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9-13 11: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泸州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三维到二维3 W, e: e d# N/ ]- w" K
# O' l' ?- r* B; i( b" p$ ]1.打开文件
. U! p% @. \+ ^, }打开文件,我打开的是“方块螺母.dwg”。应该注意的是:你要转化为二维的物体应该是实体(solid),而不是网格物体或面物体。如按好的习惯,应该是用实际比例画在模型空间中。
* t0 g3 f% p3 P8 `, `- R# r/ i- O2 G 着色模式: 0 R% G* Q+ w" f' `% ~4 T
2.转到布局中,删除系统自动生成的视口。
" ^% `6 I6 I8 u- N3.布局自己的视口# ]8 M, R( y- a
3.1 新建一个层,命名为“视口”,将其设置为不可打印,并设置为当前层。
7 H& G/ d7 q- X9 P; s2 I2 ^4 c3.2 建自己的视口。运行“视图→视口→四个视口”( `' i( T; z' u3 e4 p, D
命令: _-vports! ?& J N8 Q' L2 d+ o7 j
指定视口的角点或
1 r; u6 ?# o% Q% z8 R) Z[开(ON)/关(OFF)/布满(F)/消隐出图(H)/锁定(L)/对象(O)/多边形(P)/恢复(R)/2/3/4] <布满>: _41 a: Z0 R+ q+ d4 O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布满(F)] <布满>: ;在这个地方按回车
9 k3 l# H4 o# p) O) f \% t正在重生成模型。
( ?/ M, O0 B# X- k* N8 ~5 e # _$ k, [% l( N# l0 \4 z9 l
4.进入浮动模型空间
" j* J b! [, a& h1 D 在状态栏“图纸”上按一下,它将变为“模型”,当前活动的视口边框将加粗。
8 d! t6 l3 l' `0 ^' k: K7 O5.设置各视图8 |# r& ]2 W! }# a
利用“视图→三维视图”菜单将三视图调整为其正交状态。如果你的图上没其它东西,将显示成类似于下图的样子。
) @7 G e7 I, |7 {& V' I
. w! Z6 d, A( a; J, Y- h6.转回图纸空间! }! {, J3 i+ j( y# v: \; M
7.设置各视图的比例,锁定视口显示3 Q' {* M4 A9 d. X3 C/ R$ C6 I
选中三视图的视口,运行“修改→对象特性” ,选择你所需的比例,如果你的各视图没有对齐,可使用mvsetup命令来使之对齐,具体用法请参见帮助。
9 n+ g& ~; c7 w/ B# J, A5 ]
$ B7 S- I$ |( I; G8 h) b0 n各视图设置完后把“显示锁定”选择为“是”,以锁定显示,以免不小心缩放和移动了视口中的图形。5 ?' W0 x# u( ~$ k3 l- R
8.加载hidden线型
3 L- D- ?% o" l% ^; y, q6 X 运行“格式→线型→加载”,选择hidden线型,按“确定”以把此线型加载到内存中。这是系统所默认的虚线线型。, N; u5 e' b7 d
9.进入浮动模型空间,激活第一个视口,运行solprof命令9 {, H; ` \! [: o% C
命令: solprof% `+ q# o: R" X) ^9 h( S/ F4 t
选择对象: ;在这里选择你的实体
9 b+ U2 l0 I- D- u找到 1 个8 u# b( S7 X' G& d8 S
选择对象: ;按回车
$ Z" d$ K8 d# O2 a2 M+ w7 a! W是否在单独的图层中显示隐藏的剖面线? [是(Y)/否(N)] <是>: ;一路回车下去* C6 L1 w! j6 H9 R$ [
是否将剖面线投影到平面?[是(Y)/否(N)] <是>:) l0 y7 |2 {0 T- A
是否删除相切的边? [是(Y)/否(N)] <是>:! U+ v6 ~6 _; w- Q! A9 i' u
已选定一个实体。+ C, V1 d5 V4 _9 h/ u. A* e7 j
观察你的图层,将多出以“PH-***”和“PV-***”的格式命名的两个图层来,其中PH开头的以hidden线型为图层线型,这是不可见线条所在的图层,PV开头的是可见线条即轮廓线所在的图层。% ~6 W0 }5 X9 d6 d m3 l) e) H2 v
/ Q0 }. y0 I1 E
如果没有加载hidden线型,也可以在以后将PH开头图层的线型自己设为hidden或其它的虚线。! R& {( B" o+ p4 R. V- t
10.对第二和第三个视口进行同样的操作
4 Q8 l( ~* K# ~, B11.选择第四个视口(轴侧图),把UCS变为与当前视图平行
4 t- D. r$ V- T命令: ucs
$ W( W( o% `% b+ R) P当前 UCS 名称: *世界*1 \; H$ s3 `% g+ I7 A
输入选项
' `! F/ z0 z2 S9 r' G[新建(N)/移动(M)/正交(G)/上一个(P)/恢复(R)/保存(S)/删除(D)/应用(A)/?/世界(W)] 6 h0 Y l$ b7 M/ q. ~' s# V3 Y' T
<世界>: n ;在这里输入n后回车
( s" j8 Y, l# A7 g8 \% B+ f指定新 UCS 的原点或 [Z 轴(ZA)/三点(3)/对象(OB)/面(F)/视图(V)/X/Y/Z] <0,0,0>: v
/ J4 Q9 o2 }$ n% N8 J5 r ;在这里输入v后回车% ]2 v" c% r& m9 H) V
运行solprof
) c( o7 q, z4 k3 @" E- F 4 G1 Q# V0 \1 v+ i( E0 b3 a' o
12.关闭实体所在图层,这时所显示出来的图形就是你所需的二维图形了,但还没完整。: p. u3 @6 a: s1 ^! l; H, B% v
+ t A+ H6 y! D" O13.运行ltscale调整线型比例,进行必要的图形编辑(有时可能要把图形分解,即炸开),加入中心线等。注意画到不同图层上。* j, t# ~" l- |) t6 }' w( B
14.增加图层,“标注-正视图”、“标注-左视图”、“标注-俯视图”: G, V( g/ e6 Y6 O! n" H
15.激活正视图,进入图层面板,设置如图% c& `" }/ |2 G- ]1 o1 ^1 d* m
' f# J4 G( }" o9 Z
16.分别激活其余三个视图,设置图层如图
! | A& d g: P, r0 V, Z- X这是左视图为激活时:9 V0 D* ]! {0 U/ |) j3 X
, \/ r# c: P% D) _1 z* [7 ~
这是俯视图为激活时:
1 @8 j9 c3 _+ X" S0 I/ \$ [ ( y1 y# _: |8 M2 _
这是轴侧图为激活时:
$ u% C1 G" t; Z- b# u1 e
+ ^: M5 f* R+ \. M4 G17.进行标注,首先是正视图,设定“标注-正视图”为当前图层,进行相应的标注。4 A) x# }' O1 d
18.其余几个视图进行类似的操作。% M7 C; d# N+ E5 @
19.设置PV开始的图层的线宽为0.6mm。" F: N1 A0 g$ T& Z
20.这就是一个大致的过程,至于加图框等有各种方法,就不在这里说了。
) ?( R/ t. Z$ T) Q0 K注:图没有最后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