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天前
楼主: ZHYJ96
收起左侧

[公告] 看了最近的凸轮配合,真是心如刀割(看看标准的做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6: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实际应用中,顶杆的运动轨迹应该是顶杆与凸轮接触部分的包络线的轨迹.
( p5 ?+ l0 v: h$ i7 O# x考虑到凸轮的转速和拐点的曲率.有时候顶杆不一定时时和凸轮相切.9 X" O/ ?' y. j" u% n! J% w8 n
用这种方法并不精确0 p/ G; G  C1 I
还是作运动分析比较好
; `4 E; r) A* p2 W; [8 ~有时候它并不一定可以工作起来
发表于 2010-1-24 00: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要是拄型凸轮呢?
发表于 2010-1-24 1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平顶山
LZ的方法比较好
发表于 2010-3-12 12: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你的方法是正常做法。。。这个估计很多人都会。。
5 ?2 m+ _8 Y% c( f; s9 g4 A但是如果建模没有问题,每次都出现 “不连续”的错误呢??
. t. }" z% F; K! s, w* K7楼的方法 其实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10-3-12 13: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楼主厉害,但上一贴7#的老兄应该是很动了一翻脑子才做出来的。都挺不容易的
发表于 2010-5-6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鄂州
我也来试试~
发表于 2010-5-6 2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技术活,干不了,顶一个吧
发表于 2010-5-7 07: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正確的觀念還有方法真的很重要呢!謝謝樓主的教學~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5-7 07: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5-7 0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楼主能否告诉一下我用二维做块演示时凸轮上面的块有时候掉到凸轮下面来 是不是SW的不完善还是我定义的不完善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3: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凸轮上面的块有时候掉到凸轮下面来”不太明白你说的啥,最好截图。相对中国人来说,我的中文比较差
发表于 2011-9-22 14: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我想下载试试,谢谢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11-9-23 11: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本帖最后由 b096812_Ceg 于 2011-9-23 11:19 编辑 ( B9 `9 a- V4 h0 m  Z

# i" ]$ |$ j9 f之前發帖的版大是使用2007 且凸輪為直線拼湊而成,所以08版前原七樓解題的版大方法是正確的!!sw在08之後的對於運動及限制方式改善許多,所以能輕易做出凸輪運動!!
+ O3 k; H: z1 A. Z
' x* x! G, Q3 w( ~2 r# ~  e/ J# U另外小弟想要補充一點:# a7 v* n. T6 y' K2 S3 k

0 o9 a9 J. F4 D+ @6 u8 \, {% A1 m初出茅廬的新手可能花了10個步驟完成一個結果
* h+ ~* ]; E! u! d: z: b* i9 N$ o識途老馬的老手可能只需要3個步驟完成一個結果/ Y$ F2 F4 N+ H
但兩者的最終答案其實是相同的,誰不是慢慢走過來的!( e$ R% g: _1 y9 B& H+ W
(小弟使用SW97 版至今 ,從不敢自誇,幾十年來版本的變化,年年都如新手!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就比我還熟悉SW 2011軟體!)
$ o% ^- \: ?4 J$ a2 G" G. g: J/ E4 ]7 X
其實CAD 只是個工具,沒有所謂的標準做法!更沒有所謂的用的久就比較厲害!
  {* p* r( Z& f8 @一切盡在設計者的想法及觀念上!
0 y# [5 b! }  q; f
2 @3 f) b( a0 H2 S% \CAD 老手應該多支持肯回帖切磋的版大們,而不是單方面認為自己的作法才是"標準"!
, k: [. X$ a% o
畫圖這東西,沒有標準,只有創意!
" y% y& z" o9 X, g, a/ I" o0 H或許SW 經過若干版本之後,只要點兩下就完成了,屆時誰又能說自己的就是標準!
  E; T. k% `8 o1 m5 N- i9 N; I( H+ c; [0 }, c/ \% C( E  N0 e
以上拙見,望請見諒!
发表于 2011-9-23 1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同意楼主的做法!
发表于 2011-9-23 19: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38楼说的在理,有同感
发表于 2011-9-24 1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错啊,很多人讨论,这确实是最标准的作法。。支持!
发表于 2011-9-24 1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又学一招凸轮配合。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9: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自贡
简单的说就是推杆上的那个接触点始终要在凸轮轮廓上运动
发表于 2012-1-19 22: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学习了,都可以
发表于 2012-4-23 23: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2-4-24 10: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又见不老。
发表于 2012-4-24 1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SW本身就可以设置凸轮配合关系
发表于 2012-4-24 13: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请问各位大哥,那个会画这个凸轮啊,本人真的搞不懂,请教
发表于 2012-4-24 15: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个是做的时候麻烦点,一个是在装配关系的时候多点一下鼠标,其实都无所谓了,
发表于 2012-4-25 1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GIF格式的效果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在SW里怎么配合,怎么做才可以做到,他们运动时在一个平面里上下往复运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