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查看: 2338|回复: 15
收起左侧

[求助] 求力士乐A8VO140LA1S5_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4 20: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是力士乐A8VO140LA1S 原理图,大家能否帮我解释一下 A,B,C 阀的功能和工作过程及与马达排量变化的关系。7 d4 h* m# Z# ?, T2 P
谢谢了 0001.png
0001.png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都好几天了怎么一个回复的都没有,是图不清楚,还是没有人是这方面的高手,
7 x6 d) ]0 J, U# H. m3 u4 d我只是部分理解:
+ Q0 s7 a( k: t% R 1.A阀是两个比例减压阀,上面那个是恒工率控制阀,当功率大于设定的功率时,它才会动作,使排量减小;# K1 i& ]6 E  q) z- |2 T: I& S
2. 下面那个比例减压阀是根据负载需求调节流量的(我们机器上是用手柄控制),即当负载需要流量大时,它会改变泵排量变大;反之依然;动做过程为, 当 手柄摆角增大时,比例阀电流升高,比例阀输出压力升高,然后改变泵去大排量。但是从图上她好像是改变泵去小排量,所以迷惑。 1 W* x) n2 `1 X
3.X4口是经M7多路阀的LS口过来反馈过过来,我理解应该是当X4口压力增大时,泵排量应减小,但从图上看它是增大的,所以希望高手可以指点一下。: r/ E$ p7 t+ O2 `
003.png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7: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哪位大侠能出来帮忙解释一下 可以吗?
发表于 2010-9-7 23: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首先,楼主的图不是很清楚,其次,本人液压水平一般,给楼主猜下吧。' [# b# D! k9 s6 A
1.A号上面那连个比例减压阀,下面那个接X3的是总功率控制阀,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改变泵的最大吸收功率,上面那个比例减压阀接的是B号阀的左侧,C号阀的右侧是接的X4口,X4口貌似是负荷传感口,就是通常说的LS口,力士乐样本上可以找到,那我就确定C号阀为负荷传感阀,由此我认为接在C号阀左侧的减压阀是改变负荷传感阀ΔP的,就是某些书上说的精细模式,通过减少ΔP,(Q=K*A*ΔP公式有误,不会打根号。就是流量公式了。满世界都是,楼主自己找吧。)就可在不改变开口面积A的情况下通过改变ΔP来改变通过M7阀的流量,达到精细操作的目的。
" J# c" F7 t& H2.楼主所标的B号阀,明显为功率阀。随着压力的增大,泵摆角减少。
9 E" ?  S% C8 d  解释完毕。楼主不明白的可以再参看一下力士乐样本。
发表于 2010-9-7 23: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1.A号上面那(连)两个比例减压阀,
发表于 2010-9-7 2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1.A号上面那两个比例减压阀,下面那个接X3的是总功率控制阀,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改变泵的最大吸收功率,上面那个比例减压阀接的是C号阀的左侧,C号阀的右侧是接的X4口,X4口貌似是负荷传感口,就是通常说的LS口,力士乐样本上可以找到,那我就确定C号阀为负荷传感阀,由此我认为接在C号阀左侧的减压阀是改变负荷传感阀ΔP的,就是某些书上说的精细模式,通过减少ΔP,(Q=K*A*ΔP公式有误,不会打根号。就是流量公式了。满世界都是,楼主自己找吧。)就可在不改变开口面积A的情况下通过改变ΔP来改变通过M7阀的流量,达到精细操作的目的。/ c" _2 z8 ?! q% p" g6 l6 d  L9 o; m# G
2.楼主所标的B号阀,明显为功率阀。随着压力的增大,泵摆角减少。
/ G- C/ Q1 f+ G刚才有几处书写错误,改正下,不好意思,以上纯属推测,还请高手继续指导。
发表于 2010-9-8 13: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本帖最后由 bohaiyan 于 2010-9-9 10:40 编辑
1 o" K* N* A7 M
0 n6 W/ q2 |5 j6 z再顶一下。8 w$ V4 N3 Z5 l& r* N: }2 C8 g
试着解释楼主的第3个问题。
8 `' [& N$ u. h; r- V      LS控制,一般情况下,当负载压力升高时,泵的排量都向增大的方向调整,以使泵的出口压力同时升高.因为压力高,泵的内泄和控制油用量是增加的.
* t5 d0 Z; ]; ^$ F1 W1 M5 I7 ?     对于楼主的图,当X4口压力增大时,敏感阀处于图示位置,泵变量缸无杆腔的油经C阀和B阀向油箱排出油,变量活塞左移,泵排量增大.
发表于 2010-9-9 18: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楼上的好像说的有点不对,LS就是负载与压力无关,为什么压力大了流量就要小啊。负荷传感阀就是维持主泵输出流量与所需流量相同。就是维持一个恒定的ΔP。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2: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002.png
: |) [3 q  W2 k+ l) i感谢大家参与讨论,这两天我又请教了高人:/ r: y3 B0 {1 Y# ]) k
1.A阀中下面那个减压阀,用来调节泵功率的,他是跟发动机功率相匹配,当发动机怠速时,泵的排量也减小。
. E- E/ W0 |* L0 A: s   上面那个减压阀是用来控制泵的最大排量的,其实也可以去掉,因为此泵是负载敏感控制,泵的排量是通过C阀两端的压差控制的。7 K) [8 {* F2 E3 P& Z
2.B阀为负载敏感阀,也称流量控制阀,当M7开口减小,B阀左端的压力将升高,所以B阀两端的压差升高,B阀芯向右移动,泵的排量减小。
- K: m7 x# Y+ v( J6 f  达到泵的排量与负载所需排量相匹配的功效。; {0 X( N4 o+ o

3 u' }6 m7 O2 K4 C不知上面的解释对否,希望大家给个评论。
发表于 2010-9-11 13: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个人认为,C阀应该是负载敏感阀。
A8.JPG
发表于 2010-9-11 2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看来你的高人说错了。C阀才是负载敏感阀。我还是比较坚持我的观点。等你有合适解释了再解释下吧。。
: o  ]. S$ c) Y& Y1 H- x/ j1.A号上面那两个比例减压阀,下面那个接X3的是总功率控制阀,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改变泵的最大吸收功率,上面那个比例减压阀接的是C号阀的左侧,C号阀的右侧是接的X4口,X4口貌似是负荷传感口,就是通常说的LS口,力士乐样本上可以找到,那我就确定C号阀为负荷传感阀,由此我认为接在C号阀左侧的减压阀是改变负荷传感阀ΔP的,就是某些书上说的精细模式,通过减少ΔP,(Q=K*A*ΔP公式有误,不会打根号。就是流量公式了。满世界都是,楼主自己找吧。)就可在不改变开口面积A的情况下通过改变ΔP来改变通过M7阀的流量,达到精细操作的目的。
3 S3 a; w  T9 O+ B2.楼主所标的B号阀,明显为功率阀。随着压力的增大,泵摆角减少。
发表于 2010-9-11 23: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上面那个减压阀明显改变的是C阀的ΔP,应该属于精细模式,貌似不能省去吧。除非你机器不好精细模式。
发表于 2010-9-11 23: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B阀为功率的。随着压力升高,流量减少。保证  功率=流量*压差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2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感谢大家的讨论,我同意楼上几位的看法:
- f; E2 f% A' f5 p) J7 m1.B阀为功率阀,通过A阀下面的比例减压阀和泵的压力可以调节泵的排量,但是它是否可以用来设置泵的初始功率?如何设置泵的初始功率?& R; Q) j) ^! @- P; v) w' M
2.C阀为负载敏感阀,也可以叫做流量阀,它可以通过阀左侧过来的泵主油路的压力和右侧的X4口的压力的压差来改变泵的排量,这也就是负载敏感控制了,所以如果再用A阀上面那个比例减压阀调节压差就有些重复了,它的作用只是用来设置泵的最大排量的。不知对否?
发表于 2010-9-20 21: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一般都有电流和功率的曲线的,没有的话就比较麻烦了。以下为比较麻烦的方法:直接加载,直到发动机掉速。慢慢给电流,直到发动机对应档位比较稳定后就算差不多了。再换个档位,每个档最好对应相应的电流。不合适再稍微调调就可以了。
9 q1 c- ?9 y, D) g& X/ T9 G1 wC阀可以调精细模式,参看附件,

HPR-02泵样本.pdf

805.13 KB, 下载次数: 12

发表于 2012-9-20 14: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看看怎么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