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199|回复: 17
收起左侧

[分享] 背压的危害------密封件的损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1 17: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即是分享 也是学习  更是讨论 因为我也不是非常懂这个PPT的意思!# h1 M, A; u$ z( Y
, G- B& N) p. z4 L" f9 b! y  E
没有太多的文字,也没有语音介绍,就这么简单的几页PPT。* F; k* ^" v# K2 ]* W
, P  [; G. V, X) M! a. |: u
我知道这个PPT是说背压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 l# P1 m* [$ o& R% A5 s
6 h! [  L6 C  w  t# M# q7 p4 {( |6 ~0 H2 H
但是具体是怎么回事,搞不明白!没看明白图片3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 也没看明白加上导向带就不会出现图片3现象了。
8 p/ }' Q. }" b' f- q
/ e; r& f0 F) x+ q! l; _大家讨论讨论 共同学习!!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发表于 2010-3-21 18: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什么意思啊 谁能讲解一下
发表于 2010-3-21 19: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当背压压力过高时,密封圈的小唇就会变形,这时就会失去密封效果,同时也会永久损坏密封圈,解决的办法是,在有背压的系统内加导油槽或油环使不密封圈的背面不会形成太大的压力。乱说一通,不知道解说的对不对,姑妄听之。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9: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楼上说的是很对,但是并没有解释原因。
. ]* i7 N) h3 I) T
& f/ b! Q5 `( j1 M此PPT的关键的关键是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形成图3,然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我看了无数遍就是不明白图3是怎么由图1图2慢慢形成的,甚至认为图3是不可能出现的!!!!!!!!!!!!!!!!!!
发表于 2010-3-21 20: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为什么会形成图3,4 V" ~$ L: D, S) T* \9 Y, l
这是所有的密封圈都会有的微量泄漏,因而在两个密封圈中形成一压力缸,当轴杆移动时就使这压力缸产生加压的工况,因而推动背面受力的密封圈产生位移。
( W  `/ l; Z# h0 s当速度愈快时,这种现象愈明显。
' Z2 _% Q2 k) f0 D/ \7 ]- |' p这个教材就是在说明这点,导油槽就是要避免两个密封圈中形成压力缸,或加上油环就不会使移动的压力直接传递到背面受力的密封圈。
发表于 2010-3-23 22: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密封圈是有油隙的,这也是产生泄漏的根源,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两个密封圈的中间是有液压油存在的其内部有一定压力,我们称它为P1吧(背压称为P2),在没有背压或背压小的时候(值不定),可理解成P1大于P2,这是一个泄压的过程。相反而当背压大到一定值时也就是P1小于P2时,密封唇会被压缩,中间腔就会相对变小,这时压力升高,背压过大时,就会对(图3中)左侧密封圈产生一个反向力,这样就会打破原来的平衡关系,使左侧的密封圈变形,甚至损坏,所以在有背压而且动作频繁的工况下,活塞头的设计大都采用油环加唇形密封圈的结构来设计,因为首先油环有刮油的功能,其次油环有节流的功能,能实现节流减压双油环配合(开口交错),效果非常好,说实话图8的泄压槽我没用过也没见过,知道的不多。就让别人补充吧。不好意思,说的不一定对。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1: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活塞头的设计大都采用油环加唇形密封圈的结构来设计,因为首先油环有刮油的功能,其次油环有节流的功能,能实现节流减压双油环配合(开口交错),效果非常好,"
/ b( ]5 a9 A% p) q4 w
5 Q! [" z+ |# o非常感谢楼上的回复,能具体解释一下这两句话吗? 油环是什么东西? 图中好像是一种导向带,或叫导向环? 油环怎么能节流减压呢?
发表于 2010-3-26 07: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本帖最后由 zhangbo2140 于 2010-3-26 07:55 编辑
& D' y: e$ Z# l' r, i8 B8 k  b% h. F9 L. p/ ^
油环有开口,而内外端面是小间隙配合,所以能达到一定的密封效果,且能刮油;而油环是有一个小的开口的,能泄油,开口很小,所以有节流功能;开口交错放置是获得一定密封效果的保证。另外高压,超高压的液压缸端盖的密封,也有采用这种密封的。+ V/ a4 f0 c; i7 E0 ~0 B1 ^

$ f/ \4 ~2 A9 J, {9 n; W0 J5 C5 n1 C# }8 E3 ~  ]/ B
样子如力图7
发表于 2010-3-26 08: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图8的泄压槽应该是一种迷宫式的泄压槽,很多液压书上都有介绍。
发表于 2010-3-26 0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感谢分享,貌似蛮高端
发表于 2010-4-6 16: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多些楼主,我有看的哦
发表于 2010-4-6 16: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希望有更好的东西哦
发表于 2010-4-6 17: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学习了!
9 Z# Z9 F2 R' x& A. g9 f8 ]希望多讲讲关于密封形式的知识
发表于 2010-5-4 17: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日照
这几个密封圈不是一个样的,只是展示了不同的磨损程度吧
发表于 2010-5-4 18: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大同
把PPT传上来。
发表于 2010-5-4 21: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谢谢分享 很好的学习材料
发表于 2011-9-28 2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宁夏银川
看不到图呀
发表于 2011-10-9 16: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上各位谈了不少,但要点没有反映出来。3 L" C5 O; E" O) }6 {" d4 j9 B' x7 t
图1—>图3,确实是因背压对密封件产生损害,进而影响到密封的过程图示。% I  i2 D0 c6 V  Y  E
但为什么产生?楼上有人说道密封件会有少量泄露,固然不能排除。但决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活塞缺乏必要的支持。U型圈单独使用是轻率而危险的。
& P( v& y# ^! q$ s0 M4 J4 R图7是正确的组合方法——准确的说是最简组合方法。(图8实际采用不多,多用于轻载。)( B: B- ]# \' Y% ^) i/ {% @
图7中增加的组件叫“抗磨环”。作用是:作为活塞的支撑件,防止刮伤,使偏心度最小,最终提高了密封件的耐用度。+ _+ C9 E: {* i& @5 c, a
相信大家已经能够理解了。通俗的讲:活塞上若仅有U圈,工作中难以避免偏心,扭转现象。U圈会因机械作用以及背压失效、过早损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