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整体概况9 Y6 Z7 E# E @! D; w; ~; i( v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船舶及海洋工程特色产业基地规划面积约500公顷,现阶段拥有海洋工程、船舶制造及船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28家,振华港机、惠生重工、润邦重工、京华船舶、中船机械等一批重型海洋工程与船舶企业发展迅速,2010年该产业板块从业人数约一万人,销售收入115.5亿元,实现利润12.1亿元。: O! k& r2 ], m, A2 j) g# T
二、龙头企业情况
, X) L1 [/ | Y振华南通项目总投资80亿元,由南通小基地、齿轮箱制造基地和南通大基地三部分组成,主要从事大型铺管船、大型港口机械生产、总装、调试,大型钢结构,重型齿轮箱制造等。南通振华基地目前具有年产集装箱场桥150台、重型桥梁钢构2万吨、海上重型机械设备1万吨、大型硬齿面齿轮箱2万套的生产规模,2010年产值达39.98亿元。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于2009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6月又和龙源风电公司进行合作,成立了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以海上风电设施基础施工、设备安装及维护、海底电缆系统工程施工、维护,海洋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及维护等为主体经营。4 R# Y& n3 O$ r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一期投资10.5亿元,主要生产海洋石油平台及港口、海洋起重机械产品,具备年产海上钻井平台15000吨,模块15块,集装箱岸桥26台,集装箱场桥80台的生产能力。2009年产值达15.5亿元。& [2 K w/ ?7 W9 }" ]4 `
江苏润邦重工有限公司是全球年产量第一的专业舱盖制造企业,已经形成船舶舱盖、桥梁钢结构、吊机、船舶结构件、立体车库等产业链。2009年舱盖及相关产品产量已达5万吨,产值9.5亿元。
, T; K! c& G) C9 n$ i2 r6 P5 a# U( |+ S' W三、下步发展规划
; a$ o- O, M0 ^% d# X9 B5 o(1)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专业化分工
' D4 t5 P2 T* u- E F S4 Q8 X产业布局分重点生产企业和配套生产企业,在注重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过程中,着力发展一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产业配套企业。围绕重点生产企业做足文章,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配套协作,在原有地方生产系统的产业基础上,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
7 c/ u% t/ \2 C, Y) p(2)借助战略投资外力,促进骨干企业提升 & U6 Y. P, d0 ?) a$ h: c0 T2 Q
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引进战略性投资者,在区内应鼓励企业进行联合兼并,以各专业的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参股、换股、资产互换、产权转移等多种形式,构建若干具有一定规模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专业集团,提高生产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实力。% o4 N3 c, p+ d; D+ N% s; g( b3 p3 V$ r
一、发展现状, u4 c4 T: I G5 W* K' c
2010年,如皋市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拥有规模企业55家,其中龙头企业3家,全行业从业人员3.1万人,实现销售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38.85%,上交税金9.72亿元,实现利润20.27亿元,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319亿元;全行业计划投资91.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46.63亿元;全行业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研发投入近9亿元。
& |% K9 e& M. m+ K( h二、发展规划# f V' z" i7 s& W
作为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提供重大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冶金、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对促进就业、发展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如皋市新兴的主导产业,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对如皋市经济的贡献超过30%,因此,如皋市对该产业高度重视,编制了行业发展规划,描绘了产业发展蓝图,确立了发展路径,明确了重点任务,提出了对策措施。到2010年底,规模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实现销售505.4亿元,计划投资127.54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到达35%,占全国市场份额到达10%以上。预计在5-10年内,通过招商引资和精心培育,形成以超千亿元的熔盛重工、超百亿元的华泰船务为龙头,森松、瑞泰、海通、德瑞斯、长青沙船舶等一批数十亿元、亿元船舶制造及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企业集群。
6 K. t1 d1 T" V5 ]% d! j
: r; U7 \' Z$ j2010年,是启东市海工装备与船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规模和水平快速提升的一年。目前船舶工业带共有20个海工装备与船舶制造企业落户。其中,已投产企业10家,在建项目10个。从产值完成情况看,2010年10家投产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5.97%。其中,中远海工、道达重工、宏强船舶、惠港造船、太平洋海工、向海船舶等6家企业已跻身全市50强重点工业企业。从应税销售收入看,2010年船舶工业带共完成应税销售26.66亿元,同比增长107.8%,高出全市规模工业近40个百分点。应税销售超亿元的有7家,分别是中远海工6.87亿元、道达重工6.5亿元、宏强船舶3.73亿元、惠港造船3.03亿元、太平洋海工2.55亿元、向海船舶1.76亿元、集胜造船1.09亿元。应税销售同比增幅超过80%的有6家,分别是中远海工、道达重工、太平洋海工、宏强船舶、向海船舶和连兴港造船。从入库税收看,2010年船舶工业带共完成入库税收11707万元,同比增长359%。从产业结构看,船舶工业带已经集聚了一批国内一流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目前,船舶工业带专业从事海工装备制造的企业有中远海工、宏华海洋油气装备、蓝岛来福士海工、润邦海洋装备等4家;太平洋海工、道达重工、向海船舶等3家企业也正在积极拓展海工业务,并取得重大进展。 1、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一横三纵”道路工程、二道防汛堤工程、区域供水寅阳片区管网工程、110KV变电站工程、江海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工程等船舶工业带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不少于1.5亿元。 2、招商引资:新引进1-2个总投资超10亿元的海工等重大装备制造项目,新引进3-5总投资超1000万元的海工装备与船舶制造配套产业项目。 3、项目投入:完成工业投入实物工作量100亿元,其中设备投入30亿元。 4、绩效产出:投产企业超15家,完成规模工业产值70亿元,增长40%;规模工业应税销售力争突破45亿元,增长60%;税收超2亿元,增长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