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11 16: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3-12-11 17:43 编辑
3 S: u1 o9 [/ b$ t
# V2 S; @2 X7 B5 a如果是变速挂轮一类的齿轮传动,可以查表,也可以计算
+ l: _, n5 W# M+ R! \) e+ V如果是设计减速器,按照标准选择中心距,则齿轮的齿数是计算的得到的(查表得自己先造一张表)。下面是思路和算法( }; }. N1 D/ A: @9 u
【思路】" l; {; H; w! f% Q
在已知中心距和速比、模数的情况下,按照中心距和齿轮公式,计算出齿数(可能不是整数)( q* M. d/ o% r+ j( o/ Z) t e8 G+ r
根据速比及其速比允差,以及选择齿数比的要求,确定两轮齿数7 S' @% {5 ~1 x) `
根据齿数,计算实际中心距# ?3 E: R! V8 r+ G/ n
计算理论中心距与实际中心距之偏差
|" i# g# Q* p+ b分配变位系数& k7 o% Z$ T6 B
- C1 Q# L6 J: O+ X3 r" ?, ?& S
【方法】& k8 E0 ^* f! Y
1,根据齿轮的基本公式3 U% P9 V: f$ D
L(中心距)=m(模数)*z1(小轮齿数)(1+u)/2' v! N" X. f2 [7 b( a
式中 u=z2/z1) g/ p& K1 A9 |. w2 O
由此,可以计算出z1,这时可能不是整数) U7 Q p% K6 H0 e, {
2,配凑齿数
+ S/ c+ d7 X% H$ e7 d: a可以用excel,凑出z1 z2。在满足u±⊿u的条件下,z1 z2最好互质,z1≧17应不发生根切,有些地方可以z1>140 s2 `" H! ]6 ?* G- ?
不会excel的,手工凑。在z1的基础上上下差两个自然数,逐个试算,满足u±⊿u的条件、互质的条件、根切的条件; c* \9 A$ P; ~8 g! B5 r9 r
3,计算实际中心距和中心距偏差0 `# N4 u7 Z Z8 Q; D H7 {
实际中心距L'=m*(z1+z2)/2) ^& r: Q$ ^1 W# A' g2 r1 S: e
中心距偏差⊿L=L'-L。该中心距变动距离=(x1+x2)*m) k4 M- V6 t! n$ Z
x1,x2分别是小、大齿轮的变位系数4 f0 k" i/ I; M5 N6 y9 c
如果中心距偏差=0,到此结束8 c+ T+ ^) b& K
4,变位系数
4 k8 N2 n+ n h' e0 i9 j8 C此处我们仅仅考虑几何尺寸,不考虑强度等因素(如果要考虑,公式需要修正)7 H" Z2 V4 I. _ r
对于选定大小论齿数后,为了凑中心距,做角变位 e' ^: h& c( i$ Z3 H' k& E
齿轮传动啮合角(α')公式中的(x1+x2)=⊿L/m
5 ^1 c3 r+ H4 e, U这样,就可以公式! @4 D6 j5 p$ C: x5 B) u
a'=0.5*m*(z1+z2)*cosα/cosα'
' W: i5 c6 B8 @4 w3 J; o. D7 x, |7 V来验证变位后的中心距是否为所要求的中心距; y5 D2 C) m: W0 L
5,变位系数分配
9 o w. V+ j+ y0 N9 [& P3 J G对于普通减速器设计,在凑中心距是,可以按照失效形式分配中心距。这是简易方法. g; U$ |( v! z$ [. _
a)断裂
, {/ ]$ I; u% Z- ~x1=(x1+x2)/(u+1)+0.5*(u-1)/(u+1)3 d* i8 ^ J# D; B. \ d
b)点蚀
w1 Z& s7 \' ]: D4 ?2 |1 Bx1=(x1+x2)/(u+1)+(z1+12)/(z1+2)+8/(z2+8)
* E% a% Z4 a- Mc)胶合
" J5 c( m/ o$ B }" v/ Tx1=(x1+x2)/(u+1)+(u-1)/(u+1+0.4*z2)$ e& U' p$ M& p5 S* i
以上所有 x2=(x1+x2)-x1
& Y8 L+ Y) Z* A" Y如果需要仔细计算,用变位系数封闭图' g0 T4 z& }& s&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