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风力发电大都是大唐的,个人怀疑有盲目扩张、抢占电力市场之嫌。回想前两年各个发电公司为了抢地盘,大肆兴建火电,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建最多的电厂,于是压缩投资,减少环保投入,“国内最早的一套的一套湿法脱硫系统2×125MW花了4.9亿,而现在2×600MW的机组有的只用了1.4亿,不可否认技术在进步,但是设备的质量,装置的可靠性打了大大的问号”这是我一位长期从事脱硫性能测试的同事的体会,很好的反映了现状。一个地区,环境容量、电力需求是一定的,不管怎样,我先把钉子砸上,这个地盘就是我的,以后谁都别想取代,以后我再慢慢改造嘛!--投资者是这么想的;谁花的钱少,建的快,我的建设成本越低就越得到领导肯定,投产以后一移交,就上调总公司了,剩下的问题留给接班人,那就是他的技改项目成本了!--建设者是这么想的。国家环保政策一旦严格,加大处罚力度,于是就出现了现在环保设施各种疑难杂症显现出来、无法达到设计效果,也许本来设计效果就不足,投运率低或干脆不可用,于是乎,技改又技改,技改费用都快要能重建一套新的了,资源极大浪费,同时环境保护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乐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近几年政策严格,意识加强,我们核查工作完善,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污染企业的态度也是逐渐转变为积极响应,这也是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o$ i1 U3 `6 x R7 l
上面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这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有火电发展的教训,希望风电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