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楼主: yuansongli
收起左侧

[已解决] 大家看看下面哪个防松效果好!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6 20: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根据螺纹联结受力分析,螺母支承面受力与螺栓轴向力,方向相反(支承面施加力向上,螺栓轴向力由于受摩擦副作用向下,与脉冲力相同),大小5:1.支承面向上的力与脉冲力起抵消作用,所以,防松效果左面好.哈哈!!!10楼兄弟,你误导会员了.大概没有搞过螺纹设计.
发表于 2006-11-16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左边的好,右边的在短暂的时间里可能效果好些
发表于 2006-11-17 08: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根据螺纹连接设计,防松效果越好,就要摩擦力越大。而右图正好减少摩擦力。应该左面防松效果好。
发表于 2006-11-17 09: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回复51楼:
2 G# s' Q& {/ {7 b9 k接着你的分析,螺母对螺栓施力方向向上,板对螺栓的施力方向是向下的,因此板上螺纹的下面和螺栓螺纹的上面相挤压,产生摩擦力。在受到向下脉冲力的瞬间,螺栓产生向下的微观位移,此时板和螺栓之间的挤压力减小,板和螺栓之间可能会产生松动。脉冲力撤消瞬间,受螺母向上的拉力,螺栓可能会向上松出。; p: f) Q! X- w) R( f  ?$ S
哈哈,我没有做过螺纹设计,只是看到这个题目,自己进行分析。请大家指正。
发表于 2006-11-20 16: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右边的防松效果较左边的效果好,因为当受到向下的脉冲力时螺母受力时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左图就可能松动,而右图只能越来越紧!
发表于 2006-11-21 09: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梧州
对于右边的结构,要是板上螺纹一旦损坏,直接的结果就是螺栓降掉了,不再起到承受力的作用!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肯定是左边的好!
发表于 2006-11-21 13: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大家看看下面哪个防松效果好!我看都不好.

我看都不算好,就不能做一个固定的吗?松了也有安全保证呀.
发表于 2006-11-21 1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大家看看下面哪个防松效果好!

在脉冲状态下,有螺纹的方法是有一定风险的,实在要的话也要用两个螺帽才有一点安全感,能有效的产生双向的预紧力,且能有效保护螺钉的螺纹不会损坏.
发表于 2006-11-21 20: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左边的好啊!

是左边的好啊!谁在实际的使用中用右边的呢?至少我没用过,也不利于安装和调整
发表于 2006-11-21 2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螺栓是用来固定哪个固定件的啊?从图上看得不是很明白
发表于 2006-11-21 2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原帖由 master0038 于 2006-11-11 16:16 发表
; g+ Z  n4 e$ N# N. Z/ f8 m8 R哈哈,我觉得是右面的防松效果好。5 m& I; n  E8 D, V4 H
右面:在螺母的拉力下,螺栓的下螺纹面和板孔的上螺纹面相挤压,产生磨擦力锁紧。受力方向和脉冲力F方向一致,所以不会松动。" M; J/ {) [6 B/ O( `, d
左面:螺母对螺栓施加的是向上的力,与脉冲力 ...
% }; O6 P- f5 I0 z
有道理!我想应该是这样!
发表于 2006-11-21 2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我是搞设计的。按设计程序首先要求知道脉冲力的大小、知道要紧固零部件力的大小等条件后进行设计、计算。并且计算值要附加安全系数。那么这个问题在设计中根本不是个问题。大家讨论的实质问题是在放松力的临界点的问题。因为这是个除非是个即要螺栓直径小,又加不上放松垫的情况下才必须研究的问题。并且大家提出很多十分安全的措施了。比如加开口销等。我想大家不要在这方面费脑筋了。
发表于 2006-11-21 21: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加一个防松垫圈就更好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1-21 23: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11-24 11: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右边的感觉比较好点 :loveliness:
发表于 2006-11-24 15: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原帖由 nchaos 于 2006-11-12 23:35 发表
& M7 R; N- b* o  F; I& O4 M' [右图防松效果好些,理由10楼说的很清楚,但实际应用还是左图多些

6 ]* R4 P# A$ P" i4 c  M3 H毕竟还要考虑螺纹的承载能力!
发表于 2006-11-24 16: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不懂!$ V" ]" ?- B) Y) i2 S' I
两种方式根本都不能达到防松的目的!
发表于 2006-11-24 16: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左边的一个其实相当于把平板在螺纹孔位置做了一个凸台,加长螺纹孔了,效果稍好一点而已,但都不是什么防松的好措施。
发表于 2006-11-24 1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双鸭山
原来这里还有这么深奥的道理啊~~~~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06-11-24 17: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原帖由 huerhei 于 2006-11-24 16:52 发表( b, @: J6 S" {. ^1 u( X
左边的一个其实相当于把平板在螺纹孔位置做了一个凸台,加长螺纹孔了,效果稍好一点而已,但都不是什么防松的好措施。
% z$ x7 c; x$ \9 i2 ]7 j
; E7 L# y: r! E& j! X& v/ i! }
同意 我觉得没必要讨论这么多的
/ z/ \0 Z# f1 b! z" i2 `/ M只有在一定的临界参数的条件下才有比较的可能性 但是一般情况下左边的方式还是比较常用的
发表于 2006-11-25 08: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如果不是脉冲力,而是固定座震动,那么个人感觉右图效果好,如果加载的是脉冲力,两图的实际效果基本上一样.可以考虑加其它附件增加固定性
发表于 2006-11-25 10: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肯定是右边的好一些,因为右边螺母的受力与作用力相反,
发表于 2006-11-25 11: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先通过理论研究这个螺栓防松问题,然后再通过实践检验到底哪个的效果好。我只是从感性上看:如果受力F向上的话,我们实际中还是用左边的形式;根据实际反推,受力F向下,应该用右边的形式。
发表于 2006-11-25 12: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不好意思,图纸看不明白。
$ q/ j) X" U0 {. O螺钉连接了几个元件?
发表于 2006-11-25 1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同意10楼的意见,右边的效果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