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楼主: gld123
收起左侧

板金折弯展开K因子自动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5 15: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的资料很有价值,谢谢!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5 16: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湛江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5 16: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好好,,,顶
发表于 2010-1-9 16: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25# liming2113141
发表于 2010-1-9 16: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这个好像我都没怎么用过
发表于 2010-1-9 2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辽阳
谁知道最小弯曲半径怎么确定?
发表于 2010-1-9 2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讨论也出真知啊。
发表于 2010-1-30 10: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恩,研究研究
发表于 2010-4-25 09: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thank you very much,
发表于 2010-8-4 23: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宁夏银川
好像挺有用,看看
发表于 2010-8-12 11: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韶关
找了好久,谢谢楼主的宝贵的资料
发表于 2010-8-13 15: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收藏收藏,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0-8-13 19: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对于钣金比较生疏,多谢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2: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请问你这个0.41是怎么出来的?谢谢!
发表于 2010-8-26 09: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不错~~~~~~~~~~~~~~~~~~~
发表于 2010-9-2 22: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這個程式實在太棒嚕!!
发表于 2010-9-2 23: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各单位的设备及操作环境不尽相同,K因数要按经验适当修正。
发表于 2010-9-3 07: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大家交流的很好,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0-9-5 14: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你们都错了,学过模具的人都应该知道:
- `8 P- V3 c: D) O0 h8 z, L1.决定K因子大小的因素第一是材料的屈服强度,越软的材料,内R越小,K因子越小.越接近0. 越硬的材料,K因子越接近0.52 E" t* h8 O( u3 X# O# b  U
2.最小内R也取决于材材料的屈服强度,越软的材料,内R越小,例如08F钢板,可以达到0值,这时,R就取决于模具上刀口的R值, 越硬的材料,内R越大,这时的内R肯定大于模具上刀口,如45钢,如折弯压力过大时,会出裂纹,甚至断裂
6 I" X' l% _' b' G$ c* X+ h% E所以:楼主的K因子0.41只是相对某种材料,不能通用, 如电柜常用的敷铝锌板与普通2mm冷板就不同,
发表于 2010-9-5 15: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工人师傅一般使用折弯扣除,办了便于口头计算,一般取整数,例如:1.5mm的Q235冷轧钢板,实际测试得到的值为2.75,但工人一般根椐板的外形情况分别取3或都2.5,但如果折弯数多于8道以上,就只能取2.75
发表于 2010-9-5 15: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1# gld123 good
发表于 2010-9-5 15: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谢谢楼主,这个K因子很有用.
发表于 2010-9-5 16: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咸阳
带 K-因子的折弯系数使用以下计算公式:三维网技术论坛. _& ~$ T" @5 X5 |5 S6 J7 {, U/ J& R; U5 B* y

1 y4 z* N  v0 p9 e0 z+ _. b, I' Q7 O1 U! }! I( p/ D- S三维网技术论坛BA=P(R + KT) A/1806 I# k3 K8 s% @( ~
/ ?8 u4 j) a  U. x三维|cad|机械|汽车|技术|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
8 l8 t( n; \; u' y+ E% O. p1 k3 N3 S5 F$ X+ l, H! g其中:. P) J+ J0 J$ p. w7 @/ `* `( v& ~
4 R  O* V7 C8 Y; ^, F$ ?三维网技术论坛
9 H7 ?3 |/ L! n0 `" \& t" N- M" |1 t  X* v, v: o& m0 A三维|cad|机械|汽车|技术|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BA = 折弯系数三维网技术论坛# n  j: d3 V6 W5 q0 ?3 V4 Y2 s
& @. R' G$ e) a% K" k& v6 A. E三维网技术论坛# u% H0 `, Y- Y8 s4 B/ ~6 P1 x+ g/ b$ t1 e1 @9 T1 v/ R
R = 内侧折弯半径" c+ J0 y" `0 G5 D5 G9 d) q
0 f3 n9 X, N& L$ R+ `三维|cad|机械|汽车|技术|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www.3dportal.cn2 a2 K. s3 j4 F# R: ]0 I. |
  b! G6 |$ p: O; E' HK = K-因子,即为 t / T三维网技术论坛+ r9 |4 ]( f9 V5 U& l6 {, Q, M
, j! S6 i# a: Q/ H% s& Z; X三维网技术论坛. q% C" s, G1 ]$ [# g$ x7 z5 R1 E3 m# b9 b. v' w
T = 材料厚度三维网技术论坛( m7 j  J/ u  F5 r: u+ N5 x6 B% o( k4 `

- K% @) c5 ?. U5 J9 Y  {2 c6 d, d0 t/ x" N" ]1 V三维网技术论坛t = 内表面到中性面的距离
  d+ H, t  y+ p" P0 z2 U3 o" f) y. q5 x: V7 U  V. o1 r% v1 z+ o4 x+ q( S5 c
6 L' j. K$ p9 ^1 I& j( b1 M三维网技术论坛A = 折弯角度(经过折弯材料的角度)三维,cad,机械,技术,汽车,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时空,镇江/ l+ p8 y3 h3 w- o% v+ _: x  Y) u2 Y- k7 l" ^  O

8 b: Q: R0 E( u1 }! o  [% r* J9 |' e- w, @三维,cad,机械,技术,汽车,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时空,镇江K因子还与折弯角度有关
发表于 2010-11-17 14: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真的非常感谢,一次的了两个好东东
发表于 2010-12-5 09: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实践出真知,我说说我的的方法,找一块已知长度的板材,用折弯机折弯后测量折弯尺寸,折弯尺寸相加在减去折弯前尺寸就等于SW中的折弯扣除率,百试不爽,此方法误差可以控制在0.2以内,记下常用的扣除率便于下次设计直接在SW中输入,此法只针对于各公司的设备及而言,随便说说,不行不要拍我的砖头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