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58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注塑模具设计为什么要设置排气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8 1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注塑模的排气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快速注塑成型中,对注塑模的排气要求更加严格。
$ f( J9 o6 f3 T2 j, q- G: E$ N' a# g2 g
(1)注塑模中气体的来源。( _/ I3 E# h" W8 s+ k1 D9 D- W" ?

7 f" H5 @  `0 ^) \4 a. c1)浇注系统和模具型腔中存有的空气。
7 x7 ?  d! I% r$ B+ ^4 n& _
# q8 c0 L7 Z3 L' W1 J2)有些原料含有未被干燥排除的水分,它们在高温下气化成水蒸气。1 c$ W+ Q+ W5 {' `3 O0 g  R

1 o- ]0 G  k8 k  M9 \) x# f3)由于注塑时温度过高,某些性质不稳定的塑料发生分解所产生的气体。0 g* ]+ u5 n  r! H4 x7 r
, Y  _& `2 M- M  ?2 B: }
4)塑料原料中的某些添加剂挥发或相互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4 W0 j7 S) [$ i6 ?8 _' @! I; c  L

% m& [7 a! e) n1 \) s  Q(2)排气不良的危害
1 S) \1 i! I: Z/ w" h5 S8 O2 C3 u# X% M/ C; i$ I
注塑模的排气不良,将会给塑件的质量等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主要表现如下:9 W2 w" @7 z' j2 a

' s: S9 B# P$ K5 f9 P' P4 W" m1)在注塑过程中,熔体将取代型腔中的气体,如果气体排出不及时,将会造成熔体充填困难,造成注射量不足而不能充满型腔。. J' J6 i- H7 f
3 y' j; Y  ~; r3 M/ X& c+ Y& r
2)排除不畅的气体会在型腔内形成高压,并在一定的压缩程度下渗入塑料内部,造成气孔、空洞,组织疏松、银纹等质量缺陷。) F) k, K2 z2 [, A3 S
4 g7 ?" _7 a" ]3 y* Q% |/ p
3)由于气体被高度压缩,使得型腔内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引起周围熔体分解、烧灼,使塑件出现局部碳化和烧焦现象。它主要出现在两股熔体的合流处,*角及浇口凸缘处。' r. X8 v/ r! x3 Z- g

5 A; W+ t$ l& q4)气体的排除不畅,使得进入各型腔的熔体速度不同,因此易形成流动痕和熔合痕,并使塑件的力学性能降低。: P, c, j9 `! \9 a" l/ m

3 D* q( C# ?, c5)由于型腔中气体的阻碍,会降低充模速度,影响成型周期,降低生产效率。
" P: z* m8 Q9 W% N; Z, l
; W! p: _# w9 f+ E  B- E$ ^3 Q(3)塑件中气泡的分布, c% X9 S3 z: d) J) x

* l4 l; c2 b' T; Y型腔中气体的来源主要分三类,型腔中积存的空气;原料中分解产生的气体;原料中残留水蒸发的水蒸气,由于来源的不同所产生气泡的位置也不同。) q, J- y# C: A% y

- w! `2 m2 n0 n2 q* k% t1)模腔中积存空气所产生的气泡,常分布在与浇口相对的部位上。
% J( r; J  w  [9 U3 H  N* ~3 R+ R& Y( C# Z8 u7 x% U
2)塑料原料中所分解或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则沿塑件的厚度分布。
! m; E8 h8 ^1 P' u) p
) C4 q# c& T+ ?6 d, u1 P3)塑料原料中残存水气化产生的气泡,则不规则地分布在整个塑件上8 @. A' e* L0 U4 F

* \  e( k. h$ |* S6 R% A! ]6 T. ~/ @从上述塑件中气泡的分布状况看,不仅可以判断气泡的性质,而且可判断模具的排气部位是否正确可靠。
* a$ L5 Q& B" w9 k& K1 g1 C# h9 U5 r7 b

+ b: E1 ?4 w0 d2 M( K( C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