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 ^' B: L7 k& x0 X 国内的情况,产品质量等级的高低都可以以欺骗的手段获得而承担很小的风险,质量不稳定造成的损失,绝大部分情况也是可以转嫁给消费者的,等等等等,总而言之,资本所承担的质量风险与它对自身原始积累和扩张的紧迫性相比重要性很低,它在质量方面的投入产出比相对于它的逐利性需求而言不够高。0 I+ K$ X! K2 i/ v
: W: Z% u! {1 t 另一方面,国内混乱的市场次序,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宽容(相当部分是由于弱势地位而不得不宽容)以及由此对混乱市场的纵容,实际资本经营者的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低下等等又进一步削弱了对于质量的需求。 % I+ F3 f1 Z- I! l" g; |5 u' Y# G- \4 T g; V0 A5 W
说到底,目前国内,无论是资本拥有者、资本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对质量的需求都很低,所以说在国内,老板们主要还是以成本为先,质量为辅的。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资本越过了原始积累和高速扩张的阶段,才可能有所谓先进的质量理念。在这方面,国家政策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 ?' \. B$ x- y' j 顺便说一句,国内为什么产品的质量总是与国外产品有差距,因为产品做出来容易,如果是模仿就更容易,但是做好、也就是提高质量等级不容易,因为很多是需要理论基础做指导的,而国内的很多行业的理论研究都非常欠缺。理论的研究对资本的需求更高,资本的即时性的投入产出比更低。国内产品质量等级做不高的原因是与前面所述相一致的。* d9 h5 b" y; O
1 _6 M$ o3 s' ?( ^9 D. f- c# y 在现阶段,所谓先进的质量理念只能是小众化的思想理念,所谓先进的质量管理只能是小众化的探索实践。现在的质量工作者只有认清形势,结合实际地开展工作,就如当初周总理在文革期间保护老同志一样的维护产品的质量,尽可能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静候大气候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