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362|回复: 6
收起左侧

[分享] 如何进行精密注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5 09: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如何进行精密注塑
9 m; y% Z4 p/ B
  L4 U' W3 o6 H塑料电子零部件大都采用注射成型,由于这些塑料件本身具有较高的设计精度,使用特殊的工程塑料加工,对这些塑料件不能采用常规的注射成型,而必须采用精密注射成型工艺技术。为了保证这些精密塑料件的性能、质量与可靠性及长期使用的稳定性,注射成型出质量较高、符合产品设计要求的塑料制品,必须对塑料材料、注塑设备与模具设计及注塑工艺以及注塑现场管理进行完善。 我们通常说的精密注塑成型是指注塑制品的外型精度应满足严格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进行精密注塑必须有许多相关的条件,而最本质的是塑料材料、注塑模具、注塑工艺和注塑设备这四项基本因素。设计塑料制品时,应首先选定工程塑料材料,而能进行精密注塑的工程塑料又必须选用那些力学性能高、尺寸稳定、抗蠕变性能好、耐环境应力开裂的材料。其次应根据所选择的塑料材料、成品尺寸精度、件重、质量要求以及预想的模具结构选用适用的注塑机。在加工过程中,影响精密注塑制品的因素主要来自模具的温度、注塑工艺控制,以及生产现场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幅度及后天产品退火处理等方面。 就精密注塑而言,模具是用以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精密塑料制品的关键之一,精密注塑用的模具应切实符合制品尺寸、精度及形状的要求,模具材料应严格选取。但即使模具的精度、尺寸一致,其模塑的塑料制品之实际尺寸也会因收缩量差异而不一致。因此,有效地控制塑料制品的收缩率在精密注塑技术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注塑模具设计得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塑料制品的收缩率,由于模具型腔尺寸是由塑料制品尺寸加上所估算的收缩率求得的,而收缩率则是由塑料生产厂家或工程塑料手册推荐的一个范围内的数值,它不仅与模具的浇口形式、浇口位置与分布有关,而且与工程塑料的结晶取向性(各向异性)、塑料制品的形状、尺寸、到浇口的距离及位置有关,同时和模具冷却分布系统紧密相关。影响塑料收缩率的主要有热收缩、相变收缩、取向收缩、压缩收缩与弹性回复等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与精密注塑制品的成型条件或操作条件有关。因此,在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与注塑条件的关系及其表观因素,如注塑压力与模腔压力及充模速度、注射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模具结构及浇口形式与分布,以及浇口截面积、制品壁厚、塑料材料中增强填料的含量、塑料材料的结晶度与取向性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因素的影响也因塑料材料不同、其它成型条件如温度、湿度、继续结晶化、成型后的内应力、注塑机的变化而不同。 由于注塑过程是把塑料从固态(粉料或粒料)向液态(熔体)又向固态(制品)转变的过程。从粒料到熔体,再由熔体到制品,中间要经过温度场、应力场、流场以及密度场等的作用,在这些场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的塑料(热固性或热塑性、结晶性或非结晶性、增强型或非增强型等)具有不同的聚合物结构形态和流变性能。凡是影响到上述"场"的因素必将会影响到塑料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尺寸、形状、精度与外观质量。这样,工艺因素与聚合物的性能、结构形态和塑料制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会通过塑料制品表现出来。分析清楚这些内在的联系,对合理地拟定注塑加工工艺、合理地设计并按图纸制造模具、乃至合理选择注塑加工设备都有重要意义。精密注塑与普通注塑在注塑压力和注射速率上也有区别,精密注塑常采用高压或超高压注射、高速注射以获得较小的成型收缩率。1 |) m# M+ `; h+ v! N
    综合上述各种原因,设计精密注塑模具时除考虑一般模具的设计要素外,还须考虑以下几点:①采用适当的模具尺寸公差;②防止产生成型收缩率误差;③防止发生注塑变形;④防止发生脱模变形;⑤使模具制造误差降至最小;⑥防止模具精度的误差;⑦保持模具精度。 收缩率会因注塑压力而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单型腔模具,型腔内的模腔压力应尽量一致;至于多型腔模具,型腔之间的模腔压力应相差很小。在单型腔多浇口或多型腔多浇口的情况下,必须以相同的注塑压力注射,使型腔压力一致。为此,必须确保使浇口位置均衡。为了使型腔内的模腔压力一致,最好使浇口入口处的压力保持一致。浇口处压力的均衡与流道中的流动阻力有关。所以,在浇口压力达到均衡之前,应先使流通均衡。 由于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对实际收缩率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精密注塑模具型腔时,为了便于确定成型条件,必须注意型腔的排列。因为熔融塑料把热量带入模具,而模具的温度梯度分布一般是围绕在型腔的周围,呈以主流道为中心的同心圆形状。 因此,流道均衡、型腔排列和以主流道为中心的同心圆状排列等设计措施,对减小各型腔之间的收缩率误差、扩大成型条件的允许范围以及降低成本都是必要的。精密注塑模具的型腔排列方式应满足流道均衡和以主流道为中心排列两方面的要求,且必须采用以主流道为对称线的型腔排列方式,否则会造成各型腔的收缩率差异。 由于模具温度对成型收缩率的影响很大,同时也直接影响注塑制品的力学性能,还会引起制品表面发花等各种成型缺陷,因此必须使摸具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而且还要使模具温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多型腔模具的各型腔之间的温差也不得发生变化。为此,在模具设计中必须采取对模具加热或冷却的温度控制措施,且为了使模具各型腔间的温差尽量缩小,必须注意温控-冷却回路的设计。在型腔、型芯温控回路中,主要有串联冷却与并联冷却两种连接方式。 从热交换效率来看,冷却水的流动应呈紊流。但是在并联冷却回路中,成为分流的一条回路中的流量比在串联冷却回路中的流量小,这样可能会形成层流,而且实际进入每条回路中的流量也不一定相同。由于进入各回路的冷却水温度相同,各型腔的温度也应相同,但实际上因各回路中的流量不同,且每条回路的冷却能力也不相同,致使各模腔的温度也不可能一致。采用串联冷却回路的缺点是冷却水的流动阻力大,最前面的型腔入口处的冷却水温度同最后型腔入口处的冷却水温度有明显的差别。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差因流量的大小而变化。对于加工.塑料件的小型精密注塑模具而言,一般从降低模具成本考虑,采用串联冷却回路较适宜。如果所使用的模温调节控制仪(机)的性能能在2℃内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则各型腔的温差最大也可保持在2℃范围内。 模具型腔和型芯应有各自的冷却水回路系统。在冷却回路的设计上,由于从型腔和型芯上所摄取的热量不同,回路结构的热阻力也不一样,型腔与型芯入口处的水温会产生很大的温差。若采用同一系统,冷却回路设计也较困难。一般.塑料件用的小型注塑模具型芯都很小,采用冷却水系统有很大的困难。如有可能,可以采用被青铜材料制造型芯,对实心铍青铜型芯则可采用插入式冷却的方法。另外,在对注塑制品采取防止翘曲的对策时,也希望型腔与型芯之间保持一定的温差。因此设汁型腔与型芯的冷却回路时应能分别进行温度的调节和控制。为了保持在注塑压力、锁模力下的模具精度,设计模具结构时必须考虑对型腔零件进行磨削、研磨和抛光等加工的可行性。尽管型腔、型芯的加工已经达到高精度的要求,而且收缩率也同所预计的一样,但由于成型时的中心偏移,其所成型的制品内侧、外侧的相关尺寸都很难达到塑料零部件的设计要求。为了保持动、定模型腔在分型面上的尺寸精度,除了设置常规模具所常用的导柱、导套定中心外,还必须加装锥形定位销或楔形块等定位以确保定位精度准确、可靠。 精密注塑技术是塑料零部件的主要和关键生产技术,而精密注塑模具的设计是这项生产技术的主要部分,合理地设计精密注塑模具是获得精密制品的基础和必要前提。通过合理地确定模具的尺寸与公差、采取防止注塑制品产生收缩率误差、注塑变形、脱模变形、溢边等,以及确保模具精度等技术措施,并采用正确的精密注塑工艺、适用的工程塑料材料和精密的注塑设备,使之达到最佳的匹配!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模具设计术语

模具设计上部分行话、术语
$ S& f5 ^2 K9 T5 a4 a( [5 n
7 `" o6 {2 i1 z) a% l: N4 u! X: Q% a6 w1 h. D" m4 ]! v

* V$ o+ B  x; V7 p1 m' R- f0 U4 a. |1 f' y
: F; h5 @" X  n0 H, X
" _* z8 ]2 Q$ n8 [# m

5 X  F; [+ Y9 \1 ^' X  L行位 >滑块% Z) V5 ^! b' K  i; ^$ ~1 Q- @
司筒 >套筒
. d: P3 k0 Q) X5 j, m入子 >镶件(INSERT)入子为台灣叫法
- Q6 s8 L* ^% K4 T斜顶 >斜顶块或斜顶杆6 e* A& ^# f$ {, n$ @5 H
KO孔 > 顶棍孔  g" |- B- p, ^( K
司筒针 > 套筒针
# _) r) F* l; {6 J( ^/ Y撑头 > 支撑柱(防止B板变形的)6 t+ A3 H* u6 b4 z$ X2 a' A
铲鸡 >行位锁紧块
" r! Z! J, j* [) q治具 > 工具  G2 A# y4 F7 V3 _# v
喉咀 > 水管头! i7 e, j9 q: |9 K( e
行位波仔 >滑块斜器# U. b; u# O4 y( O
中托司 >浇口衬套+ O# W5 X* |, O$ d
水口板 >流道板 / O( z+ n0 r; \9 ]* d
细水口板 >分流道板
# ]; Y4 p6 i+ F勾针 >拉料杆$ b! u. w1 _- S* ]. J% W
B板 >动模板3 t0 I% I" |% Q" g* u! F
A板 >定模板
: ]# b- Z; z4 l( w* p# Z9 D产品的夹线 >分型线
' s! q1 \5 [; I! O" T( P! l* i运水 >冷却水道
6 C4 k0 J8 ~+ _  }" x9 a回针 >复位顶针7 V( P2 E0 ?+ E$ J% \' [, z2 o
隔热板 >热流道模上用的
7 O5 E" u* H* K8 W: @; D撬模位 >用来公开AB板的
9 ~# K1 e; J3 e. }* Q+ N5 `; C0 ^码模坑 >注射时固定上下模的5 d- Q/ [, h0 [4 {" M: U
通框 >把框开成通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9: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注塑模具

第三章    塑     件+ B+ q- o1 V, z( U; f0 k
一﹑塑件的基本内容0 ?1 k! ?  P0 n. x$ w& P% e( a
  1.立体空间内容﹐几何结构﹐尺寸及精度。# v" Y( ^! ~7 D; f; q& s
  2.塑件表面的内容﹑标记﹑符号﹑文字﹑表面图案﹑图形﹑粗糙度。3 I- e3 y7 @% u8 ]3 f7 V
  3.静态﹑动态性能﹐机械﹑物理﹑化学等性能。
8 S- e$ C! s. f; t4 N  4.环境﹑人机工程。9 W2 B" Z/ P3 J
  5.塑料的选择。+ R( m  F: [" _, w; X. R
  6.成本﹑价格。
: f1 A( B  `0 a  {2 v! V  7.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实现的可行性﹐经济性等。
2 v! R! w9 W& n$ @, p' F: U二﹑几何结构及尺寸精度5 R' p- ^' R6 ^& g
  1.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设计。
1 o/ G* p9 ]% i- V7 F+ ?. O: o1-1.形状﹕塑件的形状应尽可能保证有利于成型原则。# S8 ?0 u$ [! t7 u) D
   1-2.脱模斜度﹕由于塑件冷却后产生收缩﹐会使塑件紧紧包住模具型6 O$ r; Y+ c" Y0 [, V
       芯和型腔中的凸起部分(主要包模仁)﹐为了便于取出塑件﹐防止
# S, I% w5 P- M/ Z) v* U4 M3 Q# E脱模时撞伤或擦伤塑件﹐设计塑件时﹐其内外表面沿脱模方向均应具有足够的脱模斜度。
: g' V6 Z. w6 l# d& H/ D" `$ n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 K* M' X+ d  c0 T
     a.压缩成型较大的塑件时﹐要求内表面的脱模斜度大于外表面的脱
* ~* Z' e. a; @/ J& V. u       模斜度。
6 i; Q' R3 J3 a4 C     b.常用脱模斜度值为1°~1.5°﹐也可小到0.5°。1 z: l! Z5 x! u& y1 @6 X# f
     c.对于高度不大的塑件﹐可不取脱模斜度。
( Q. q/ s5 ]$ {$ z   1-3.壁厚﹕塑件的壁厚与使用要求及工艺要求有关。
5 I# w' ~. G9 U- `) e0 n     a.在塑模成型上﹐壁厚过小﹐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阴力较大。
9 d2 b- `8 `' w% C) c* ~0 ?     b.壁厚过大﹐会造成用料过多﹐增加成本﹐且会给成型工艺带来困  
- Z, M6 S% J: m7 F3 x- c) H       难。在塑件上还会产生气泡﹐缩孔﹑凹痕﹑翘曲等﹐影响产品外/ d' \5 ?' _8 U5 H9 q" N  _4 i
       观。2 D6 v; R6 x( A6 m
     c.在成型工艺上还要求塑件各部位的壁厚尽可能均匀。
0 `4 }0 w: C  N! R; ^   1-4.加强筋﹕它是塑件中经常会用到的增加塑件强度的办法﹐其优点﹕
: b: l! c. I5 ^/ |2 s$ y' Fa. 使塑件壁厚均匀﹐即节约了材料﹐又提高了强度﹐还可避免塑  
: B0 d" A9 v# k# r+ W+ i3 }2 R件中外观缺陷。
" X+ z9 M& L& d' |1 v, p+ F    b.增加塑件的刚性。
" t7 ?# ~0 j8 ]1 a    c.沿料流方向的加强筋还能降低塑料的充模阴力。
4 r$ K- s) S3 ^. @加强筋的设计要求﹕
5 z' ?+ \3 T, ^, ca. 为了增强塑件的强度及刚性﹐加强筋应设计得矮一些﹐多一些
% _/ i) ?7 v2 z6 ^% C$ T" o为好。
' m( _' A6 G- ?+ {& E4 I  O. e  z     b.加强筋之间的中心距应大于两倍的壁厚。
$ h% _% j3 l7 r' l5 R     c.对于薄壁塑件﹐也可将其设计成球面或拱曲面形状。( P+ V6 b0 F! c% Y' f
1-5.支承面﹕以塑件的整个底面作为支承面是不合理的。通常利用的, u+ A) [1 z: n6 q  s! Y. ?
    是边框支承或底脚支承。
7 K, ^" |, `1 v/ T# @+ j+ [1-6.圆角﹕塑件上除了使用上要求必须采用尖角之外﹐其余所有转角( P6 A& S1 O2 [" v- g5 y+ t
处均应采用圆弧过渡﹐因为尖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塑件强
6 c$ I3 G4 O# N. ?: p! X- Q5 b3 b5 w度。采用圆角的优点主要有两方面﹕& w& ]6 Y# O* f! C1 I, ^( r
  a.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塑件强度及美观。
4 A4 Z. p. N9 r2 i  b.模具在淬火和使用时不致因应力集中而开裂。
% Z. M! b! y6 x7 _) ]1-7.孔﹕塑件上的孔是用模具的型芯来成型的﹐在设计上应注意以下
- O. N. z2 V) f: ]$ T+ a+ S, O    几点﹕
5 S4 D! x+ f2 ?8 b3 i& {  a.孔应设置在不易削弱塑件强度的地方。
$ v7 e0 w8 A' k" y0 h3 K  b.在孔之间及孔与边缘之间均应有足够的距离(一般应大于孔径)。
# g2 I! S; m5 s/ F  c.对于盲孔﹐在挤塑或注射成型时﹐其孔深不得大于孔径的4倍。
5 O3 k6 l* Y4 v2 R# P1-8.合页的设计﹕合页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
3 `+ P6 R9 O2 m1 [6 Aa. 对于塑件本身壁厚小的中间薄膜处应相薄﹐壁厚大的﹐薄膜处应9 o9 E5 H/ i" T
  厚一些﹐但不得超过0.5mm。; ?, ]$ g* s7 \# q# C( ]
  b.合页部分的厚度应均匀一致。& `4 m6 S6 S3 j
  c.成型时﹐塑料必须从塑件本身的边通过中间薄膜流向另一边﹐脱
6 L& K7 W4 w& H' p$ _    模后立即折曲几次。7 z! n3 f% V9 O# {/ r) ^) q
1-9.止转凸凹﹕塑件上设计的止转凸凹一般是为了便用握持和塑件成9 \) m3 c8 b8 b7 ]% }  E* r
型后易于拧出﹐在设计时应当注意﹕凸凹纹方向与脱模方向一致/ J5 m6 z, T4 v4 s! ]4 L
性及模具便于加工性。1 M' Z* N1 \! k' k
1-10.螺纹﹕
* y$ `, a* R3 a7 M  a.塑件上的螺纹可以模塑时直接成型﹐也可在模塑后机械加工成型。1 {2 Z+ |% T8 X6 d+ V
b. 模塑的螺纹其外螺纹直径不宜小于4mm﹐内螺纹直径不宜小于 5 e' \' c& O0 {) j$ N& g
       2mm﹐精度不高于3级。
; Z+ p- S; ~8 i4 h: ic. 为防止塑件上螺孔的最外围螺纹崩裂或变形﹐应使孔始端有一深
8 e* A" _' |7 S+ B2 I       度0.2~0.8mm的台阶孔﹐螺纹末端也不宜延伸到与底面相接。
- e0 g8 h- P5 r( @2 S& s1-11.齿轮﹕
$ I) m- B" O# a" q+ x; Q5 o  a.齿轮各部分的尺寸有如下的规定﹕3 C/ o& E( m2 R" I" n
   a-1.轮缘宽度最小为齿高的3倍。
' W# M$ R7 \+ O- S4 W   a-2.辐板的厚度应等于或小于轮缘厚度。
: f  q  I6 |+ D9 T" |$ X   a-3.轮壳厚度应等于或大于轮缘厚度。
% e) y  A, s5 ?8 [3 \7 b   a-4.轮壳外径最小应为轴孔径的1.5~3倍。
4 d3 [! ]1 K6 {( Q: Z2 s   a-5.轮壳长度应相当于轴径。
- D6 W: j0 F* ?5 p! z  b.在设计齿轮时﹐还应注意﹕" T/ n* u5 E, B( ?, v0 W
   b-1.尽量避免截面的突然变化。
- e( W( [$ y( m4 D5 {6 p6 a( e   b-2.尽可能加大圆角及圆弧过渡的半径。4 P: v7 V( h  g, Q
   b-3.轴与孔尽可能不采用过盈配合﹐可采用过渡配合。
: Y: D% I$ `( [9 j4 J' R: P# I1-12.嵌件﹕# t; q( D5 s: u
嵌件的用途﹕
' }# m( m: G) r  r* O* B) v  a.增加塑件局部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导磁性。
$ v' w6 w8 G* g/ c5 I# v  b.增塑件的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提高精度。
& k3 W/ m+ T/ z" X) h  c.降低塑料的消耗及满足其它多种要求。# v. W! Y* O+ q! U) e+ x
  2.嵌件表面形式﹕菱形滚花﹑直纹滚花﹑六边形﹑切口﹑打孔﹑折弯﹑
; {/ C6 G8 Z, B' [/ m0 o% z1 R& ~    压偏等。
1 e, z) S) A0 P3 Q+ P, S( r2 Q  3.嵌件的设计要`求﹕% l+ b6 y" C( u1 E  M+ \
   3-1.为了防塑件应力开裂﹐嵌件周围的塑料层应有足够的厚度﹐同时# n9 x& o5 W/ D+ q! `  n+ m
       嵌件本身结构不应带有尖角。- m- O* w3 b' s: i8 @$ K( U8 K
   3-2.单侧带有嵌件的塑件﹐因两侧收缩不均匀﹐造成很大的内应力﹐: U" L/ ~4 T$ G& ~
       会使塑件产生弯曲或断裂。5 l* K. A! ~( P$ m
   3-3.为了防止嵌件受到塑料流动压力产生位移或变形﹐嵌件应牢固固) m, q5 K* U* f7 D' V0 s+ V
       定在模具内。( L) o; M/ @. s! n, p# F; P: E
   3-4.嵌件设计应尽量用不通孔或不通螺孔。
; N( D" s3 e0 O3 S2 Z   3-5.为了避免鼓胀﹐套筒嵌件不应设置在塑件的表面或边缘附近。5 x: O) Z7 q4 {) S, }5 r
   3-6.为了提高嵌件装在模具里的稳定性﹐在条件许可时﹐嵌件上应有
1 e5 M$ i4 C9 ?7 {' \8 F0 F2 w       凸缘﹐并便其凹入或凸起1.5~2mm。, t9 {! B: ^* G, [0 N5 ~) R
   3-7.当嵌件自由伸出长度超过嵌件支承的直径2倍时﹐垂直于压塑方
, o* L  G" X2 u" c5 @+ f2 p       向的嵌件应有支承柱。
* U0 k/ W: n* M' i2 ?   3-8.当嵌件为螺杆时﹐光杆部分与模具的配合部分应具有IT9级精度
4 [$ N: ?8 m* q/ V) \4 ]       的间隙配合。, b: b+ h  @6 n2 R* R% e$ y
   3-9.为了使嵌件与塑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嵌件的表面应具有止动的
) W" B1 L8 D8 D/ X* R; n# `       部分﹐以防嵌件移动。
发表于 2009-11-13 11: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受教育了

呵呵,不错啊,很好的东东哟
发表于 2009-11-24 1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值得好好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9-12-17 19: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得好好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0-12-11 0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楼主,不如直接上传word或是pdf文档更方便大家收集。7 L% O* Q* b3 B1 m5 m
还是非常感谢,学习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