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书名: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3 F* ]! _1 ?! ]; f. H. x# g
作者:陈文忠
! k0 k8 t' x& x9 o, S, ^3 Y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年
( _4 B7 O) ]- G% b+ t4 U格式:PDF扫描版5 D/ U. K' A" _: {
. x3 t. V9 X- H) {8 g+ G" F
# f. e# t7 w7 \
) \- C5 o/ {" s- G& ?! E- Q7 P: v
简 介
- u0 M( @& C$ i y& G
1 { T5 M- P' P; f# Z 本书是作者有关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论文的选集。全书按内容分为三编。前两编集中探讨文学美学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共有四个重心:一是文学意义和文学美的探讨;二是文学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类型体系的探索;三是文学人物审美特征和研究方法的反思;四是诗歌意境多元形态即哲理诗的智慧形态和抒情诗的意境体系的研究。第三编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专论,论题可分三个层次:阐述了接受史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提供了一组接受史研究的经典个案;对前20年我国接受史研究的成绩和问题作了回顾思考。本书作者是我国文学接受史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诸文建立了文学接受史研究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对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的接受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关文学意义、文学史类型、文学人物和诗歌意境等问题的见解,也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书对文学教师、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者以及文艺爱好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 _7 m5 ?5 l9 \- }; k作者简介
) ~/ p5 I o) X4 [7 e, z9 W0 U& r3 K" }" W 陈文忠,1952年11月生,上海人。197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其间曾赴复旦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访学。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1985年迄今,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为上海辞书出版社等4部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撰文40余篇。著有《中国古代诗歌接受史研究》(1998)、《古代十大文学家》(1998)、《美学领域中的中国学人》(2001)、《艺术与人生》(2005);主编教材《文学理论》(初版2002、修订版2007)。1995年评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997年评为安徽省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7年评为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 . q% {# r; N& q# \9 z/ N, _
+ O. Q$ A8 I' E$ U9 L E1 z6 Z目 录* t0 O0 x1 j! S/ v
' u! \# E! ~# ]' F% C) u( b
自序" t. \- q8 v9 E$ D
第一编 文学美学与文学史论2 O: p M$ `- D; g e
论文学意义——“意义整体”的动态生成和历史累积* Q" |( y3 m8 B
论汉语文学的美
5 N: F3 S- N2 f0 m* N含蓄美探源
" R: v) m0 M7 i/ |: w论富于孕育性的顷刻——绘画情境·叙事艺术·抒情意境
0 N% `, d/ J/ g. E: r: ^! I/ X艺术铺张的魅力& E% D9 r7 A( L1 d; k
论文学艺术的进步
) ], ^$ ?- w* y9 `, ` x( I( l文学史体系的三元结构与多维形态
+ n) T, s1 u# v0 r$ ]( ]论泰纳的艺术哲学
- c) `9 D& L" i( ^第二编 文学人物与诗歌意境% X3 e" ^1 {/ M6 i2 P: ?, P
文学人物的心灵世界——兼论小说在影视时代的审美优势
+ L" K# ~9 v7 X e Q文学人物心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y, C3 T9 |8 V) d2 z论文学人物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浪漫派人物批评在中国
9 I, g- b" [0 j) z4 Q- g7 z4 e人像展览:短篇小说的第三种结构
3 Z' G$ y" @2 J! {& A论古代哲理诗的智慧形态) e( x( k$ B/ q" n
论理趣——古代哲理诗的审美特征
5 T8 n6 q: F% }( f王国维意境形态论与诗学思维的现代转型
( f0 J5 p& l; e. _第三编 接受史与经典细读
. z" j0 R0 U. W# e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 m# v; E3 Y Z
诗歌接受史与古典诗学研究5 C9 d; E, U. ~/ b2 c
接受史视野中的经典细读5 v- @$ m' P: ^% v
“长篇之圣”的经典化进程——《孔雀东南飞》1800年接受史考察
: i/ e; U2 ^) e' H, K阐释史与古代风格批评——《饮酒·其五》接受史研究5 e# w' N, M" V7 a) _: |) {% g
一曲如梦令 千载有知音——李清照《如梦令》阐释史研究
( U( @- v. Y, i* A9 j0 \$ \' F& V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0 i* A: _) C+ _( Z0 V: N3 N/ |, b
$ m3 Y9 k: W s, i5 P
[ 本帖最后由 叮咚 于 2009-7-8 13:15 编辑 ] |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1.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2.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3.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4.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5.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6.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7.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8.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09.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10.rar
1.91 MB, 下载次数: 3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11.rar
1.91 MB, 下载次数: 2
-
-
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part12.rar
756.66 KB, 下载次数: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