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2-30 09: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机械制造质量管理个人谈
机械制造方面质量管理,泛泛而谈,无非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抑或更严格的TS16949执行。+ w3 I* y4 F- V" L2 v
上述质量体系均为舶来品,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有了此认证,但执行存在诸多问题:' H" I O' C/ P3 j4 S
一、针对总经理级高管来说,认识不够,理解不透。. R1 o7 n) }; g# X& s0 ], }$ s
1、在性质不同的企业,大多数管理者代表缺少足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权限来按照体系要求履行相关工作。
, X7 j$ o; w9 } R 2、阶段性太强,不能一直按照体系严格运行,流于形式。生产任务不足,总经理主抓销售部门;生产任务过忙,总经理主抓生产;只有当产品出现客户索赔的时候,才想起质量部门。大多数时候,质量在企业体系内不是最重要的部门。, a( j* E6 o2 w8 i( {- E9 S- n: O
3、陈旧意识作怪,很多企业如此认为:质量部门是好汉不干、赖汉干不了。由此导致人员配备、工作报酬相比与其他部门存在欠缺。缺少足够的重视,导致无法按正常的体系运行。
, R& h# t& m ~7 F 二、部门协调。
8 w. d' H3 d! \) \ 1、生产部人员技术和经验相对丰富,老资格思想较严重,很难接受质量体系这种文字化、制度化、系统化的要求。比较惰性。
5 F' s2 t; p: m5 m0 o 2、技术部(新产品开发部)全是年轻才俊和有丰富经验、受人尊重的老工程师组成,用完膳的体系来约束,执行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 l/ G9 ]) D9 H8 q8 v8 \0 N 3、供应和销售部门,咱就不细讲了。7 P* h' d7 a: _2 ^
三、个人的几点建议。
7 D, _ u3 i; R/ r, A 1、质量部门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把质量体系精神吃透,并结合工厂自身制定有效的的体系执行规程。
( v: y2 M: g3 @1 C9 o 2、接到图纸后,依据质量体系要求开始完成新产品设计开发输入等相关记录并协调工程技术人员制定每个产品单独的质量控制计划书。格式如下:
K/ g; q, N8 m) u 第一页 XXXXX质量控制计划书3 G& P/ e/ T, z0 _
版本 日期 公司名称 制定人$ c5 w, t8 v, z5 ~4 b. E% w) U+ i
第二页 更改页% j3 i! P6 C: J
第三页 概述:产品材质、状态、装配状况、质量控制点。
O$ \& M8 i% C3 T2 s 第四—X页 根据材质要求,准备选用那些原材料用于生产,涉及到相关原材料进货检验的技术参数是否达标。
9 V; t$ I; C. q0 q' D2 M+ [/ D3 G 第X— Y页 相关的配比以及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相关的工序检查。9 i, U7 _1 v. z+ ]4 t: t
直至最后的清理、包装都有详细的作业指导、工艺文件及如何进行质控要求并记录。2 }: g! V+ n- o
产品试制完成后,结合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重新调整质量控制计划书,并调整版本、日期。在更改页上注明更改事宜。
g' S( X# p+ l 四、质量控制的关键,就是工序检查,也叫过程控制。每一步完善了,完工自然合格。不要本末倒置。
* e9 j7 Z% s( W4 w
0 D9 P1 z% T7 c9 t% t[ 本帖最后由 tpyxy 于 2008-12-30 10: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