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爱说闲话的同事
. R5 _$ b7 o# t0 x# `
, c0 q! m& f* x0 i; ^ 适当的闲话八卦是同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佐料. 但遇到以传播八卦为“主业”的同事,一旦你把握不好尺度,会不知不觉为自己布下地雷阵,说不定什么时候让你自身难保!2 b0 [- Y8 k3 P6 D9 ]
4 H3 O1 M3 a9 [% v 与TA过招:首先你要先分清哪些话题无害,哪些有害。背后谈论别人的隐私、情感、缺点等,通常属于有害之列。天知道哪天传到人家耳朵里,会让你 后悔莫及;在他们说老板的坏话时,你最好装作没听见。无论老板多么惹人厌,把那些意见留给自己就好;如果你实在憋不住要跟人分享你的新发现,请避开洗手 间、休息室、走廊等看似隐秘、实则危险的场所。如果还是不确定到底该不该说,就请闭上嘴巴。倾听永远是最安全的参与方式。
/ i8 P. |! ^; h8 f
! A1 Z- A' X; N( h: [ 2. 无所不知的同事" ^" _* |! X) I* \
8 G) ^( M! W; J' m 有些人喜欢炫耀自己的经验--把开会当成自己的专场演讲,或是凡事都要指导一下。知识丰富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掌握分寸。太过招摇强势只会抹杀其 他人的意见和热情,让新鲜有趣的点子永远也没机会表达出来。& s; m3 _0 g0 x5 Q% x
7 |! _, E2 O$ w9 X) L% h1 A o
与TA过招:在会议中,你没必要用打断说话的方式来表达意见。你只需放松心情,认真倾听。找出共同话题作为入口,一点一滴渗透你的想法。如果想 做得彻底一些,可以在开会前提议“每个人都必须有5分钟发言”。平时工作中,如果你不想TA对你的工作指手画脚,可以对TA说“你的建议很好,不过现在我 手头有些急事,过会再聊。”要是还不管用,就干脆塞上耳机,先占领自己的耳朵!9 ^- H) n3 r; T, x3 r5 t
+ Q+ p5 R% ~3 m+ H+ t9 [; _- b 3. 精神过度紧张的同事5 Y7 f- @/ B0 }. @6 o. w$ @) r: B0 h
: L3 X2 V: q c( z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同事: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就完全没了方向,一脸惶恐、呼吸加快,连走路也惊慌失措。这种人会让人感觉责任心强,但同时也会把办 公室气氛搅得过分紧张,导致整个团队失去工作效率。
# I" j3 o& N# a* |+ P! ^- ?1 M5 |2 Y
1 B1 ]6 p4 ]0 J3 p1 e' d 与TA过招:对付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处变不惊。压力可以传染,你越重视它,它传播的速度越快,破坏性也越大。当TA急着寻求你的帮助 时,你要冷静回应,谨防这种紧张情绪传给下一个人。如果TA还是紧张的不得了,可以试着让TA以舒服的姿势坐下,朝纸袋里吹气,这种方法屡试不爽!4 i6 X; D1 k4 P1 \. i: j( V8 g
7 s' a! L! C: s: C
4. 默默无闻的同事, G" w2 J; J0 v5 L" W: }
) b1 b' [7 `: @, Z 每天第一个进办公室,下班时不声不响的离开;眼睛盯着电脑一整天,却看不到有任何进展。这种人看似无害,其实最具杀伤力。他们对团队的贡献微乎 其微不说,消极的态度还会像吸血虫一样,渐渐吸走身边人的工作热情,宝贵的时间就这样浪费掉了。6 y( H$ a! }; c" M; B
$ {. C4 O! g$ t0 _+ g/ P
与TA过招:如果因为TA生性害羞,你可以经常邀请TA加入团队活动。加深了解和信任可以帮助这类人走出伪装,流露出自然本色,很快和大家打成 一片。若是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就赶紧走开,离TA越远越好,以保证自己不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保护宝贵的热情是工作中的首要大事,不能任由别人破坏!
& D8 D9 M2 W0 v1 H8 W6 K3 N6 ~; w& ~! K5 j. r
小贴士:
g! N3 l9 e2 W3 B8 h O
* T! @9 ~6 p; g9 u( Z 高薪求职四大禁忌
- L. r6 Z; e) [9 m% ?0 {
/ ~. L1 }- ]7 q# n0 { 经济低迷时期,就连经验丰富的高薪求职者也会犯下初级错误。最近调查显示,谋求高薪职位者的最大错误竟然是面谈前的准备不充分;其次,履历不 佳,太过急切,愿意接受任何职位空缺也成为很大失误;另外,在面试时表现的过度积极和咄咄逼人也不被雇主所认同;在初步接触或面谈后,未继续接洽也成为了 高薪求职者的绊脚石。' M1 F/ `" [: X
/ b8 j7 W) Y3 o$ O: U7 L5 I# M4 J$ x; }
午休时你在干什么?
% u( g6 K5 P' ] D5 @) C/ m1 h1 e" L/ P; e2 U! z5 B' q
每个员工都有午休,但根据企业文化和个人习惯的差异,大家在午餐时间的活动各有不同。根据国外调查数据显示,16%的员工会在午休时跟同事和朋 友相约,把这当成是联络感情的好时机;15%会继续工作,省略正式午餐;另外12%的人把午休时间用来阅读,其中7%习惯浏览网站和新闻;还有8%会抽空 锻炼身体;其他人有的利用午休去散步、遛狗、打电话、付账单或者干脆睡觉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