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查看: 1219|回复: 0
收起左侧

[推荐] 五种常用的建筑节能低碳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5 22: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几年,建筑上的低碳技术日新月异,这里,我们选择5种较为通用的技术,供读者参考。
( `) E) U/ j4 r7 s  ①逐日
0 U' e( n7 n6 d" C( s0 z) `, x  光能,让太阳为人类点灯取暖 5 {: \- q. L. _: P- a
  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分为两大分支:光电与光热直接利用。阳光发电又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目前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发电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这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除了大规模的并网电站,光伏电池板还可以装饰楼顶和墙面、窗户。光伏发电在北方、南方、东部各地都有规模化应用,只有成都、重庆等几个光照率较低的地区,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些技术上的难题需要破解。 % p! S7 ~$ Y* B( ?& X1 q
  光热直接利用,主要形式是太阳能热水器。从2009年起,光伏发电与太阳能热水器组合利用显现出优势。, o) `2 V! J/ F$ `- i5 p
  ②追风
, V( q4 L7 t& d! g2 ^# B  自然风,让房间清新如田野
9 K7 o. W+ `+ D- p5 j, u  过分依赖空调的时代过去了,自然通风渐成风尚。建筑的自然通风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完全靠自然风的流动调节室内风流风速,二是利用无动力屋顶通风设备调节风流风速。无动力通风设备无需维修,能永久维持正常运转,还有极好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因为不使用马达动力,从而实现免电力免成本运转,运转也基本没有噪音。
) b& v% ^3 {: P# }6 O  建筑对自然风利用的另一形式是楼宇小风电,这种技术已在上海等地试用。其原理是在楼宇的高处安装小型风电机,扑捉楼宇间的“夹道风”,让其带动风机发电。 $ ^( Q2 w6 G9 O+ N4 |7 T
  ③捉光 ; z& x6 U7 x- x  \) R
  玻璃纤维,让自然光照亮地下室
/ U! I9 M- @8 `1 V" m- K2 s) A, O  这是一种用玻璃纤维将自然的光亮引入地下室的技术。采用天然导光技术,将室外自然光通过专用导光材料引入地下建筑,如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设备房及半地下室等采光不足区域。通过与人工照明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建筑用电,降低运营费用,还可以提高地下空间的光环境质量。当然玻璃纤维传递光线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比如不能太长,也不能有太多折。
1 m' U1 m% E2 c) O  ④挖地
4 N, X1 u# K( V! z! U  地源热泵,将地下热量带入房间 ' [5 x2 P1 v- _& r; @# S" x4 }* _& ^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以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通过热泵机组向建筑物提供热量和制冷,并可同时制备生活热水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过程是这样的:在建筑物边上挖两眼井,通过冷热交换,形成一个闭路循环,在冬季把地热能中的热量“提取”出来,传送到室内以用于取暖和制造生活热水;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提取”出来传送到地下。
# C  M8 ^/ p3 h: W- M) m* U  N& m  地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能效比在1:4—1:6之间,在所有的低碳节能环保建筑技术中,这一技术是最成熟的,目前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已有大规模应用。
, O" y% D9 l; ]+ [" [7 D6 G  ⑤垒墙
6 B3 L) |' L/ ~; V) k, a  夹心墙,废物变成环保墙 8 f. X3 k4 E4 t7 k! _  g+ n
  这是一种环保型墙壁,它像一块夹心饼干——剥开表层类似石膏板的面板,中间10厘米厚的“夹心层”是蜂窝状的纸板。这种墙体材料阻燃防潮,施工简单,强度与普通砖墙相当,但其生产过程却远比传统的水泥、红砖节能,而且原材料都来自废弃物——外面用矿渣加工而成,内里的纸板则是再生纸。更重要的是,这种夹心墙垒的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因保温好而节能减排。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