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上海一、二号线地铁看中、德设计师的差距 时事述评
0 o& J- H, |8 U. \, Q% \; H9 X* K, t8 V* \; N2 D
% O; N& r) f% `2 t
有一次,与从德国回来的一位“海龟”朋友聊天时,我自然问起了他留德的感受,并问他对德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就是德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他说了令我吃惊的一件事:现在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的还是希特勒时代修筑的。
! v# \ r' K# e5 e4 B1 u' d5 n1 f4 c+ T$ K0 {/ h; b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工程问题。京深高速公路刚修了几年,看看有多少路段在修修补补,是我们的设备不够先进吗?不是。据我所知,我们的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用的都是一流的进口设备,我们的差距其实就在我们的思想里。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
7 J6 E' X5 Y/ v4 B3 |
- U/ M) Q& U& F8 H 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 K8 O+ h( n& g. U% `! j4 m' B+ V8 F5 ^. N2 b
三级台阶的作用
: }: e! G5 y( B% u1 a
7 D6 X% u; m: R( L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F+ z3 S! ]8 Q3 s" t: Q. ~7 c" q" {* |" Z9 ]2 s
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 o1 ^. F4 D& g0 D, i$ q$ K9 H: p1 W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8 y" j& N. s4 J' @1 h$ ]" _8 B& q& C+ n
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 Q- ~- E F; I& `+ Q0 m
- ~2 Y" J" v) N! h: ]+ z% o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危险!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0 \- h) I! c% {: D8 d6 W* d0 L z' [1 E0 z3 f' x$ T5 R
不同的站台宽度给人的舒适度不同 , S) L3 ~% i7 P
9 V/ h* A# `; m) p/ g. X8 w
每次我到上海的时候,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一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二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二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1 b% l1 q" Q2 ^, r) N7 C! R
' s* `2 O7 Q2 k为什么省掉站台门? * g2 `/ \- \- `3 Y1 U' n
. N1 h: l# d* Z {; D* C
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一号线时,一是为了让乘客免于掉下站台,二是为了节省站台的热量,每处都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车来打开,车走关上。而中方的施工单位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居然没安站台门,当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国设计师的用心了。 " f( U$ F- w, S! T! Y! p
h l* M! m$ D& g$ x
中国人决不乏聪明才智,缺的是对“精细”的执着。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遗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现在好像仍然没有)?我们城市中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