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城市学》唐恢一! b$ z& M+ N J( C6 k' g
本书是关于城市及其发展、规划、建模、管理与决策的理论性著作。本书以钱学森的系统科学理论为主导,以钱学森对城市学诸多方面的贡献为主线,论述了城市的本质,城市化概念,城市发展的规律、机制,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及小城镇的发展等问题;从各方面对城市的结构与形态模式作了分析;分析了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并介绍了衡量发展态势的R0xY指数;系统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及相应的新文明观;就若干重大的城市对策问题进行了阐述。书中为城市系统建模建立了理论框架,为此,系统地引述了系统动力学、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系统理论)、协同学及混沌理论的应用;还介绍了基于控制论的系统规划方法,以及博弈论在城市学方面的应用等。本书以宏观的、综合的、系统的观点,密切结合国情,对城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理论的深度与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引进了当代一些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方法,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与实际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本书适合于从事城市研究、规划、建模、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有关的决策者阅读参考,可供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也可供硕士、博士研究生选题及研究参考。, I/ s& R, `8 W8 Y6 W$ v. v& X, ^
目录
( y7 P$ ]" |1 G i: m+ w绪论) S8 z- V: _# T; J* }0 `. @; k
卷首篇·方法论导引 大成智慧学说--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 P* |' `- Y& T" z( o/ f 0.1 综合简介0 Y& p1 c3 p4 {; d, f# O- `
0.2 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脉络
) n& v6 x e* V' C/ p0 K 0.3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Q7 I% F2 m d7 Y! n# c) W) S; m7 t( ?# @* ]8 M. }
第1章 城市、城市化及其发展
, |' y5 C+ \/ N, S1 x+ \) Q1 w- p9 o 1.1 城市的本质; C$ m, u9 {4 M1 P7 }! t1 ^! \' @2 b; l- ^
1.2 城市化% R" c2 [" a. Z) k: v' E0 `6 B v" t+ `1 c9 c$ t+ C
1.3 城市发展的规律; m4 E" u* m) E+ c1 Y% ]" x' }- \- X, p& }0 o
1.4 城市发展的机制 ^" E. I- P8 ~+ m/ c' ] r
# e$ C. c; u$ k$ e1 b5 B+ i4 z 1.5 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6 E% \" i) b- J1 {5 F 1.6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W0 d P0 B9 t" S Y* F6 x. ?' q
1.7 小结
3 |$ N5 g/ O% S7 L Q4 x第2章 城市的结构" F$ L1 k% l2 T' Y
2.1 城市的职能结构
& k* b |+ f- Z2 A 2.2 城市的经济结构% `* q2 [6 [& g( S( {0 r) [; S: v. F% o/ M. Y5 Q
2.3 城市的社会结构7 v; F( C% Y& F! @8 w4 w2 j, A* F/ {: B) f0 Y
2.4 城市的人口结构5 ~' X2 X3 T3 p
, X3 t6 L% y' j( f 2.5 城市的空间结构
/ t- D8 L$ ]$ O8 L0 F1 K 2.6 城市的有机结构8 f9 M( t' K g7 h
: ^9 }: u+ B0 O% \3 C# d 2.7 城市发展的形态模式" T4 r+ ?5 U# W) E. S. ^( p' |* `6 ^- S7 A* A6 |
第3章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1 W1 d n, f: b! x0 N) S% n
/ g# Q& u V+ R3 `' m 3.1 城市集聚动力因素
. j5 K1 h5 |. H- z 3.2 城市分散动力因素0 F5 J: x# [- {2 T7 {2 p; B
' N* F7 n* b. D, `9 P1 h 3.3 ROXY指数简介7 @2 z d; V" d. A* [9 z( x
0 ^4 y: X! k) \5 Y" q6 t第4章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7 j5 A" Y+ q( v! e! U0 \2 U& s 4.1 一般动态系统的结构2 [4 S# y9 R" y6 ~) _3 W( ^% J; H
1 o: J u. q" g- P 4.2 流率方程与水位方程; a/ x- _& ^$ E- F& |$ }8 z* T, R4 y! V/ L) i$ h
4.3 迟延(Delay)
1 D {; t/ i* B8 U M c O 4.4 SD流程图6 a+ m" B. w3 M" B
4.5 DYNAMO方程式' K3 D( N$ Q7 y9 _
4.6 一般建模步骤 R& `# k: p' z# b( d X3 N8 H6 D
4.7 复杂系统的特性
2 Y9 r- t% N9 ?5 T& g第5章 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V* o4 j2 e) _- s
3 s2 p9 ]6 J; K0 q ]3 ?& A 5.1 耗散结构理论简介& i5 O6 b6 s. L. |/ T/ [, ~# |3 M! x" b, K S
5.2 作为耗散结构的城市; r- }7 B4 y8 b" W
5.3 城市系统演化建模导引6 F$ V( q3 D% D: L7 @! p: k2 p4 o4 [: |
5.4 城市系统演化的变量与方程
& v5 K- E" H0 M# s$ a' }7 s" g 5.5 城市体系演化的人口单变量模型
# N$ G& d. J) D) z8 M% @ 5.6 企业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Q4 }2 o3 \! e( i
5.7 美国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模型5 P w H) Z% S! E) b1 S, d, t5 @7 Y5 ?; I p; I! x
第6章 协同学与城市学$ I9 j1 }3 y. h/ a3 z j
6.1 协同学简介1 T: a# }' m% D: y, q- }
6.2 多学科领域的协同规律
8 d. g5 v$ w( ]/ O 6.3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Q3 `- W& H( B1 k& D* f3 ?( X! e9 d( \0 t, `8 d$ A
6.4 城市中的协同效应
. P* D, n& G0 N4 a) e: N$ V第7章 混沌城市学( h `/ u/ C4 s" ?3 f" D0 B
7.1 现代混沌理论7 P) P% l ^2 L7 [& E E& S, S
$ ~7 a3 p$ L y3 H$ u; ^ 7.2 罗杰斯特方程中的混沌行为" P2 \0 R3 }/ f: V" H. O1 L5 i
7.5 系统的演化+ W. p' w% b1 ~" K; h
2 d) ~! c$ c/ o* s+ W. j3 U( S! J 7.6 制度学派与制度动力学模型8 C- t3 E6 `$ _8 D5 [
7 M9 q+ W& p* ~6 m* T7 b 7.7 复杂系统的预测% j1 v$ ?6 n9 _( E$ x. ~
第8章 基于控制论的规划过程——系统规划# ^! V G( I/ `) y" }% z, }$ {$ V$ x7 b1 b% ]+ \
第9章 城市博弈* }/ U. C- l4 h1 H/ S, W2 M
/ a2 u* L1 B% s3 k4 L第10章 城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e. B- x4 g/ b3 n
" k( M. z$ ~0 z4 Y+ R7 K第11章 当代文明与城市对策
- G8 F* u0 o. g+ t% z& }. K; u3 A$ X* k第12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发展- K: D4 y ~+ q9 I4 X$ g* @; d9 w% U
参考文献
6 z* L# b7 k fl后记
, \, [4 W. `5 v. |& z( t' j;参考文献- A* N" f; Z/ o1 O- c- h5 ?& ]7 j
/ ]( Y4 I# z& \: O后记
& Y l: Z) w, t; u; j; B3 ] k I
3 {# V; T2 v* A C) X[ 本帖最后由 xyzabcxyzabc 于 2009-3-4 23: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