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材料燃烧性能方面的专业术语对开展各类材料的研究、试验有着重要意义。关于材料燃烧性能方面的专业术语,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外一些国家都制定有相应的标准,我国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也制定了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材料燃烧性能专业术语标准。下面我们综合国际国内标准将有关材料燃烧性能方面的专业术语作简单介绍。
4 }; t/ t0 r7 _9 w4 l! N1.实际热值: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一定量的材料燃烧时释放的热能。
% G& G8 m7 f: x0 y2 \* K5 a- F6 N( z5 C2.续燃: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的有焰燃烧. g' U7 p2 M$ J! k' N( P% ]" ?
3.续燃时间: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
4 Q9 S7 L7 b( d- E, x8 ?4.阴燃: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或者无火焰产生时,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的无焰燃烧。" b) n( b$ b e" B0 a
5.阴燃时间: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或者无火焰产生时,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的无焰燃烧的时间。6 Y3 A* j6 k1 I0 \4 p
6.面积燃烧速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材料烧着的面积。
8 |9 M" g, a( ~4 n7.灰烬:燃烧所产生的粉末状无机残余物。5 P. ]5 F+ }; [) K* Z9 C
8.烧毁面积: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材料因燃烧或热解而受到破坏的面积。5 e1 `. E+ j u0 o( v
9.燃烧性能:材料或制品置于规定的火源中所发生的所有变化.& w, Y% f5 V- G# z
10.炭化:在热解或不完全燃烧所生成碳质残渣的过程。0 D. h. z2 N! {9 h `4 D
11.熔渣: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所生成的固态结块残余物。$ J$ _# G D" [2 d
12.燃烧作用: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
6 P- I) `7 n8 k# f+ V' X3 u7 ^. u13.烧损长度: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材料烧损面积在规定方向上的最大长度。- A- l6 D: A8 A5 G# b# Y! x
14.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 M5 v5 v2 Z: d; X: ~
15.爆轰: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
* X/ q& N# e% D" }1 h" I3 C# e( O16.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L2 |; E; }# ~% w
17.爆炸极限:可燃的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f" d* v: h1 o" Z- k
18.火: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则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9 h3 A# A$ y/ W% @: Y
19.火灾荷载:在一个空间里所有物品包括建筑装修材料在内的总潜热能。0 O2 w( |& v T5 U' W! T( _ t
20.火焰:发光的气象燃烧。' h6 F# y1 w5 V! M2 W
21.火焰蔓延:火焰前沿的扩展。6 p; O2 Y* W/ O' W1 _" a
22.火焰蔓延速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单位时间火焰蔓延的距离。
) k" X# A( N7 \+ P23.火焰蔓延时间: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火焰在燃烧的材料上蔓延规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0 a) q- b; T9 ]1 D; q' `
24.易燃性: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材料或制品进行有焰燃烧的能力。
0 a6 [/ M+ n+ B1 m4 M" K5 m! P! t0 z25.无焰燃烧:材料处于固态而没有火焰的燃烧。) t3 q& B5 I, r1 p- h- A S4 G; c
26.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然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7 w! z8 }# X& X* ~* e+ I! N) R27.闪燃温度: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方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3 c" t6 X2 C$ E8 X( ~6 s28.轰燃:一定间内的可燃材料发生火灾时,所有可燃物表面全部卷入的迅速状态。
4 i+ E* A! C% |) }4 `! y) h& L29.燃烧热: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W* W& {2 l$ h# ]4 W/ U; B0 A
30.热释放速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材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u+ r5 R- V6 f* N9 c4 }8 [9 f31.用来点燃材料或制品的能源。* u1 G2 h) l7 g% W8 X- X- H/ h
32.点着温度: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使材料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7 l) r D, P: v9 f" u& b% s4 n/ ?33.最小点燃时间: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材料暴露于点火源中以获得持续燃烧所需的最少时间。
# Y( o+ {# m/ O: J. H34.极限氧指数: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以氧的百分数表示。
/ q7 e- n0 E( W3 L+ T: {35.熔滴:熔融材料的滴落物,不论它是否燃烧。
) u z7 I2 v5 k2 \36.不燃性: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材料不能进行有焰燃烧的能力。
2 c2 r/ Q! U; p4 b3 U' M, r: c37.烟: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1 M! B( C* X8 f6 r& H- } z8 `
38.无发烟燃烧:材料的一种无可见光通常有烟雾的燃烧。
6 `2 N8 ^3 i& \6 |$ F39.烟灰:有机材料不完全燃烧时所产生并沉积的微粒,主要是碳的微粒。( p( m* i8 t3 B9 F
40.烟雾光密度:材料燃烧时产生烟的阻光度的一种量度,通常以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之比的常用度对数来表示。
% l8 J4 J D) T7 D: [: n41.自燃: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2 ?7 R9 }: J* e$ S6 ] Q0 d9 J
42.表面燃烧:在材料的基本机构未点着的情况下,火焰在其表面迅速蔓延。
) N `1 R3 g j# x* c3 @43.自熄性;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移开火源后材料停止燃烧的特性。( k& M- M' H- Y) r6 h! W
44.阻燃性:材料所具有的减慢,终止或防止有焰燃烧的特性。,) h' `3 n6 d( p7 u
45.焦化:由于受热造成的有限炭化使材料的表面变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