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8250|回复: 30
收起左侧

[讨论] 力士乐和萨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1 16: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同样是负载敏感,哪家做得更好一些呢?
发表于 2009-5-24 02: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当然是力士乐了 就说基本参数巴 萨/奥的流量和压力上就逊与力士乐,还有就是性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0: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但是力士乐供货周期太长了。。。。。% k# g$ N& H& o; C. i
有没有质量又好  o5 r% e6 G* Y2 E
供货周期又不是那么长的
发表于 2009-7-27 10: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如果你只要泵和马达的话  还可以有其他的选项  比如 林德 、SAM等
发表于 2010-4-5 09: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楼主指的是中压负荷传感吧!  Sauer的45中压开式比起力士乐要脆弱许多!  至于阀Sauer就还更不能比了!   但是如果要指高压负荷传系统就只有力士乐跟林德比了! Parker的P2/3泵还行,但其阀只有阀前补尝的LS,所以比起来无意义,明显差了一个数量级!
发表于 2010-4-8 1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萨澳在闭式比较有优势的
发表于 2010-4-9 13: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萨澳是力士乐世界范围内的最大竞争对手,这两个品牌是液压行业的number1和number2,各有各的优势和不理想之处,就开式系统而言,萨澳的流量和压力稍逊于力士乐,但是压力也可以达300多公斤,如果通过串泵,流量也就很大了;5 n6 d4 W& l  U1 C4 y7 n+ i
但是萨澳是闭式系统的鼻祖,闭式要优于力士乐,我比较了解的是萨澳的90系列泵上的多功能阀,力士乐就没有。
7 e2 S+ F& c- L1 k5 Z8 Z如果把质量和交货期综合考虑的话,还是选择萨澳较好,因为产品要想占领市场,速度快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发表于 2010-4-9 13: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闭式泵还是林德的好,萨澳的闭式泵 液压零点老是漂移。所以造成安装萨澳泵的摊铺机 整机漂移  很酷的
发表于 2010-4-9 13: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闭式泵还是林德的好,萨澳的闭式泵 液压零点老是漂移。所以造成安装萨澳泵的摊铺机 整机漂移  很酷的
发表于 2010-4-9 23: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力士乐看到7楼的,要笑了! 在这里给7楼说一件一件事,当给你扫扫芒! 8 r0 V, I9 J8 f: j; g
    Sauer 的产品只有闭式,且质量又不如Linde,Rexroth,Denision.   闭式泵的做得早的还是Denision。
; `: E$ C- [* m5 z' Z0 s$ X楼主介绍开式泵的用法显得有点外行了,开式系统应用比闭式系统大得大!
% y" x8 f3 g9 I% o' s- l6 Y    听过挖机用闭式系统吗?挖机系统压力会只到300bar吗? 对这种最复杂的开式系统,最恶劣的工况,你认为Sauer的泵能用过半年吗? 挖机这块的高压市场, 每年至少5万台套的挖机系统都被川崎拿走了,只靠挖机川崎跟力士乐一样大了!  但力士乐最大竟争对手是Parker, Parker全球最好分销商网络及管理方式!Sauer 08 年在中国不过做了不到7亿人民币!  这能是最大对手吗?  力士乐能不笑吗?
发表于 2010-4-12 09: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不要刻意去攻击某一品牌,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试问世界上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吗?
  H, }& ]. U  G+ q  F* a3 `另外,十楼不要光笑别人,你怎么敢肯定萨澳没有开式系统,萨澳45系列的泵不就是开式系统吗?用在钻机上的很多地方要开式系统,萨澳的项目就做了。
, b1 h4 l+ [7 e1 }0 @0 q; p0 [挖机当然是开式系统了,因为他必须要用开式系统,因为他的工作系统是液压缸啊,液压缸最好用开式系统。如果工作系统是马达,当然是闭式系统好了,因为它的换向不用换向阀,直接控制泵斜盘就可换向,如果你是搞技术的,你就应该知道液压能经过阀的能量损失是很大的,那么不用阀不就减少能量损失了吗?效率不就高了吗?: T7 [* m! i* W) f$ n
小日本的东西什么都好吗?他不过是某些东西好而已,他就挖掘机用的多,小日本的东西最大的优势还是便宜,要说质量,还是欧美第一,美国第二吧!小日本的汽车前段时间不是招回了很多吗?
发表于 2010-4-13 15: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哈哈,11楼说的好啊。
0 J& i# P9 O% [& r1 j据我所知,据我所知,咱们工程机械的老大徐工、厦工、三一都用了很久的sauer产品了吧
发表于 2010-4-20 11: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都好,就是国内还没这么NB的企业。。。。
发表于 2010-5-29 15: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笑10楼0 s& p( K1 L; f1 W
自己查查45系列是不是开式
发表于 2010-5-30 2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这真的让人很晕了! 听楼上这么一下,45系统是闭式泵? ??  这个真的相当神奇!
发表于 2010-6-8 2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力士乐看到7楼的,要笑了! 在这里给7楼说一件一件事,当给你扫扫芒! 7 P# P, `* {. l" V1 ^/ T# b8 C
    Sauer 的产品只有闭式,且质量又不如Linde,Rexroth,Denision.   闭式泵的做得早的还是Denision。. g: i4 w7 A* s
楼主介绍开式泵的用法显得有点外行了, ...* K0 U- o* R7 z3 c
hkjdtz 发表于 2010-4-9 23:23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纠正一下啊,萨奥也有开式泵与马达的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10-6-9 2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泸州
从我接触的来说,力士乐肯定比萨奥好得多
发表于 2010-6-29 16: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不要攻击10F,他大多数观点都是正确的。Sauer产品在很多方面确实不如RR结实的。
发表于 2010-7-16 09: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萨澳的H1P,H1B,在性能上是优于力士乐的同类型产品的,尤其是在效率上,能有几个百分点的优势,卡特比勒最近从萨澳拿了很大的H1P,H1B的单子
发表于 2010-7-20 0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本帖最后由 hkjdtz 于 2010-7-20 00:40 编辑
0 k/ v; q5 [3 N7 h, k1 K
$ P" ^0 {+ _8 y, Q' k呵呵!楼上牛吹大了!效率能传几个百分点?做梦! 我可以肯定告诉你,是低好几个百分点!' ?+ B4 F5 m: b/ i$ c3 x/ f
要做这试非常简单! 把泵AB口堵死,然后加电流,要到350bar,Sauer至少加到13%以上,
5 u& F5 k0 d' y& i1 i+ [你再试试力士乐的,不到加到10%!  你如果试林德会惊叹!  小心牛皮别吹破了!经不起考验的! 价格才是真的!
发表于 2010-9-7 15: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呵呵,你做的实验是验证容积效率的吧,如果在排量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各自的泵配各自的马达,比较这个系统的总效率,你可以再试一试。
发表于 2010-9-24 2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各有特色,关键看设计匹配是否合适!
发表于 2010-10-2 16: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来说去都是外国人挣钱。萨奥的东西价格也不便宜,闭式泵还可以,货期短些。但是产品比较单一,做整个系统的时候有些东西就选不出来了。而且电比例控制的闭式泵确实有零点漂移的问题,不过通过一些手段是可以调试好的,这个我们也有应用成功的经验了。开式泵看场合,如果对中压系统是可以用的。不过在工业和海事的应用上萨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力士乐是目前产品系列最全的液压元件和系统供应商了。对于一些自己的系统都不能吃透的厂家用力士乐无疑是很省心的。不过由于产品涉及的行业太多,力士乐产品的货期很少有好的时候,价格上根据你的采购量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地方可能比国产的元件还要便宜些。林德是目前在泵上可以替代力士乐的不错的选择。产品质量稳定,特别是不用通过北京的那个大代理直接从厦门林德拿到的价格和货期都不错。不过悲剧的是林德的全球和伊顿战略合作,中国区的销售都归了伊顿,估计从此以后就费了。伊顿公司的管理是在是………… 还有派克,用他们的东西只有一点不要指望他们的应用能帮助你弄清楚什么,因为说不定还没有等到他们了解某个元件的时候这个元件的生产厂又被派克买掉了。
发表于 2010-12-20 15: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楼上对业内行情很了解啊,我是去看bauma展才知道林德和伊顿战略合作的。
发表于 2010-12-21 18: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对于林德和伊顿的合作,应该是林德总公司在以往对于中国市场的错误判断!林德只对于保留了大客户的销售!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