( v) ~/ x 3.国内履带起重机生产现状8 C2 P8 Q% I7 r8 g9 b. ]
# ?3 _8 O6 I$ W% \' c+ S! _' j$ I 国内履带起重机的生产历史较短,目前正处于成长发展时期,尚无规模较大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履带起重机的企业有:抚顺挖掘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浦沅分公司、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鲁能光大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四海工程机械制造公司、北方交通公司。国内产品从2004年得到迅速发展,当年销售量为213台,比2003年的123台增长了73.2%。2005年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截止到10月份累积销售197台,同比增长15.5%,但产品以100吨级以下产品为主。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企业在不断向大规模、系列化方向发展。
8 i9 S# D. g+ \: T
/ Y8 N4 N9 y" f9 R. ]* Z 抚顺挖掘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唯一批量生产履带起重机的企业,引进日立技术,产品系列有35t、50t、80t、100t和150t,年产量占国内销售总量的60%左右,高居国内榜首。其推出的250t产品融入了新技术,如电比例泵控系统,半开放式转台结构等。预计2006年推出350t产品。
' G) F, m5 B: h9 t- |( t
, ^0 S P* e" F8 ~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目前已批量生产50t履带起重机。1998年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150t履带起重机,随后研发了100吨级产品。其自行研制的300t履带起重机2005年11月已交付用户,产品风格与日本相同。现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大型系列产品,从200t到1000t,计划3年内完成,现已完成220t、260t产品设计,正进行450t和650t产品设计,预计2006年出样机。& M, ]1 n. z3 c2 r6 {
, _; Y# @$ }, C, l' _ 中联重科浦沅分公司以生产汽车起重机为主,2002年开始研发履带起重机,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70~200t的系列产品,200t产品2005年初下线。70t产品2005年10月下线,100t和160t产品2006年上半年将下线。技术风格与欧美相同,现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300~800t系列产品,计划3年内完成,预计2006年推出600t产品。
% I! t# A4 n9 b: F& ?6 i2 f: q9 g- B. p0 m$ o- D% ~( w( d8 x$ u- T0 N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上半年通过400t产品评审,2006年5月召开推介会。已有及后续研发产品有50t、80t、150t、200t和250t。
) c( f1 _ a8 H1 \ G, S+ N. W
3 ], |1 ?9 ~3 F$ U 山东鲁能光大公司在开发了50t、80t、100t、200t产品基础上,也将向大型产品进军。山东奥奇重工有限公司也正在研发100~400t级产品。
, n: @6 I/ B6 b" i( G
& h: Q. \5 p. ` 预计2006年国内各制造企业生产履带起重机的产值在14亿元左右。在技术水平上国内产品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这与国内配套力量薄弱不无关系。目前国内产品还处于发展成长阶段,主要目标是首先保证产品的基本功能,在产品细节及可靠性方面还有待不断完善,因此造成产品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在使用上产生诸多不便。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措施是注重对产品的敬业精神和开拓自主创新技术。从国外产品在细节上不断的变化,已明显看出创新无处不在,只有创新,产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除此以外,大型产品的研发还要注重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与技术创新。尽管国内企业通过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采取国际化配套,提高产品起点,但是产品质量的深入提升需要有:" H R; S2 `8 {" s4 g
7 V9 T7 x' l3 f6 n (1)扎实的理论根基。1 \( c( A. k- b2 _4 N
/ E/ b+ s4 i8 @0 J& F; O. v. F (2)研发资金的投入,技术队伍的培养建设。
) |$ b+ @0 |: ^/ }* h. h- s* `/ }. ^% K4 i
(3)新标准新规范的制订。0 a( i% e% ], g' P' g
. j* c) t i& H8 e
尽快提升产品质量、缩短研发周期的有效途径是产学研联合,发挥学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理论、技术研发实力和企业制造实力,并求得政府和起重机用户的支持。学校力量的注入可有效拓展提高企业技术队伍,企业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向国家求支持,共同搭建基础性试验研究平台,是技术创新的可靠保证。规范的修订、新标准的编制工作也将会在此基础上有序的展开。这种方式已在大连理工大学和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浦沅分公司的合作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 y! L. s8 O7 X7 F- E7 x1 e: Y
8 p0 [) z% v9 i# l 4.结语
$ m' b: e% I/ P* A6 T
- h: c8 G' A- I! M" D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大型履带起重机的研制势在必行,具备天时(市场需求,政策保护)、地利(地理位置优势、价格优势、国际化配套)、人和(先进设计理念、技术手段、企业技术队伍的实力)的条件。但若想赢得更多用户的支持,获得市场的认可,还应持续不断的提升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而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和结构的精细设计与制造是产品持久生存的根本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