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楼主: lin307
收起左侧

[讨论] 柱塞泵技术难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2 22: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国内柱塞泵制造还存在哪些难点

很想知道目前国内能生产质量和进口泵差的不是太多的柱塞泵吗?关键零件可以进口吗?如果能进口质量能达到什么水平?请多指教!谢了!
发表于 2009-4-22 2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主要是材料啊 中国材料落后几十年 剩下的都可以解决
发表于 2009-5-6 21: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复 27# tiger524 的帖子

请问您好说的材料主要是什么零件的材料?我们不能进口吗?成本会很高吗?多谢!
发表于 2009-5-6 22: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我用的都是国外的柱塞泵,国内的也用过,但一般都是仿造的,仿力士乐、仿派克等。使用仿制油泵基本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反复修理,反复调试,很麻烦。我不想多说什么。国产油泵为什么质量差呢?我在这里说一件事情,我有一个朋友在欧美独资企业工作,据他告诉我,他的企业每年有40%的利润用于研发,中国得企业有吗?我想中国企业做得更多的是在描红!
发表于 2009-5-7 00: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大家说得相当不错,都是有心人.
6 n+ y# h+ i8 b中国的装备业的基础还是有的.
发表于 2009-5-7 16: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马鞍山
国产柱塞泵我也曾经用过,我们使用的是变量定压泵,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变量机构质量及调节的灵敏度上有很大问题,故后期上设备全部选用力士乐
发表于 2009-5-7 18: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我国现在技术就差在材料上了 以前单位和留日专家合作做柱塞泵 轻型的日本油研系列 样机都出来了 运行就是配流盘长时间运转就不好 然后 那位专家去了五粮液 呵呵 工艺请国内专家来做的 听说已经上市了 性能还不错 不知道五粮液是用什么材料
发表于 2009-5-7 20: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恶性循环呀,基础越差,投入越少,产品得不到提高.
发表于 2009-5-8 09: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国内的液压企业很多都是仿力士乐的.
发表于 2009-5-8 15: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是工业体制问题1 W- O. S  p: M! N0 B# ^9 e/ A* t
大厂都是国有企业,受保护,没心思用在研发上面
发表于 2009-5-8 23: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是啊

这不就说明了现在的国情国力吗。努力吧
发表于 2009-5-8 23: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态度问题也很重要  无论是国内的生产者还是使用者
发表于 2009-5-9 1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这是整个机械行业的差距 ,包括材料,机加   但国内对泵的理论研究差距很大 大部分都是在模范 没有一个延续性的研究
发表于 2009-5-10 22: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多谢各位的指导和讨论.大家应该一块多努力,争取也有我们自己的水平较高的柱塞泵.4 b# @8 D: C# g: D; C
: o& v; ~, E! S3 Y: X- k( c
希望大家多交流,多指导.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0: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很多朋友都在说材料的问题,如果撇开材料不说呢,我们能做出与国外同水平的泵吗?
; E) P4 L$ ]3 U. \3 I) \关于研发的投入,实际上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点,也在大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当然向一些基础研究必须要有高校的加盟,通过高校的反复论证、实验,这点如果企业与高校能很好的结合起来的话,那么我想未来太有希望了。
( {6 f/ I. h( v/ L$ x; w) u我始终相信一点:中国正在雄起,中国人也是很努力、很聪明的,不久将来的中国会很强大!我们大家一起加油,一定要振兴我们的民族品牌!
发表于 2009-5-23 1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呵呵,学习了,顶一下~
发表于 2009-5-25 17: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支持国产......
发表于 2009-5-25 17: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支持国产...........
发表于 2009-6-1 21: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材料,心态,技术核心
发表于 2009-6-2 07: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就是,技术不管钱,去催车间他们又不听,很多事情都得等着领导说话,很无奈的!拖来拖去都拖成了技术上处理问题不及时,结果背了很多的黑锅。我这边从一年前就开始背上黑锅了,现在还没有洗清楚。。。惨啊!其实一直也有跳槽的愿望,转行!机械行业做技术太没有前途了!
发表于 2009-6-2 09: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非常赞同4楼的观点,我也是在这个行业做了很多年了。楼住说的柱塞泵技术是一个多专业的组合或配合问题,我们国家又不重视技术,看看现在的其他行业如文艺界稍有点眉目的,做一个广告就上 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而一个国家要立足于世界不败之地,科技发达是无庸置疑的硬道理!这个世界离开钱又万万不能,这就难怪很多搞技术的要改行——为了生活!要想搞好产品,需要多年累积,是前赴后继的问题。是多学科的问题,团队协作的问题,对于新人是需要培养的。现在几乎很少有单位愿意培养新人,愿意培养新人的单位在培养的差不多时又因为待遇问题留不住人。所以造成今天的局面。早在80年代人们还重视人才和技术,现在只顾眼前利益。当然这是大势造成。不知何时这种局面才能改变,现在不可否认:国外的产品就是比我们的要好,你无话可说!!!!! ;) ;)
发表于 2009-6-2 1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赚钱是硬道理”,这时中国的国情。那还管什么基础研究,深入研究,别人会说你傻,老土,书呆子,在现在这个社会上,这些已经曲直可数了,就我们现在用的柱塞泵来讲,基本上用力士乐和vickes的,国产的没想过,老板估计也不敢用。就来给我门推荐的几家来说吧,差不多都是力士乐系列的和油研系列的,外形什么的都一样。我想基本上是抄回来的,至于抄的怎样,真不敢想。不是不相信自己人,实在是中国制造给人很多遐想的空间。我是做系统的,不知到做元件的大哥们到底怎样,只是个人一些浮浅的看法。: d$ a2 }5 S' Z7 P  h, s- {
另外就我们用的力士乐和vickers的柱塞泵来讲,力士乐的明显从各个方面都要优于vickers,但是力士乐的供货实在不敢恭维,有时没办法还是用vickers的代替。真的梦想有朝一日我们做系统可以随便拿出自己家的东西来用,不受国外元件的限制,随手拈来都是可以让人放心使用的。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发表于 2009-6-5 2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国产的柱塞泵不如国外的,这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的问题。就现阶段来看,国产泵要想得到快速的提升,非在材料上多下功夫不可。另外我们虽然有了很多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是我国的机械加工工艺水平和制造业强国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
发表于 2009-6-6 17: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学习了 :) :)
发表于 2009-6-7 14: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所说的多学科、多方面配合问题需要人才。柱塞泵问题主要是材料问题,有很多国内厂家用的关键件材料都是进口的。另外在电气方面我们也远远落后于国外,比如现在国外的泵,已经不是原来的简单泵,而是与阀的组合,形成各种不同控制方式适应不同系统要求。从原材料、加工工艺、到电气控制是整体高水平的组合。而我们只是抄袭、模仿。抄袭模仿也需要一定水平!总不能随便谁都可以的,在这个过程中照样能锤炼出好的设计人才,可连这个也连续不了,做不持久。没的办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