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552|回复: 6
收起左侧

[讨论] 有关编制切削用量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4 08: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贴也算是求助,也希望大家能一起讨论一下。  x  ^; G( m+ a1 C$ k2 Y! E5 L

$ _# S; y* G$ T6 |1 R, c, B1 `$ w通常,切削用量跟机床的刚度(好像机床都有能承受的切削力极限值)以及刀杆刚度,刀具角度等有关系。这是从书上看到的。9 Z) y# ^' q$ ?( y6 b: r+ c
. \7 r2 \8 F9 z$ K. r! k
我在工作当中,领导让我编制作业指导书,切削用量只能通过平时观察工人干活实际用的量,而不是靠自己选择。我觉得切削用量应该不是完全依赖实际工作经验,也是应该可以算出来的吧。工艺书上介绍的算法我看过,可我计算的数值好像跟工人实际用的切削用量总是碰不上。不知道是为什么。
; M$ \% |4 E2 E# y. ^9 D; a7 |" O( G! M7 t" j: I" W
另外,一些进口带涂层的可转位刀具的切削用量如何取选?
% D5 W/ `* G6 B* k, [
3 I9 @- Q' E$ c: x. g想请问高人,是否有算过切削用量的,有没有简单明了的步骤或办法能让我一看就懂,大家在工作中遇到需要编制切削用量的活都是怎么完成的?我相信搞工艺的年轻人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吧?" I5 \* g! D! i: u7 N1 V

8 l7 i3 Z% b( N( ~& q我想了解学习一下大家实际工作当中的经验,谢谢。也希望大家能通过类似交流共同提高,把本职工作越做越精。
发表于 2010-4-5 08: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Lz快速学习法:凡事无捷径,三年设计、十年工艺啊( i& ?4 F+ t* G. ]7 [' L
我的经验:确定加工余量,首先熟练掌握切削的基本知识,切削三要素的具体含义;然后熟悉加工的材料应选用的刀具类型(各种刀具都可以,他们不会对加工余量有多大影响,只影响换刀的频次和加工成本);了解制成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公差的要求;最后当然是要掌握
发表于 2010-4-6 15: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我们工人的切削用量是挣钱的,你的用量是拿来看的,差得远。电机拉来闷起,散包香烟换台大的。打工的有谁按规定的做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0: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2# lahbyc 感觉好像还没说完,就没下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3# jwhjj
5 y. v4 N5 o) I. {0 H  o感觉这位仁兄的说法有些偏激。
5 S. q4 ]) s& I& B0 z8 Q工艺文件是用来指导生产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艺文件(尤其是这种规定了切削用量的作业指导书)是控制成本,保证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等的集中体现,如果跟实际不符,那肯定是要么技术人员水平次,要么就是工人过量切削,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在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现场,我认为这方面的控制是很必要的,也是现在大多数企业所忽视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弄懂了,才能从刀具选择,设备配备等方面给出适合工厂现状的最佳方案。
发表于 2010-4-7 15: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不是偏激,这是现实。没有最佳方案,只能参考指导,技术是要进步的。% J- w2 z0 m( k( h3 L( n  {
我是告诉你要不高不低,要老板过,要专家过,要工人过,最后自已才能过。
发表于 2010-4-10 17: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工艺编制完之后工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怎么加工快就怎么加工,所以我们编制的工艺没有具体的车销量,只有本工序最后成品的尺寸,具体的工人自己安排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