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12 0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第一部分 基本常识
. b5 w! y0 ?/ s) \第一章 允许差* }. H; ^! v9 N$ F
一、准确度和误差# B, H1 b, f4 V8 f
1.准确度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8 `! `2 h4 c, Q 2.误差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 y) e: x b4 i, v% z* C9 g二、精密度和偏差
7 f% J9 [, O% M6 S, q, u+ ] 1.精密度 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 Q! C, C& o( T% } 2.偏差 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w& v, o) c% f" d三、误差和偏差
1 S4 s6 [8 p( m8 i# l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k2 K' R" J& A; n
四、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 A3 u5 D5 `, B \. e u
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
1 [) A7 N$ i2 a! }, o7 I/ J; z6 Z; O9 m! m
绝对偏差; `# S9 f0 n2 T6 A d% @
相对偏差 = ×100%/ ?; U k9 G1 ~# \
平均值
) D. ?# A+ B- `( d; p2 C! j
4 ]. Q! R5 [& T. l若两份平行操作,设A、B为两次测得值,则其相对偏差如下式计算:: V' Z) o* y6 y8 s; _' j2 S
R% L1 Y6 Z! N5 c/ v" Q9 h
A-平均值 A-(A+B)/2 A-B9 s. f8 x: J6 a2 t8 x+ {- g
相对偏差(%)= ×100% = ×100% = ×100%
3 \/ }$ h4 N [ 平均值 (A+B)/2 A+B
U& {( N$ u% ~" E& F' s
, R- h3 H3 F! `/ r. n五、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Z: c7 s6 u1 v* Y0 l/ l, [ 1.标准偏差 是反映一组供试品测定值的离散的统计指标。
4 ]: v% A' K, y7 L$ z' P 若设供试品的测定值为Xi,则其平均值为X,且有n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为:
, Z, b/ a6 Q: j$ ?! Q+ g9 @) u0 x8 |3 {- Y( c S% e
1.标准偏差(SD)
5 X8 H+ |6 A( g
. C* y# p5 v2 I+ a. lSX = % K5 N0 v; Y$ I! |3 }6 @* w
! `8 v9 t( Z- |. E$ K/ ^ l- T8 D
# t4 L2 }, d3 u v5 W3 A9 G1 } k' u8 |2.相对标准偏差(RSD)+ x' S+ L: a* c* ]
SX) {# O O% Y3 N6 T/ R6 T) R
RSD = ×100%
" d7 k! x" L. p6 f6 H7 L4 N
k4 K) K, {" w$ I6 [( X0 r六、最大相对偏差
& D% u$ e( G5 q4 o1 t4 P1 H 相对偏差 是用来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根据对分析工作的要求不同而制定的最大值(也称允许差)。
* z( x" k& g6 ]9 T8 W1 o/ _; H七、误差限度6 \! D/ N* f1 g) B( P; ~
误差限度 系指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践而制定的测定结果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l. g# N3 j( t6 A6 t, T
9 V; z: E; u( s$ H& K$ f[ 本帖最后由 qq12345678 于 2006-10-12 12: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