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材料对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包括钢的化学成分及原始组织两方面的影响。
g+ x0 u$ u( b9 \7 Y7 W" b; U" w) f4 x, b4 ^+ j0 U* Q
从材料本身来看,主要通过成分对淬透性、Ms点等的影响而影响热处理变形。/ B, T8 K a& I; O1 I( J
8 U. v" H3 Q$ u& D
碳素工具钢在正常淬火温度进行水-油双液淬火时,在Ms点以上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当冷到Ms点以下时,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产生组织应力,但由于碳素工具钢淬透性差,所以组织应力的数值不大。加上其Ms点不高,在发生马氏体组织转变时,钢的塑性已经很差,不易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就保留了热应力作用所造成的变形特征,模具型腔趋向收缩。但若淬火温度提高(>850℃),也可能因组织应力起主导作用,而使型腔趋向于胀大。2 C `) s/ y. r c& R9 \
) f, J$ u- }5 K* @在用9Mn2V,9SiCr,CrWMn,GCr15钢等低合金工具钢制作模具时,其淬火变形规律与碳素工具钢相似,但变形量要比碳素工具钢要小。
5 h7 \# T0 }, q/ d6 C( j- t4 ^
! G K5 V! ^! [: T: K对于一些高合金钢,如Cr12MoV钢等,由于其碳及合金元素含量较高,Ms点较低,因而淬火后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它对由于马氏体而致的体积膨胀有抵消作用,因此,淬火后的变形就相当小,一般用空冷、风冷、硝盐浴淬火时,模具型腔趋于微量胀大;若淬火温度过高,则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型腔也可能缩小。
4 l$ a6 X% I; A/ e8 e& {
8 d7 R, q4 _! |若用碳素结构钢(如45钢)或某些合金结构钢(如40Cr)制作模具,则因其Ms点较高,当表面开始马氏体转变时,心部温度尚较高,屈服强度较低,有一定的塑性,表面对心部的瞬时拉伸组织应力,易于超过心部的屈服强度而使型腔趋向胀大。8 U/ c$ ~, t" b7 v) f
3 N- B- d6 f1 L钢的原始组织对淬火变形也有一定的影响。这里所指的“钢的原始组织”,包括钢中夹杂物的级别、带状组织级别、成份的偏析程度、游离碳化物分布的方向性等,以及由于不同的预先热处理而得到的不同组织(如珠光体、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等)。对模具钢来说,主要考虑的是碳化物偏析、碳化物的形状和分布形态。
: }2 n4 m; W7 H/ o5 w' N
& }4 O4 ^2 V# R+ L1 s- i高碳高合金钢(如Cr12型钢)中碳化物偏析对淬火变形的影响特别明显。由于碳化物偏析造成钢加热至奥氏体状态后的成分不均匀性,因而,不同区域的Ms点就会有高有低。在同样冷却条件下,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就有先有后,转变后的马氏体就因含碳量不同而比容有大有小,甚至有一些低碳、低合金区域可能根本得不到马氏体(而得到贝氏体、屈氏体等),所有这些都会造成零件淬火后的不均匀变形。
8 v, ?4 |$ n- L+ o6 i2 S# Y4 D1 s, {4 b8 b
不同的碳化物分布形态(呈颗粒状或纤维状分布),对基体胀缩的影响也不同,因而也会影响热处理后的变形,一般是顺着碳化物纤维方向型腔胀大,且较显著;而垂直于纤维方向则缩小,但不显著,有些厂为此特作了规定,型腔所在面应与碳化物纤维方向垂直,以减小型腔的变形,当碳化物呈颗粒状均匀分布时,则型腔表现为均匀的胀缩。- j& D$ o# N6 U" G; N
) h* v& y7 `9 J此外,最终热处理之前的组织状态对变形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原始组织为球状珠光体的就比片状珠光体的在淬火后变形倾向要小。所以变形要求严格的模具,常在粗加工后先进行一次调质处理,然后再进行精加工及最终热处理。 - F! m1 q6 F X; @! _5 w
6 q; K/ p& P" X8 N
1 ^$ N) r3 t( I# Q. \3 G5 ]: H
" Q/ R' B# L! S7 d1 \' O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