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018|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中国吃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4 19: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吃的故事.jpg
0 C  [$ k  W! Z  q. h8 x8 i
+ l6 \8 G7 j# h8 C& F9 G作者:唐鲁孙
  H% d. x  g6 w( \6 S  n6 n  m% L出版时间:2003
# v5 N. I$ a6 U格式:PDF扫描版/ ~  q  m& @, i8 @4 Q8 h; g
页码:181页$ ]$ _6 m0 t3 q/ O6 d

0 D! F% S2 P8 s+ j: ?' [内容介绍
7 T% x" {, K3 H  “吃道”是仅次于孔孟大道的学问,如向不了解东方国情的外国人打听打听,“吃学”可能盖过孔孟之学。可是很怪,中国样样书都有,惟独“吃”的书最少。如此一门皇皇大道竟无经典可循。我在大图书馆中找了几个月,关于“吃”的记载最古的有《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写的。其中有不少烹饪方法,那时代砂糖和酱油尚未发明,菜也好不了多少。其次是唐人写的《膳夫经》,草草数百字,一鳞半爪,无足参考。一晃数百年,一片空白,到了元朝才算有了一部《饮膳正要》,内容全是做补药的菜。又过了三百年到了清初太平盛世,人口大为增加,社会空前繁荣,饮食之遭大兴。幸而有位袁子才写了一卷随园食单,鱼翅海参全上了桌,已奠定今日酒席的规范,一直到了电视初兴,傅培梅讲了一千二百多道菜的做法。于是闹得满街书摊全摆了食谱。且餐厅多,烹饪补习班也多。# [" I. ^; Q- D0 N; M$ Z, `
  “吃道”既成了一门“学问”,内容并不光是烹饪的技巧,更要知道如何去欣赏,要知道好和歹的分别,以至吃的礼貌等等才是一套完整的“吃学”,可惜自古以来只有清初袁子才写过饮膳须知和饮善戎单。以后二百年来竟无人有见及此。想不到我的旧友唐先生对此十分有兴趣,洋洋洒洒为“吃”写了好几本书,这本《中国吃的故事》尤其全是有关“吃学”的。因为他并不着重在烹饪之道上,所以不是食谱,而是一本“吃学”大观。
' V6 i, `; `6 S- Q- n$ z  他说的吃不分贵贱,不分地域,全赖他极好的记忆,一一强记,哪家店在哪条巷,老板是谁,甚至老板的爸爸是谁,他全记得。这并不是乱盖,而是真实的。其中有些是我知道的,但是知道的不及他详细。例如卖冰糖子儿的老人,我见过若干年,但不知他的出身。
- a  I6 Y* T8 w6 Y  唐先生说的皇家饮膳,不为民间所知,因为他的祖姑母是瑾太妃,他幼年时逢年过节尚须进宫拜贺,所写的就是日后的史料。写这种享受文章,不是一般作家办得到的,一定要簪缨世家累代书香的子弟才办得到。( ]0 i, ?$ p5 E4 l
  唐先生的伯祖伯愚(志锐)公,在清代任兵部侍郎,因六君子常在他家开会,故调为伊犁将军。祖父仲鲁(志钧)公任候补道。父源续(贻泉)公任兵部职方司掌印。唐先生有如此的谱系,又生在新旧两代转变之际,正好说得出饮膳的来龙去脉。这本书的内容,可说是前无古人,至于“后无来者”吗?倒不见得,因为他可能再写出数本来。
, }( Q" S! J; T; Q0 j$ P; r$ H6 _$ E/ L) J8 W8 [* S, v4 A
目   录  O9 r5 x7 I' c0 V6 f7 y+ w2 _, H
: j. D! J8 ]' ^8 r0 Q( h  Y
序 夏元瑜
: {: X' [8 }  v/ i" u4 ~5 t# m* H! l皇家饮膳
% E4 V# i/ @, q# ~) n——从帝王家的吃说起
3 r2 P- i  }% T% _1 o( p满汉全席的由来、品式、演变与传说
3 w& f7 ^0 y9 D中国酒席的故事
+ X  u4 T- e5 h5 b1 x/ }; O; I饭馆子与饭庄子
2 B- c+ H% k) {一般酒席的种类
; H" p! t2 f) l( [- l, J酒席的菜式
4 V# y( [: t6 h% T) ^酒席盛器二三事
6 n5 A: @0 U. t% Y千杯划拳吃酒席
1 H: Q2 {: W7 f, z2 C. n( Y# z入座规矩趣谭
( K, k* K( R7 Y: v山珍海味话珍馐
1 E: c! K. A7 Z, C谈鲍鱼
: W: ]1 S: f/ Z# x肥润鲜香吃海参% F2 i5 g6 C6 u
闲话鱼翅) [% f1 S7 o2 W( S3 N
鱼肚和鱼唇, N% T4 j" V: H* i
谈燕窝
  ~9 f8 [. {1 j; F* A谈山产
# |5 S1 \# W% q6 U& I7 f秋风起兮蛇肉肥
1 f6 H+ }  z/ h) e2 z( n+ j中国菜的分布及其风味
5 e# U" N3 @: j# l北方菜
) A' F* M% c. |上海、宁波菜
) A7 }7 L) b7 y5 G2 [# k扬州菜; o9 I% s& a% @$ J, D* F& ^* @4 U; ^
苏州菜
# o# z5 @: \' j8 \6 p9 y# }无锡菜/ L5 d6 ]3 D0 R) l5 ?! {
杭州菜
0 b3 K1 s$ n* Q5 T安徽菜6 I# z* m7 l/ x% ]
湖北菜
3 [* Q, h4 M* s2 S  r! s1 l湖南菜; [8 S8 g* A' I% [& C  e
四川菜; x$ B# p. T: J( O0 w7 G3 D( v
福州菜
1 H- a& @9 q% M. S广东菜
4 w/ p; o' `" i6 V贵州菜
8 {& U) I' C( f云南菜
4 C5 Y* f% d' _2 r大江南北谈吃鱼
5 D  Y) q# h1 X1 C' X5 c7 |广东的鱼生粥% C, x; q0 o4 c" k! E- O& |; Z  U
……4 l! q7 S% E; N6 M

3 {  _( F2 P! K" M+ ?[ 本帖最后由 叮咚 于 2009-9-24 19:40 编辑 ]

中国吃的故事.part1.rar

1.91 MB, 下载次数: 17

中国吃的故事.part2.rar

1.81 MB, 下载次数: 1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