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4 16: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六、修复
* [5 K( J- ?* {3 M4 T7 Z对液压系统损坏的零部件需要即使更换或修复。 $ d) c! E: J2 L7 Y
8 @" ~: R$ h/ n5 F A9 ~/ K
液压元件(液压执行元件中的液压马达)
. u4 M% A& a: N1 N) {1。1液压马达的分类 ) P, N v& i H& I1 `: y
液压马达可分为:高速液压马达和低速液压马达。高速液压马达又分为:定量液压马达、变量液压马达两种;低速液压马达又分为:单作用液压马达、多作用液压马达两种。
, _( X8 r: @; G) J0 m8 \; ^) ^2。2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 C3 @" n* W$ c) y* R* k; {, S
a。压力# L; _" A* Z. U( R
(1)额定压力: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连续运转,并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高输入压力。
/ {* ^# z8 a! W% }(2)背压:保证液压马达稳定运转的最小输出压力。& X) y8 S3 W! c$ [$ N( F& E
b。转速
5 U' y/ L. W: T(1)额定转速:额定压力、规定背压条件,能够连续运转并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高转速。! @0 a* R3 N5 S" a% w1 ~- z4 i
(2)最低转速:既能保持额定压力又能稳定运转的最低转速。
/ y( r, e5 z4 D9 j. xc。排量
8 u) X9 O4 `9 H0 z+ ?# g# Y(1)排量:液压马达轴每转一转输入的液体体积。8 a8 T$ S* Q5 }: j6 o; p4 F
(2)空载排量:空载压力下测得的实际输入排量。
. d9 ~! F; A5 I4 v, ]6 X8 w/ Y(3)有效排量:在设定压力下测得的实际输入排量。- _" X" v% d( `0 Q) f
d。流量( ^+ Z& Y2 I% i
(1)实际流量:液压马达进口处的流量。/ z+ s0 O) g& y* b' f
(2)理论流量:空载压力下液压马达的输入流量。$ o, }/ [. \- h) E
e。功率. K- u* q3 ^7 E u0 E
(1)输入功率:液压马达入口处的液压功率。7 {2 c+ S' b Y# q. s9 ^. P8 q/ w
(2)输出功率:液压马达输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9 |) d: K9 k- ~. i8 ?f。效率) ]: ?. \% J: z A7 }6 p
(1)容积效率:液压马达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的比值。
O# o9 h& P. E6 Z1 ?8 }(2)机械效率:液压马达的实际扭矩与理论扭矩之比值。& W9 f8 s3 c5 ^, _
(3)总效率: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J4 p8 ]9 @. _% c. `; }* s% u1 A: Z
2。3液压马达的选择
7 b3 p9 c- c4 w, i( o选定液压马达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工作压力、转速范围、运行扭矩、总效率、容积效率、寿命等机械性能及载机械设备上的安装条件和外观等。
* |( n- B. {3 c; p8 p1 Y液压马达的种类很多,特性也不一样,应该针对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液压马达,低速场合可以用低速液压马达,也可以用带减速装置的高速液压马达。二者在结构布置、占用空间、成本、效率等方面各有优点,必须仔细论证。7 w t3 E; J. o
* g, z. j$ h4 q Z2 d1 ]0 m4 a
典型液压马达的比较
H P0 k) ~/ D8 p; t# t" j8 @( F
$ `9 z' R# d0 g% o) H特性 高速液压马达 低速液压马达5 O) u" f6 K' \
齿轮式 叶片式 柱塞式 径向柱塞式
0 U' W) R% p4 U) D' R4 K额定压力(Mpa) 21 17.5 35 21# G9 Z3 b! b2 K6 T2 e
排量(mL/r) 4~300 25~300 10~1000 125~38000
8 p% z3 G( D) C; s转速(r/min) 300~5000 400~3000 10~5000 1~5001 m6 S, F* X W
总效率(%) 75~90 75~90 85~95 80~922 F+ f) t$ O5 Z8 U! L
堵转效率(%) 50~85 70~85 80~90 75~853 b# n* I5 L/ z$ x
堵转泄漏 大 大 小 小8 \! l- J5 T( D" W: t
污染敏感度 大 小 小 小$ o; l4 K3 B t
变量能力 不能 困难 可 可
" p/ ~5 B+ A5 u# h# @- y1 G8 a; ]8 K
确定了所用液压马达的种类之后,可根据所需要的转速和扭矩从产品系列中选出能满足需要的若干种规格,然后利用各种规格的特性曲线查出或算出相应的压降、流量和总效率。接下去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评价来确定某个规格。如果原始成本最重要,则应选择流量最小的,这样泵、阀、管路等都最小;如果运行成本最重要,则应选择总效率最高的;如果寿命最重要,则应选择压降最小的;也许最佳选择是上述方案的折衷。 # D$ Q4 Y$ n3 t! X! C
液压元件(液压执行元件中的液压缸) * G% [( M" c" t2 ?/ a
液压执行元件是一种依靠压力油使输出轴做往复或旋转运动而做功的机械总称。它可分为:液压缸(输出轴作直线往复运动),液压马达(输出轴作旋转运动),摆动液压马达(输出轴作旋转往复运动)三大类。
q; C3 q1 g& s7 J5 I8 F* J1。1液压缸的类型! h2 v# Z/ [4 \. C3 l% y/ }
液压缸可分为:推力液压缸(单作用液压缸,双作用液压缸,组合液压缸),摆动液压缸(单叶片摆动液压缸,双叶片摆动液压缸);( Y# @0 l* d! T/ p
1。2液压缸的基本参数
2 x: @) a4 g: P" { Ha.额定压力:2 A* w5 J. J/ }$ H, c* t* t: e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液压缸的额定压力为:0.63,1,1.6,2.5,4,6.3,10,16,25....(MPa)
1 D. O1 }& B: k4 ]* @( L* Y2 c. ~b.液压缸的内径+ x3 I, @+ b) Y! E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液压缸内径系列为:8,10,12,16,20,25,32,40,50,60,80,100....(mm)
5 V( x( o m" }4 a( w1。3液压缸的安装方式
( G+ k6 \# s+ n) ]3 \3 T- R液压缸的安装方式主要为:端盖类,法兰类,耳环类,底座类,耳轴类,螺栓螺孔类等
, z, E% A9 F2 H, L" o7 y1。4液压缸的产品
$ s& p( V8 n! o$ g. S% _. n* d8 d液压缸主要有以下大产品:工程机械以及机床设备用液压缸(多为单杆双作用液压缸),车辆用液压缸(多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冶金用液压缸(多为双作用单活塞杆型),船用液压缸(双作用和单作用柱塞液压缸两种),多级液压缸等产品。目前生产液压缸的厂家很多,许多国外厂家在国内也开办了工厂。. I7 G& T3 d' X1 d; Z
1。5液压缸的选择- i( ]2 m& D. r( V: f0 v' K) C
A。防止爬行& I% H1 k! B; v1 c1 F( Q! U
液压缸带动的设备出现爬行现象时,其原因有液压缸本身的、负荷的运动机构引起的,以及油中混入空气引起的。如果时本身引起的,就需要洞密封本身具有刚性,并且动摩擦和静摩擦也要小的;如果是负荷方面的就需要降低滑动面的压力和施以适当的润滑。' {6 w1 B/ w8 V, o) o, S, A( |
B。吸收冲击& o! |$ ?! k; t+ h" b
为了吸收行程未端产生的冲击,可以采用缓冲机构,也可以从油路上采取使用减压阀等措施。
3 M# J% @- v2 G# w+ w3 ~8 M3。漏油
- \% W/ x% l5 K/ @完全不漏油是困难的,也是液压系统目前一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漏油的原因很多,如:密封件选择不好,油温很高等。因此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选用双重密封,安装冷却器等* ?$ b+ l0 }# ]7 p8 E) Y+ p
4。液压缸的维护管理
' v$ e X |0 ha.注意检查异物的混入;b.运动密封件的更换;c.日常检查必须注意的地方等
3 u9 d5 B V9 i/ r! V
# U4 B6 P! V* J& Y1 @; o2 p: d
+ K% ^9 z/ f* D4 W. X m) B数控心情 2005-7-15 00:56 0 |/ Y# V5 C% i1 ^" P
液压系统温升过高的原因及防治% ?1 r9 E" c' m# H; q3 a
1、温升过高的原因0 x& ~( U2 E5 g q$ T- p
7 s4 T6 n" P6 _0 G4 Z/ s- n8 x
(1)油箱容积太小,散热面积不够,未安装油冷却装置,或虽有冷却装置但其容量过小
4 v7 f9 ?) d* G* y, F
5 W: }, z8 d: D(2)按快进速度选择油泵容量的定量泵供油系统,在工作时会有大部分多余的流量在高压下从溢流阀溢回而发热。2 x" r$ K( ?. H4 {6 |9 k! T0 _
+ T- ~. _) l2 i) @7 U; ^0 W(3)系统中卸荷回路出现故障或因未设置卸荷回路,停止工作时油泵不能卸荷,泵的全部流量在高压下溢流,产生溢流损失而发热,导致温升。2 t( m+ B% n& q( U2 T
4 e! e1 E9 X9 e8 n, \" e; I(4)系统管路过细过长,弯曲过多,局部压力损失和沿程压力损失大。
" J$ [" P0 d( Q& `
8 J( n q/ x3 Y1 v8 s, t(5)元件精度不够及装配质量差,相对运动间的机械摩擦损失大。
8 Y/ \) z* z) X# c) F+ J- y' t
" k2 ~1 Z& E* a# x9 ?(6)配合件的配合间隙太小,或使用磨损后导致间隙过大,内、外泄漏量大,造成容积失大,如泵的容积效率降低,温升快。/ f: ^- q! `8 _' S- N Z( s1 H# A
8 p% d m0 M0 c5 A
(7)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调整得比实际需要高很多。有时是因密封过紧,或因密封件损坏、泄漏增大而不得不调高压力才能工作。1 m* d) B1 q: l
* N/ u, F& K! h' K- }
(8)气侯及作业环境温度高,致使油温升高。( v+ ^# }+ [8 T2 p+ o
5 {. d' B* [# D& a+ f% c- l(9)选择油液的粘度不当,粘度大粘性阻力大,粘度太小则泄漏增大,两种情况均能造成发热温升。
1 V9 y0 ~' J8 \5 C' Z& |8 k, t, F+ ^0 ?+ e3 R) l' M* ?
2、温升过高的危害
, [/ X/ x6 g# J5 C: I+ S Z
2 c3 q: B L$ Z. S: a) r(1)使机械产生热变形,液压元件中热胀系数不同的运动部件因其配合间隙变小而卡死,引起动作失灵、影响液压系统的传动精度,导致部件工作质量变差。* b8 F( M+ y* q3 p
3 y& k; @5 G: R4 v# w
(2)使油的粘度降低,泄漏增加,泵的容积效率和整个系统的效率会显著降低。由于油的粘度降低,滑阀等移动部件的油膜变薄和被切破,摩擦阻力增大,导致磨损加剧。3 l- }% J$ _0 w0 e" \1 u
, z* V( x2 v, n& z2 D) m(3)使橡胶密封件变形,加速老化失效,降低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泄漏。2 A* _7 W6 t: I* @) e; B X
3 F$ X' j1 b2 h2 c" \(4)加速油液氧化变质,并析出沥青物质,降低液压油的使用寿命。析出物堵塞阻尼小孔和缝隙式阀口,导致压力阀卡死而不能动作、金属管路伸长而弯典,甚至破裂等。
$ Q, r" r. {9 Q' E$ }
2 D9 }( o$ s) g) k(5)使油的空气分离压降低,油中溶解空气逸出,产生气穴,致使液压系统工作性能降低。
- ?3 l! k/ e- q* R
/ K0 I g& ^4 u+ C. V3 x5 \/ y* O3、防治措施
3 g3 v) h, p9 J) V9 C% r8 F5 X5 e0 D9 L" c- v( C" h
(1)根据不同的负载要求,经常检查、调整溢流阀的压力,使之恰到好处。
: {" K( M7 z6 X' D& ]7 s+ w. t" e& |( y; a5 }
(2)合理选择液压油,特别是油液粘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低一点的粘度以减少粘度摩擦损失。
# M4 Y, t) V M0 |4 o2 b; h! r2 [9 y/ M( A5 s9 H9 ~7 j
(3)改善运动件的润滑条件,以减少摩擦损失,有利于降低工作负荷、减少发热。4 N+ M. n- A; [! o+ A( ?
; a1 F/ R: s0 C9 [4 T6 i0 i(4)提高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装配质量与自身精度,严格控制配合件的配合间隙和改善润滑条件。采用摩擦系数小的密封材料和改进密封结构,尽可能降低液压缸的启动力,以降低机械摩擦损失所产生的热量。- M; \( M! d$ Q8 F" g
) ^+ I4 ~& H c' O(5)必要时增设冷却装置 8 X! M5 F5 p# y: K
" b% n3 q& d9 f- x8 M
+ a4 H6 G. e+ U- h4 V# J+ \# S3 v4 T什么是液压传动?
5 D1 z, n: y: f" O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液压系统利用液压泵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经过各种控制阀和管路的传递,借助于液压执行元件(缸或马达)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