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219|回复: 21
收起左侧

[分享] 工程师发展之路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11 16: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2-17 1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看看,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2-17 10: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如果有个贴图就好了 谢谢楼主了
发表于 2011-3-18 16: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下载看看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1-3-18 21: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希望有用! 谢谢楼主了 !路,难于上青天!
发表于 2011-4-11 21: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支持一下,虽然我不能看
发表于 2011-4-11 21: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滨州
不知道是自己写的不?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工程师写出来的?
发表于 2011-4-30 15: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好文章0 E; e4 x$ p2 o/ h
一定要看看- B$ @, |7 k4 |. t
谢谢了
发表于 2011-5-1 0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下载看看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1-5-2 08: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呵呵,楼主哪来的资料啊,哈哈
发表于 2011-5-3 20: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呵呵,楼主哪来的资料啊,哈哈
发表于 2011-5-5 10: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谢谢分享,等下载下来看看
发表于 2011-5-29 17: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楼主哪来的资料啊
发表于 2011-6-8 20: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如果有个贴图就好了 谢谢楼主了
发表于 2011-6-9 07: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11.jpg
. e# }) v6 r9 [由于字数不多。。我就把 文档内容贴上来了。。。 楼主不要生气哈' _7 k5 `, \: H
工程师发展之路
时间:2011-02-11 15:28:211 o6 N0 A. D4 w# Y  y- {0 Z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8 O4 j  J. u+ m# q6 E3 [% V, H作者:yzhu05
我曾经问过自己,工程师的未来在哪里?其实很多涉及到职业发展的路途的时候,总是能让年轻的,不太年轻的,甚至有些年长的工程师们一起赶到困惑。因为大家似乎看到工程师等于技术+略有些僵的头脑+“农民式的老实本分和沉默寡言,而这些在国内就等于没有前途。至少似乎在我以前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经过了一些事情,接触了一些人。当我再次拿起DRE设计发布工程师(Design Release Engineer)的Skills列表的时候,我还是感怀很多的。挑一些内容与大家交流一下,总的而言工程师总的评价可分为三个方面:5 G5 C5 M& p& W4 y6 W" Q5 K

/ ^- ~' O: V" F- N5 K9 {& O1.
职业与技术的知识;
& g0 E9 v$ u9 F! p- j6 G2 D# o+ i7 R* y  G" e) e
2.
工作的方法与管理
;
2 d" a' ~! F! o* \9 E0 x
! b: U3 S/ b" I  i% F- I3.
个人的人际与社交。
( ]  E, S1 G: I8 V- c/ M; k( C
初看可能与工程师差的有些多,不过细细说来就比较有意思了。9 `' |; A8 q! h
技术方面的知识, e' H9 M. z: B' a6 O$ y
工程师的职位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的地方其实鼓励你去做一些相近领域的尝试。因此对工程师而言其对某一个方面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产品的知识是必不可缺的。甚至覆盖这方面更为基础的理论知识,诸如对汽车电子方面的电气电子理论知识,乃至更为基础的数学、材料、物理、化学知识是一个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在制造业内发展,还需要了解开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建模,仿真与验证的内容,产品的制造流程等内容。2 ^0 p) y4 t; J/ c3 [' D" g8 R
对于汽车相关的产业而言,基本的工程和系统知识(做汽车的得知道汽车整车的构造,会开车;做消费电子的得玩各种数码产品),行业内的公司与相应的品牌(比如汽车行业内诸多的集团与品牌)、行业、国家、国际的标准都需要心中有数。

- ?) ]: l8 d! d: d% a4 ]这里其实有点类似与袁兄聊天时候的一些内容,博文与有同行者不孤单中叙述的。只不过从现在的产品,向下抽象的基础的知识,向上就是系统和结构化的知识。
0 Y* W+ H' ~% d  w, [, |方法方面
& x- b" A0 a" y1 d6 B5 E这个方面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无计算机不工作的时代,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软件来辅助我们工作,首先这些软件就是我们需要首先克服的(最为典型的是 office)。另外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思考的能力。对于工程师而言,需要有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分析能力,运用结构化和原理化的工作方法,对新的技术有着良好的理解和消化能力。如果某些工程师,是对内对外的接口,既需要面对客户有时候也需要面对供应商,还要面对内部的其他部门的同事;那么他就得把项目管理和规划,时间管理,质量管理,商务管理,技术管理这些提高工作与沟通效率方法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很多时候需要对于成本和质量高度敏感,以平衡两者的关系。事实上,有一类知识是比较受忽视的。主要是变更管理,发布管理与流程知识方面的内容。当然有一个良好的系统支持下,做这些工作会比较轻松。2 c  U2 e% J  N" e
在方法层面,工程师与所处的公司是相互影响的。无法适应公司惯性的工程师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可以想见棱角分明的xdjm可能会被某些潜在的文化磨得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法,还是特别重要与关键的。长期来看,还是需要定下心来去学习一些相对完善和成功的方法。(注意,一旦一个公司形成了某种长期的积累,你会发现其冗余的地方很多,想要了解其全貌的难度相当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一定的契机才能体会出来)
5 ~  j, k  j# N4 l( f9 Q& E& G; F7 }) x人际/社交的个人特质方面
, Q. S$ f  E4 b3 K. x我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如果工程师不具备一定的人际与社交能力,完善自己的性格和特质,是很难完成系统的工作的。而系统的工作,则是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里的系统是指在一个较大的范围,用较多的资源(内部与外部)完成一些重要的系统工作。
5 L& u: n% ^3 e! \% F( W( N9 y这方面首当其中的便是在团队中工作的情况,通俗一点说是团队精神。我们需要与人一起合作,可以是本部门/他部门,甚至是供应商或者是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既考虑个人的交流沟通的能力,也考验其沟通的意愿。面对同一个事情,需要有处理冲突的能力,也需要有同理心(这两个需要工程师具备表述修辞的能力,从而使得本身的说法带有说服力,并且在该做决策的时候有承担的勇气与魄力),将合作控制在有序和可控的范围内(通俗一点说,即使有猪一样的队友+神一样的客户,我们也得负重前行)。面对越来越流行的分包工作,我们可能需要有些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在特质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快速掌握要点的能力(信息和变革快速的时代的必备技能)与开放不断学习的态度。这方面的东东还有很多,我暂时体会不过来。
  R4 o3 R0 k; w) w5 `0 q晚上与岩兄聊了会天,单一的职位,比如硬件工程师这样的职位,你可以做5年,也可以做10年。但是10年以后,工程师所担任的工作内容重点与职责可能会与当初有很大的变化。几乎没有工程师愿意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里面,干同样的一件事情。在工作中学习,学会与人一起工作,学会使用更多的资源去完成较大的目标,这也是工程师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的印度Boss一直很强调着个人的职业规划与自我培训规划,大概是鼓励我们去思考一些事情吧。6 Y  c7 H9 E- z! U- s
特此记录下来,不知各位看官有何想法?
发表于 2011-7-2 16: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1# wxz1987 4 d7 R) D' I' P" h; a
下了学习下,
发表于 2011-7-22 20: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写的有些粗糙,还是需要自己好好体会
发表于 2011-7-23 11: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内容如下
0 y) Q5 G" ~3 O" x8 y5 t9 z' X工程师发展之路9 s, N" R2 r' j2 S2 g, Q8 ~
时间:2011-02-11 15:28:21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作者:yzhu05
, n/ L8 j8 S* E! T我曾经问过自己,工程师的未来在哪里?其实很多涉及到职业发展的路途的时候,总是能让年轻的,不太年轻的,甚至有些年长的工程师们一起赶到困惑。因为大家似乎看到工程师等于技术+略有些僵的头脑+“农民式”的老实本分和沉默寡言,而这些在国内就等于没有前途。至少似乎在我以前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经过了一些事情,接触了一些人。当我再次拿起DRE设计发布工程师(Design Release Engineer)的Skills列表的时候,我还是感怀很多的。挑一些内容与大家交流一下,总的而言工程师总的评价可分为三个方面:. R( Y% j& q( k

1 j  d& a5 c# A! ?' p+ u( ^1. 职业与技术的知识;
- X9 z7 }6 v5 I! e0 N- T
* G* y! y; t8 f8 y2. 工作的方法与管理;5 P- D1 N0 y9 M/ H5 @: H, D- M

4 u+ W1 u! j$ z" D5 \! k. {: w3. 个人的人际与社交。
* s7 G/ Y2 i- D; i- s6 H3 R
/ A' [4 O* \( r" f: E9 ?8 _初看可能与工程师差的有些多,不过细细说来就比较有意思了。
8 f/ |) a" `+ c+ o3 R, M: ]9 O6 \4 C8 f- v2 G
技术方面的知识
. }& @- i9 e: l# v
7 L8 @' Q/ J. F) T0 ^工程师的职位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的地方其实鼓励你去做一些相近领域的尝试。因此对工程师而言其对某一个方面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产品的知识是必不可缺的。甚至覆盖这方面更为基础的理论知识,诸如对汽车电子方面的电气电子理论知识,乃至更为基础的数学、材料、物理、化学知识是一个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在制造业内发展,还需要了解开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建模,仿真与验证的内容,产品的制造流程等内容。 对于汽车相关的产业而言,基本的工程和系统知识(做汽车的得知道汽车整车的构造,会开车;做消费电子的得玩各种数码产品),行业内的公司与相应的品牌(比如汽车行业内诸多的集团与品牌)、行业、国家、国际的标准都需要心中有数。
/ E/ H) D6 Q) f. j! H% t
+ b, r2 M5 s0 k$ K% y- G这里其实有点类似与袁兄聊天时候的一些内容,博文与有同行者不孤单中叙述的。只不过从现在的产品,向下抽象的基础的知识,向上就是系统和结构化的知识。
( O( c7 y# @# J: C( M
( F2 H, Q& \+ ^- w: F: U方法方面) g+ D2 r) a4 Y1 F" M
+ w" [' X/ P' x
这个方面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无计算机不工作的时代,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软件来辅助我们工作,首先这些软件就是我们需要首先克服的(最为典型的是 office)。另外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思考的能力。对于工程师而言,需要有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分析能力,运用结构化和原理化的工作方法,对新的技术有着良好的理解和消化能力。如果某些工程师,是对内对外的接口,既需要面对客户有时候也需要面对供应商,还要面对内部的其他部门的同事;那么他就得把项目管理和规划,时间管理,质量管理,商务管理,技术管理这些提高工作与沟通效率方法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很多时候需要对于成本和质量高度敏感,以平衡两者的关系。事实上,有一类知识是比较受忽视的。主要是变更管理,发布管理与流程知识方面的内容。当然有一个良好的系统支持下,做这些工作会比较轻松。+ e& H+ @! G6 {" F
# ^$ V( P' l! [4 `2 s
在方法层面,工程师与所处的公司是相互影响的。无法适应公司惯性的工程师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可以想见棱角分明的xdjm可能会被某些潜在的文化磨得“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法,还是特别重要与关键的。长期来看,还是需要定下心来去学习一些相对完善和成功的方法。(注意,一旦一个公司形成了某种长期的积累,你会发现其冗余的地方很多,想要了解其全貌的难度相当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一定的契机才能体会出来)
" G' U3 `1 t. i" r+ M
* T; \7 i$ S4 W3 l! i5 \/ ^* ?人际/社交的个人特质方面4 w6 z- d6 p6 Z
  I! r! \+ g9 a" C: X5 u
我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如果工程师不具备一定的人际与社交能力,完善自己的性格和特质,是很难完成系统的工作的。而系统的工作,则是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里的系统是指在一个较大的范围,用较多的资源(内部与外部)完成一些重要的系统工作。
. j# B, h6 n: [2 ~# \' _; M) [9 {6 w) v' Y
这方面首当其中的便是在团队中工作的情况,通俗一点说是团队精神。我们需要与人一起合作,可以是本部门/他部门,甚至是供应商或者是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既考虑个人的交流沟通的能力,也考验其沟通的意愿。面对同一个事情,需要有处理冲突的能力,也需要有同理心(这两个需要工程师具备表述修辞的能力,从而使得本身的说法带有说服力,并且在该做决策的时候有承担的勇气与魄力),将合作控制在有序和可控的范围内(通俗一点说,即使有猪一样的队友+神一样的客户,我们也得负重前行)。面对越来越流行的分包工作,我们可能需要有些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在特质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快速掌握要点的能力(信息和变革快速的时代的必备技能)与开放不断学习的态度。这方面的东东还有很多,我暂时体会不过来。
! E+ w5 B! w% a$ v+ S! W- z2 |
0 x9 w" n! G* a+ _! k晚上与岩兄聊了会天,单一的职位,比如硬件工程师这样的职位,你可以做5年,也可以做10年。但是10年以后,工程师所担任的工作内容重点与职责可能会与当初有很大的变化。几乎没有工程师愿意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里面,干同样的一件事情。在工作中学习,学会与人一起工作,学会使用更多的资源去完成较大的目标,这也是工程师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的印度Boss一直很强调着个人的职业规划与自我培训规划,大概是鼓励我们去思考一些事情吧。: k" a- c: d/ F/ K) Q; f
$ f! B9 }2 g" p6 z6 n2 C" [. s. E
特此记录下来,不知各位看官有何想法?
发表于 2011-7-23 15: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觉得这篇文章适合任何一种职业,不仅仅是工程师。
- ?/ c2 h4 I0 @) F( ?& @# o9 S我也是工程师,但是这种职业概念已经淡化了,为了生存,什么职业都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1-9-30 15: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好东西啊5 @1 c5 Q: M: c% T
发表于 2011-10-10 13: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现实就是为了生存,什么职业都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1-10-11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机械博大精深,赚钱却不多,机械同行不容易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