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720|回复: 17
收起左侧

[已解决] 请问:莫氏锥度,为什么叫“莫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4 16: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问:
2 W! E8 L/ S7 F1 D2 _: }- T2 L% G莫氏锥度,为什么叫“莫氏”,是不是一位姓莫的科学家的功劳?1 Y1 q7 _( _2 Y3 B' j
/ O# o: P( r% _0 o2 n: a: u
想了解一下,想知道一下来历。谢谢!
发表于 2009-11-4 16: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莫氏锥度是一个锥度的国际标准,用于静配合以精确定位。由于锥度很小,利用摩擦力的原理,可以传递一定的扭距,又因为是锥度配合,所以可以方便的拆卸。在同一锥度的一定范围内,工件可以自由的拆装,同时在工作时又不会影响到使用效果,比如钻孔的锥柄钻,如果使用中需要拆卸钻头磨削,拆卸后重新装上不会影响钻头的中心位置。 $ T# g9 P- p; P4 y6 g+ Z; P
   莫氏锥度,有0,1,2,3,4,5,6共七个号,锥度值有一定的变化,每一型号公称直径大小分别为9.045,12.065,17.78,23.825,31.267,44.399,63.348。主要用于各种刀具(如钻头、铣刀)各种刀杆及机床主轴孔锥度。
发表于 2009-11-4 2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呵呵 楼上的写的清楚。7 z/ [$ O* e" q+ i* I2 m0 a
不过为什么叫莫氏,还真不知道
发表于 2009-11-4 2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大概是“Mohs”的音译名,我们都简写为“Mo”,如莫氏3号,可以写为Mo3,再详细就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09-11-4 22: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莫氏锥度英文是Morse taper ,出处不详。
发表于 2009-11-5 00: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楼主喜欢听故事啊
发表于 2009-11-5 08: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英译外来词
发表于 2009-11-5 08: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我来给大家说说。。。

The Morse Taper(莫氏锥) was invented by Stephen A. Morse (also the inventor of the twist drill(也是麻花钻的发明人)) in the mid-1860s. Since then it has evolved to encompass smaller and larger sizes and has been adopted as a standard by numerous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as ISO 296 and the German Institute for Standardization (DIN) as DIN 228-1.
6 B0 t0 f! j% D% _# C9 B' V2 Y5 W2 D
[ 本帖最后由 Mrjianhuili 于 2009-11-5 08:35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5 12: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8# Mrjianhuili 的帖子

在线翻译:6 j+ k. ]3 d+ ~- d
在莫氏圆锥(莫氏锥)发明了斯蒂芬A莫尔斯(还发明了麻花钻(也是麻花钻的发明人))在19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它已发展到包括较小和较大规模,并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标准,包括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组织成为ISO 296和标准化(德国工业标准)德国研究所作为依据DIN 228-1通过。
发表于 2009-11-5 14: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回复 8# Mrjianhuili 的帖子

学习了!非常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9: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我们教材里只讲莫氏,却不提这个人,也不介绍生平什么的……所以我迷惑了。! [( P+ ~: u5 _9 d( N+ y1 O0 u

& T* F0 y( R, i7 n谢谢,原来是Stephen A. Morse。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9: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不好意思,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些锥度数据,是怎么来的?  p. a) W9 t* a6 f5 V0 h! [2 Y& p
* D1 j9 {3 n$ _* {
是莫老先生计算出来的,还是靠经验来的?
  W! c/ V0 [7 C+ t* c% Y7 V$ k( f
  v3 G$ S) H  U; [& j除了这些锥度数据,还有其它的锥度吗?8 a1 b/ s2 Q5 q1 c. i5 H
; V8 H4 ?% P$ \3 R/ p
为什么这些锥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可能是涉及到材料力学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我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些说法:
6 y1 Z8 x2 H$ {1 \5 l( h& o6 f6 u& {6 E9 w
“锥度C与圆锥角α的关系为:C=2Xtg(α/2)1 {) t' p* f+ ?: G5 u  u3 A* `
利用摩擦完成自锁功能的设计,锥度之所以不一样是由于材料的D来决定,结合弹塑性变形理论,来决定锥度的大小。如果具体的材质发生变化还得再予以修正达到最佳效果,不过一般这个锥度是经验公式,不怎么修正,除非你要造特别精密的仪器才有必要去予以修正。”
7 U, a1 S9 D8 W  i* |
1 K! a- S3 j. g$ `$ u  f; t8 C* D5 u2 F1 H- K2 Y- n
! I& t1 S4 }9 ~5 ~
“这个主要是结合《弹塑性变形理论》来计算的,1:20是基准,微小的跳动是因为尺寸大小所影响的形变不一样造成的。如你所说的莫氏0号锥度是1:19.212,莫氏1号锥度是1:20.047,主要是因为直径影响了屈服强度和变形量,所以得进行调整、修正。这个锥度也可以说是经过长期试验的一个经验公式。0号的外径D=9.045的材料A在作用力F作用下的屈服强度和形变量与1号外径D=12.065的材料A在作用力F下的屈服强度和形变量是不同的,所以要予以修正。这是个经验公式,除非你造神七等异常精密仪器需要校正一般不校正的。具体修正多少这个得问老莫了,我没做过这个试验,所以解释不了!小弟浅薄,只知道这么多,也只能解释这么多!怎么修正也不知道,也没算过,据说算起来要找大学教授、算几天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也有这样的说法:) J. d* P' m; n8 O
8 O, n: J# B7 J* ?- }
“没有这么多的大道理在里面……
# B5 E$ J9 _8 I+ f% C9 x6 U这实际上和大家用的电脑键盘上字母键的排列是一回事,不过是当初的一个商业噱头。到现在不过是既成事实,没有必要去改变罢了。”; \9 P) ^; l$ s0 a
9 x6 d) @$ ?, S8 K4 _
1 T# q  B. Z0 Y+ C
“基本就是机械设计的一个毒瘤!4 ?! S# s: C0 ?* E% u0 s
(高精度的不可能会用锥柄安装刀具,低精度的也不在乎锥度的1度的不同!)( J1 H$ h8 s8 [$ }: u" x. W' n
老莫的那一套,不是被公制的替代了一部份吗?
8 X9 ?2 l' x' E/ E2 g- A& K可能就是有太多人不愿改变,乃至毒瘤不死!”
发表于 2009-11-5 20: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小题目引出大问题,我也想知道这个莫氏有什么用处没啊?除了钻头。
发表于 2009-11-6 11: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自己给自己定义的一系列锥度而已。。而大家都慢慢接受这些。。。仅此而已。。
发表于 2009-11-6 15: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南阳
长见识了,谢了
发表于 2009-11-25 18: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宁夏石嘴山
真是长见识了,呵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