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3天前
查看: 1768|回复: 2
收起左侧

[讨论] 装载机行业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9 1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徐工、柳工、常林、厦工、龙工,还有哪些?: Q" k5 v3 j+ a0 w8 v5 R  m( V7 P
还有转载机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希望大家对以上企业和行业发展方向做出积极的讨论。
* v* o! x3 k( v' H1 C+ |
4 u7 H* l3 o% |( l[ 本帖最后由 stephly 于 2009-3-30 22:33 编辑 ]

装载机行业情况.rar

18.67 KB, 下载次数: 11

装载机介绍.rar

78.52 KB, 下载次数: 11

现状与趋势.rar

112.57 KB, 下载次数: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5: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中国装载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装载机制造企业已增加至20多家,初步形成了中国装载机行业。现在中国轮式装载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已经成了世界上装载机产销大国。
  T; R# ^$ }" _* q9 O  o  2006年中国装载机行业全行业总销售量为129,793台,比2005年的112,527台,增长了15.3%,净增了17266台,其净增量超过了中国装载机行业“八五”以前任何一年的总销售量,可以说2006年中国装载机行业又是一个红红火火的丰收年。& f5 ~! E, r( {/ l/ V% a
  2007年1-11月,装载机26家主要企业累计销量为143794 台,同比(109397 台)增加34397 台,增幅为31.4%;累计出口为8606 台,占累计销量的6.0%,同比(3234 台)增加5372 台,增幅达166.1%。2008年,我国装载机行业增速不减,1-7月,全国装载机累计销量为12.0449万台,同比增幅达30.5%。
: o9 l5 `, n5 U0 ]  中国装载机工业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行业进入门槛极低,价格恶性竞争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低下,营销理念缺失,市场难以拓展,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差,此外,产品及组织结构老化以及服务升级增加的成本难以消化等因素严重等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1 P) M3 Y- C/ ~& O* R2 Q
  因此,中国装载机企业必须抓住新的发展形势,在产品研发上体现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继续加强行业以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和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研开发体系建设,打造价值链营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5: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2008年装载机行业分析
5 p3 ]2 |. J3 U" f& B0 O1 h* N4 p 6 P& g0 j5 i  ], l) z. R* L
2009-3-26 23:07:00 来源:中国报告咨询网 
1 J: W; H7 s/ X4 k柳工1614台,同比下降35%;龙工1396台,同比下降37%;厦工1052台,同比下降42%。这是位居装载机行业前三位的企业10月份的销售数据,而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装载机总销量为8189台,同比下降了34%。
5 _, X- U2 [; b0 G# h6 U# ~  H$ j/ g& f) w& U
  装载机,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目前90%左右的市场份额被国内本土品牌企业所占领,并在国际市场占据主流地位。
. p) p& k7 U/ ^9 d' i9 C, A" L3 h; V  h, u
  柳工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谭天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死掉的企业,没有死掉的行业。”这句话充分展示了即使是行业排头兵企业也存在着深重的危机感。不过他也非常敏锐地指出,此时不是与过去辉煌时期比较的时刻,这时更应该关注的是企业仍能占据多少市场份额,与同行相比情况如何。
5 n+ I1 h+ v, N% x6 s0 h* k2 ^+ L+ N! p7 l! ]: g# n* k
  企业压力有多大 2 J6 h# d  L' A8 U( Q$ M8 Y

# P) E" T/ I/ w& N7 t  近两年来,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到今年年中达到最高峰。对于装载机这种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的产品来说,以前形成的心理定式是,企业需要的原材料一定要提前相当长一段时间购买,才能有备无患。然而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市场不明朗,企业现在已不再贸然进货。但之前购买的钢材如何尽快消化已然成为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某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如果有足够的市场,这些存货一两个月内就可以被消化掉。但目前,这些存货却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极大压缩。
0 r  q7 m6 O1 ]& m; E" b/ v5 H" P' x7 e+ {, k: a( N5 Q4 E  v+ A. U
  对此,一些企业不得不缩减生产计划,消化存货。据了解,目前,装载机行业内多家企业都大幅压缩了生产规模,甚至有企业开工率不足产能的10%。不少企业被迫放假,以此来缓解企业巨大的经济压力。 - j# T8 b. D- ?
' Y7 o2 N6 D: Z  z
  装载机行业曾经在2000年左右大打价格战,此次市场出现压力,产品价格是否下调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好几家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产品价格不会下调。企业目前压力已经非常大,如果下调产品价格,引起无序竞争,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从中受益,对于行业发展来说也是巨大的危害。 8 j- w6 f3 O) y. t9 H/ `* H+ C; x: X

1 I* L0 `; h- v  市场好转待何时 6 Z6 f% t2 H0 O9 h# L) e/ x

; y- _4 P7 Q" D+ `/ K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运分会副秘书长茆洪连介绍,去年我国装载机的销量为15.94万台,今年截至10月份的销量已达到14.9万台,预计今年全年销量超过去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后几个月销量的下滑确实非常明显。
2 k6 ^  w% L, A) B9 b2 [. ]0 s' a' F1 X/ c" ^
  去年的后4个月共销售装载机超过5.4万台,而今年9、10两个月加起来还不到1.9万台,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后两个月实现3.5万台的销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 T6 Z( F4 K9 v" v  Y
# U9 n  k" S0 c/ y0 h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工程大量停工、延期的现象。即使是一些购买力较强的石油出口国也是如此。这对于已经占据世界装载机市场主导地位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严重的打击。 : J- T. q) Q" c
$ M0 C" @8 E2 A, l) t
  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及全球范围内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国外经销商和用户的购买能力缩水,许多原本便宜的产品,一下子成为市场上的高价货,也使得我国企业的出口利润大幅下滑,产品的竞争力严重受挫。我国一些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存货给企业造成的压力比国内要大许多。 # g; K: y1 A: S: A; N2 n& c/ t# h
# p( s7 q3 L+ a9 T* i' o+ J
  目前国内市场的形势也并不明朗。茆洪连说,明年市场如何现在还难以下结论,现在正是考验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时候,4万亿元的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并迅速发挥作用,将直接关系到许多企业生存现状能否好转。
* M7 Y, P3 W* a# u* t0 d
- d2 n, A. k9 x3 B# e: a9 U* c  茆洪连表示,明年全行业的装载机销量很难保证不会出现下滑。但有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他还是对明年的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 w& w7 a0 |# R( f- [- v' Q
5 Q% e. q% w. w+ a: {9 n8 Q
  另据了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已经意识到装备制造业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目前正在广泛搜集意见,想必很快将有相关政策出台,保障行业的快速发展。装载机行业及企业也将充分受益。
, `2 s5 }1 T* ~4 e( r& k' Q% i3 s1 i8 F) i  u
  走出困境路漫漫 ' B# B% V1 H  b8 g  V* M
$ s. X1 {# |4 I1 `% O$ `( n! W- f6 m
  根据从企业了解的情况来看,扩大内需,拉动市场需求,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采用国产设备;扶持企业产品的出口;通过金融手段保障企业的资金流动等是企业普遍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帮助。
  s9 l$ x, X& F+ g. W, y
8 t: X, |* q2 U+ f2 n% V# Z1 i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采用国产设备,这再次关系到采购国产设备优先权的问题。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方面,我国产品仍与国外先进产品存在差距。但我国装载机行业相对来说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世界市场上都已站稳脚跟,国产产品已经得到市场认可,相对来说阻碍较小,即便如此,仍需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 X  R1 J, K: @5 K; O4 U5 l" S) c& d; k  R" u& \
  支持企业产品出口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不仅局限在个别企业,也包括整个装载机行业的出口情况。政策优惠、出口退税率是否提高、援外项目重点采购等都是企业希望政府予以进一步关注的。
$ [9 }3 z& C. w' W& T. z  M& h4 ^, i) O' m" v9 a' {' ^  Y/ F2 b
  较高的生产成本加上萎缩的市场等因素,使得企业的资金压力也非常明显。如何实现资金迅速有效的回笼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出现资金流动问题的不仅仅是主机厂,原材料和配套件企业、代理商和用户也出现了这个问题,这需要政府统筹规划,才能顺利运转。
5 L! T( w# ?& U$ P* A
2 k& h( v: ?. R2 S, _- @  同时,装载机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将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2007年,我国装载机企业共销售各类产品近16万台,但单是柳工、龙工、厦工3家企业的产能就能达到8万台以上。据预测,我国装载机行业的总产能至少在20万台以上。而且,不少企业都在或多或少扩大自己的产能,还有一些企业陆续进军该行业,这些都将使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严峻。 / j+ u7 u3 t3 {9 v. f6 X

% q6 o0 m8 H/ p' p  如何实现产品的进一步升级是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生存的重要保障。卡特彼勒的装载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产品性能确也得到市场检验,所以该产品一直颇有市场。装载机这个曾经也被冠之以量取胜的行业,在面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必须通过技术革新、产品升级来实现企业的发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