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439|回复: 2
收起左侧

[求助] caxa导动线粗加工怎么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5 18: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大庆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0-5-5 20: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楼主帮你找了一篇不知道可否帮得到忙  U: \% n% `* F) C3 n9 |2 L4 j
caxa制造工程师2006加工方法介绍
1 i2 U4 y8 C! S- D平面区域粗加工:不必有三维模型,只要给出零件外轮廓和岛屿,就可以生成加工轨迹。主要应用于铣平面和铣槽。可进行斜度的设定,自动标记钻孔点。% F" `( y! B7 p7 K9 e8 s5 c3 V! d  R

: ~* l2 X# u3 V% K" L
6 [% I" E: Z; R. j! O& z% [  a6 B区域粗加工:不必有三位模型,只要给出零件的外轮廓和岛屿,就可以生成加工轨迹。并且可以在轨迹尖角处自动增加圆弧,保证轨迹光滑,以符合高速加工的要求。主要用于铣平面和铣槽。可选择多轮廓、多岛屿进行加工。: G% V& t6 @5 ?  R0 U

' |# Q$ P7 _9 |& w" n6 [5 k$ f$ z! Y1 G* @7 G5 s; c
等高线粗加工:较普通的粗加工方式,适合范围广。可进行稀疏化加工、指定加工区域,优化空切轨迹。轨迹拐角可以设定圆弧或S形过渡,生成光滑轨迹,支持高速加工设备。
* o) h, \1 E' v3 b- z0 G; e5 g, }等高线粗加工2:适合高速加工,生成轨迹时可以参考上道工序生成的轨迹留下的残留毛坯,支持二次开粗。支持抬刀自动优化。  XY向切入 最小间距:不能大于刀具半径 最大间距:不能大于2倍
' ]- f4 R  _% B8 P2 }7 J7 G3 u4 R5 N9 B0 u: f
: f. `# X2 _) S" e( Z
扫描线粗加工:用于平行层切的方法进行粗加工。保证在未切削区域不向下走刀。适合使用端刀进行对成凸模粗加工。1 r0 [- c; Z1 O8 F

3 [8 y& r- n; E
, p* S0 y$ w. _4 ]  c; P摆线式粗加工:使刀具在负荷一定情况下,进行区域加工的加工方式。可提高模具型腔部粗加工效率和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适合高速加工。+ u" Y7 `# b5 J  `6 V2 q. n
插铣式粗加工:适合于大中型模具的深腔加工。采用端铣刀的直捣式加工,可生成高效的粗加工路径。适合于深腔模具加工。3 @1 j2 }) i3 m3 ?7 z- R  }2 x

9 D4 U# G' e! T' t
! X- X2 S: g% Z5 G4 l  G: Q; n导动线粗加工:不需要三位造型,只要二维轮廓线和导动线就可以加工做出三维的加工轨迹。  注意:单个拾取导动线 3 k* Z3 l6 r4 P# r
不用做三维造型,可做出三维造型。而且比加工三维造型的加工时间要短,精度更高。提高效率。
5 Y2 S1 v9 ?( C1 x# z6 C$ u9 |/ N: q. C8 J6 W! H

3 \$ S, U) _# R; q9 Y平面轮廓精加工:适合2/2.5轴精加工不必有三维模型,只要给出零件的外轮廓和岛屿,就可以生成加工轨迹。支持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轮廓轨迹生成,可以为每次的轨迹定义不同的雨量。生成轨迹速度较快。
* O  d% t# k1 H8 F' G
4 A) u  h: @9 O* A& T
# @( U* J3 z4 ?+ H# R参数线精加工:主要针对面(曲面、实体面)的一种加工方式,可以设定限制面,进行干涉检查等,也可以实现径向走刀方式。
, o' \9 Z  ~" n4 l$ {' Y% D# Q' P等高线精加工:可以用加工范围和高度限定进行局部等高加工;可以自动在轨迹尖角拐角处增加圆弧过渡,保证轨迹的光滑,使生成的加工轨迹轨迹适合于高速加工;可以通过输入角度控制对平坦区域的识别,并可以控制平坦区域的加工先后次序。: ~1 C) t" }. C

5 O! h5 \: P1 x% M
6 @, M' ~; E) L1 A* S等高线精加工2:可以对层高进行调整,保证在加工小坡度的面时,层高、精度与竖直面一致。支持高速加工,支持抬刀自动优化。
" C* K' Y  C$ S' W5 e3 r; @0 K( t
) A/ X% J. H3 K% Z8 }2 c/ E+ H
2 N& Y8 A9 @- X+ a( Q扫描线精加工:增加了自动识别竖直面并惊醒补加工的功能,提高了加工效果和效率。同时可以在轨迹尖角处增加圆弧过渡,保证生成的轨迹光滑,使用于高速加工机床。
* n* Z1 z  e; a8 d5 h! Q+ }
9 ]( W& g6 l+ ~+ R1 s% q  n% w
+ M9 _6 c5 n. Y/ F# E7 u9 m曲面区域精加工:主要用于曲面的局部加工。大大提高了曲面局部加工精度。也可以用于曲面上的铣槽、文字等。
  g* ]$ T, z5 q/ ^. Z6 z
6 [; N/ N( U4 m  Y. u1 d7 b- w* W5 _: L: A( W9 C! o7 p
浅平面精加工:能自动识别零件模型中平坦的区域,针对这些区域生成精加工刀具的轨迹。大大提高了零件平坦部分的精加工精度和效率。9 V: x  w: w5 C) O
8 U/ m: N" }6 W! Y0 J
8 I& g% k: |1 Q' p# Y
限制线精加工:可以通过设定两根限制线来控制零件加工的区域(仅加工限制线限定的区域)或提高一根限制线控制刀具走刀轨迹,以提高零件局部加工精度和符合工艺要求。
- n6 [* \' ~) m4 E6 T2 L7 @4 f# T/ n4 B/ k$ x
$ [7 d, W0 }+ O) n+ {# ^8 o- J
轮廓线精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内、外轮廓或加工槽类。不需要三维模型,只要根据给出的二维轮廓线即可对单个或多个轮廓进行加工;可进行轨迹偏移,进、退刀方式设定(圆弧、直线等);自定进行半径补偿和生成补偿代码;等。2 o* H+ a; s3 h9 f% j

4 J+ E) L: i) ], s
3 \3 y7 _6 o3 t0 {; ~: {0 L4 W导动线精加工:同样是不用三维造型,通过二维的导动线和截面线就能做出三维加工轨迹。
# Q" m$ {- a* S2 q& R. Y& E0 v: y轮廓导动精加工:利用二维轮廓线和截面即可生成轨迹,生成轨迹方式简单快捷,加工代码较短,加工时间短、精度高,支持残留高度模式。 可用于加工规则的圆弧、倒角或凹球类零件,生成速度快,代码短,加工时间短,精度较高。5 u# j* T0 `. I5 j

' Y1 G3 f% O1 M: l
$ V) r$ ?; }  W: @3 G+ t7 r三维偏置精加工:能够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生成三维等间距加工轨迹。可以保证加工效果有相同的残留高度,提高加工质量和效果。同时也使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保持符合恒定,特别适用于高速机床加工。, K  }7 U! ^& I; T+ Y( a& _4 [' Q
深腔侧壁精加工:不需要三维模型,只要给出二维轮廓线即可加工。可灵活设定加工深度。主要用于深腔模型侧壁的精加工。
发表于 2010-5-6 21: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襄阳
平面区域粗加工:不必有三维模型,只要给出零件外轮廓和岛屿,就可以生成加工轨迹。主要应用于铣平面和铣槽。可进行斜度的设定,自动标记钻孔点。
3 P7 a6 Q  t9 I
2 Q- m9 |7 L/ I7 E4 C, I2 q/ k3 w& @# `, H
区域粗加工:不必有三位模型,只要给出零件的外轮廓和岛屿,就可以生成加工轨迹。并且可以在轨迹尖角处自动增加圆弧,保证轨迹光滑,以符合高速加工的要求。主要用于铣平面和铣槽。可选择多轮廓、多岛屿进行加工。$ f5 a& o1 I9 P, k, v% H: k

% h* R) f3 y5 ]; [% F( |
$ Z4 q; d$ Q* r0 |# ?等高线粗加工:较普通的粗加工方式,适合范围广。可进行稀疏化加工、指定加工区域,优化空切轨迹。轨迹拐角可以设定圆弧或S形过渡,生成光滑轨迹,支持高速加工设备。( i5 d8 s' ~- `+ L) Q% J1 c+ K  j
等高线粗加工2:适合高速加工,生成轨迹时可以参考上道工序生成的轨迹留下的残留毛坯,支持二次开粗。支持抬刀自动优化。  XY向切入 最小间距:不能大于刀具半径 最大间距:不能大于2倍5 r2 g  s2 P) L) f
: ?" r! P! @# i+ f; ^

1 v/ h; ]+ ]8 E% R6 I扫描线粗加工:用于平行层切的方法进行粗加工。保证在未切削区域不向下走刀。适合使用端刀进行对成凸模粗加工。1 m7 `/ `/ j1 E- {5 j+ {

! O2 d" V$ P( d! W$ `
% N1 K9 E& I* y& W; Y$ I  P9 r1 f摆线式粗加工:使刀具在负荷一定情况下,进行区域加工的加工方式。可提高模具型腔部粗加工效率和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适合高速加工。
* n9 \/ R4 |$ O插铣式粗加工:适合于大中型模具的深腔加工。采用端铣刀的直捣式加工,可生成高效的粗加工路径。适合于深腔模具加工。
1 i. `8 ~: T5 n, W1 u. G3 `$ ]4 y3 T6 c7 m# J' |2 ?
# s) d  |# X9 N2 g9 ]
导动线粗加工:不需要三位造型,只要二维轮廓线和导动线就可以加工做出三维的加工轨迹。  注意:单个拾取导动线 / X# K, c$ v2 }5 k. H7 d/ U0 p9 Z
不用做三维造型,可做出三维造型。而且比加工三维造型的加工时间要短,精度更高。提高效率。
7 a, ?% C) n' K, M1 A* f* ]- k" q1 `) ~

$ h9 N$ `+ c% t平面轮廓精加工:适合2/2.5轴精加工不必有三维模型,只要给出零件的外轮廓和岛屿,就可以生成加工轨迹。支持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轮廓轨迹生成,可以为每次的轨迹定义不同的雨量。生成轨迹速度较快。7 \- h& s- o) y1 z

0 F! ^  C4 Z0 ~/ ?) t# \7 b* o1 u# p5 u
参数线精加工:主要针对面(曲面、实体面)的一种加工方式,可以设定限制面,进行干涉检查等,也可以实现径向走刀方式。
" S2 Q, o, G4 P# C# M' J8 y- X等高线精加工:可以用加工范围和高度限定进行局部等高加工;可以自动在轨迹尖角拐角处增加圆弧过渡,保证轨迹的光滑,使生成的加工轨迹轨迹适合于高速加工;可以通过输入角度控制对平坦区域的识别,并可以控制平坦区域的加工先后次序。
2 U' g+ m3 A( O. m. u# e" {  i9 O; i8 V
! _2 i$ A% {4 L* B6 N/ ?) D* p, |) u5 W
等高线精加工2:可以对层高进行调整,保证在加工小坡度的面时,层高、精度与竖直面一致。支持高速加工,支持抬刀自动优化。. k- H4 Q4 ]3 T. S

" Y% O" x9 U' C5 m2 l
9 w% d9 \& A: F7 W7 A% O! o! |扫描线精加工:增加了自动识别竖直面并惊醒补加工的功能,提高了加工效果和效率。同时可以在轨迹尖角处增加圆弧过渡,保证生成的轨迹光滑,使用于高速加工机床。
7 t) P( n% L4 M5 q8 M( C7 r9 z1 f+ r! _, r$ w9 M& P2 p
% y" e" p+ b; b0 N
曲面区域精加工:主要用于曲面的局部加工。大大提高了曲面局部加工精度。也可以用于曲面上的铣槽、文字等。
1 z* S" R+ H+ h/ Y8 c% t. m2 r% v4 O5 R2 r0 m
& I% T; R% \. m' s7 N$ u9 I& _
浅平面精加工:能自动识别零件模型中平坦的区域,针对这些区域生成精加工刀具的轨迹。大大提高了零件平坦部分的精加工精度和效率。, D9 A7 w& }* W4 C* j4 G. A: h- t2 F/ i
! A' d0 M1 o$ M
; X% Q( A) E; ~. E4 ^
限制线精加工:可以通过设定两根限制线来控制零件加工的区域(仅加工限制线限定的区域)或提高一根限制线控制刀具走刀轨迹,以提高零件局部加工精度和符合工艺要求。
- G& G& ?6 H" c0 P2 o5 V6 @5 Y  C" F
9 V1 Q+ S3 m  G- j  N" N7 h' ]6 t& N/ c- }/ ?4 V# R' \: a
轮廓线精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内、外轮廓或加工槽类。不需要三维模型,只要根据给出的二维轮廓线即可对单个或多个轮廓进行加工;可进行轨迹偏移,进、退刀方式设定(圆弧、直线等);自定进行半径补偿和生成补偿代码;等。8 p8 P, J& M" O! j: H9 @
2 T# b, P3 w+ v7 v& q  q
6 J( [4 q- Y0 c6 L* L
导动线精加工:同样是不用三维造型,通过二维的导动线和截面线就能做出三维加工轨迹。. B% r2 n9 _( T% m" u- f; `, K0 @
轮廓导动精加工:利用二维轮廓线和截面即可生成轨迹,生成轨迹方式简单快捷,加工代码较短,加工时间短、精度高,支持残留高度模式。 可用于加工规则的圆弧、倒角或凹球类零件,生成速度快,代码短,加工时间短,精度较高。
. N) \8 J' A6 U1 z+ z! m/ `9 I: k  B" c' Z/ l$ q: f- b

2 U0 N4 w# N6 Y5 ^: h三维偏置精加工:能够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生成三维等间距加工轨迹。可以保证加工效果有相同的残留高度,提高加工质量和效果。同时也使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保持符合恒定,特别适用于高速机床加工。6 R  `$ C1 h" z% y
深腔侧壁精加工:不需要三维模型,只要给出二维轮廓线即可加工。可灵活设定加工深度。主要用于深腔模型侧壁的精加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