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926|回复: 2
收起左侧

[真空技术] 关于溅射成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4 12: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溅射和真空镀气是利用物理现象的成膜方式。利用化学反应的代表性成膜方式为化学气相成膜法(CVD)。 ( @1 i* G# X# D3 w  F' T5 S
       溅射成膜法的特征
# h& u/ e$ A4 V1 ^, G" t6 \& \- x
4 ?$ z3 y9 \# H! r" W, i  u+ U, j! s! H1:成膜原材料粒子能量大、在基板上粘附力强、成膜牢固。 & I6 A0 C2 s, e( t# [0 s
2:对于合金或化合物的靶材、保持原材料组成不变也可以成膜。 ( H/ E. t$ D" Q0 G$ p8 c
3:高熔点材料也可以成膜。 5 Z4 O/ w, n5 t9 x
4:成膜厚度容易控制。 4 p* t( g& B$ u- ?6 Y
5:如果在成膜过程中导入反应性气体、则能合成氧化膜或氮化膜等。 8 R1 t3 L/ b8 |, t4 T* {
6:可以大面积均匀成膜。 " d3 k. G; F! O& H% f. Y
7:如果把基板放到靶的位置上、则可以切削基板表面。# u* y7 P3 N. c( P. Q. i
    溅射成膜方式 $ Z) r: q: Z9 x& u
    一、 DC溅射成膜* V8 V1 {+ [* v  T) _0 P& K
  原理 ( L' f* N" K9 b" p. q! N
! Z% O5 C( }& h, n  U9 \# S
1:成膜基板和膜靶材近距离配置。 + p! B& l* M0 L
2:到达真空状态之后,在靶和基板之间加高电压。 , c1 ?" G1 ~3 l/ n
3:电子和离子在高电压下高速运动,离子撞击靶材,高速运动的电子和离子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离子。
" C3 ?- O$ q5 @! D4:离子撞击靶后,把靶材的粒子溅射出去。 # ]; r6 c+ r; R* h  O) n8 |& w
5:被溅射出来的靶材的粒子到达成膜基板上成膜。 5 ^4 R3 I. j3 D; X7 y/ E. \6 O
      这是最初被采用的溅射成膜法。长处在于构造简单,但同时存在以下缺点:# w6 N8 E$ ^% S' a3 O8 Z. `3 M
    1、发生辉光放电,设备的真空程度较差,残留气体影响较大。比如说成长的薄膜和残留气体发生 化学反应,或薄膜中有气泡等。
1 [3 b7 a  ]' C    4 d4 e! P. e3 p( Q) _* `6 U! [5 B
    2、气体成为等离子体状态,基板也处在高温的等离子状态中。因为高温可能会损伤基板。 . G7 x8 w& Q4 Y6 U6 R1 g" x
# w4 p/ R0 M# v# E# `0 n0 [; P- g
    3、原料(靶)是强绝缘体的时候,表面会有离子堆积,使放电中止。
# A- Z7 S% o; _3 ^9 x
# s0 a, s4 W2 R8 `9 @      二、RF溅射
9 F+ G6 S1 F5 O: R8 d3 K( d3 ]    原理 3 |0 l6 b4 |3 a% v: D0 z
. W  v2 z) {; l7 J$ J; s8 E
1:靶和成膜基板近距离配置。
2 W6 x: y. {. @4 V; V2:真空腔体和靶之间加高频率电压。
) H- R) x4 f& d4 G+ U3:因为是交流电压,所以带电粒子的加速方向随电压而变。 $ }% y# I9 I1 {# T
4:因为电子比离子轻,容易移动。 0 D! f- w+ ]+ j9 w/ r1 o: E5 w
5:靶一侧的电子没有流通渠道、使电子密度升高。
8 e7 B# Z$ r% R- d6:高密度的电子使靶带有负电、会吸引更多的阳离子撞击靶。% W' w* ?' W1 Q, B5 ^: R: i

) c. J1 \- u+ L& K1 Y+ q$ o    三、磁控溅射2 H1 Q2 t- z2 C6 N% Z% \* u9 D
    原理
  g9 Y  _) H+ Y. g4 p) C6 K! P
: i6 o5 |) G& u* z2 b$ X1:成膜基板和靶近距离配置、靶材的后面安装有磁铁。 - e4 T, k1 j) @/ I, y% y
2:加高电压之后诱发溅射。 7 i6 K+ u5 w+ r
3:因为靶周围有磁场、电子沿磁力线做螺旋运动。 - ]$ |% y4 P" C' k  F9 d; w
4:在螺旋运动电子的周围产生等离子状态、可进行高密度溅射。 $ L# c8 q1 \6 e' W; `- M# L6 Z
0 @; F  e& k# }" J5 @% c9 I/ x8 ~
  特征
( Q2 A8 {3 o& E7 Q3 Q3 z6 t
# u$ Z( W5 p) H. ~1、也可使用高频电源。
) ?; ^7 D3 r) G2、在成膜基板附近没有等离子状态、基板不受损伤。
2 p# F* I1 D1 V6 T- T& N3、溅射量大。1 m+ r8 W& s0 q: [6 s, U
. ~6 @2 h0 M3 j' `
    缺点 7 D: W, m( L+ _4 {7 k4 {

5 n; w, @; j, D' I  靶材的磨损不均匀(磁场较强的地方被大量溅射、在磁场南北极中间线附近溅射量较少)。
! ]- r; d* }! r7 J  M( n      四、离子束溅射. Y# X, m6 |9 |+ H
      这是唯一一种不用放电的溅射方法。
  O5 N: b$ {+ S, j' D0 h2 x% a+ v       从离子枪(产生离子并加速的设备)发射出来的高速离子照射靶材使其溅射后堆积在基板上成膜其
$ ^# q9 |, o  H& }8 L
4 e0 g* o$ }) j. u9 z9 y* {+ }       他的几种溅射方式都利用等离子状态、基板同时也受到电子和离子的影响。离子束溅射不采用放电现象。但是为了使离子枪持续产生离子也需要供应惰性气体。* `- P7 Y" \0 I5 R) o
) j7 h/ `, Q6 S2 c( A
       (注:使原材料离子化而射向基板的手法被称为离子注入法、而不是溅射。)
: a1 w% z) _0 Q; P9 Z7 M       特征 6 a6 \  i  A: ?5 x
1、不需要放电来产生等离子状态、高真空状态下也可成膜。 / M9 X8 d0 n! z
2、离子源独立存在、单独设定容易。
) O8 K3 x  ~" P, o  z3、靶材不需要导电性。9 d4 V3 \3 g; a8 m. J
       缺点- L! @) ~+ k4 m1 i$ C
1、设备复杂、昂贵。
. N) S  U# m7 m, Y( P: P2、成膜速度慢。
  e7 y" n  }: J& n8 N2 J) O/ |+ }  @6 N9 K( l+ Z2 ^
       溅射成膜设备的构成 * f3 X0 F  e+ A, `4 {# O
4 g6 D' G& K) w6 ]
      除了离子束溅射之外、设备基本构成如下:
, O) w/ \3 ~5 `8 ^0 i' V: R1、真空腔体(气体导入口、基板和靶出入口等)。
2 i5 Q) h5 e/ p2 x2、排气系统(旋转泵、分子泵、因为要放电、所以不需要高真空)。 ) W: }. w) }; ^2 z3 M3 b
3、成膜基板台。   ?! {; }& N# V
4、靶台。
6 {# D3 M8 ~: C5 V8 k, |7 g' |5、电源(高频电源、高压电源)。 9 R% t- X! p6 G; `3 _/ ]- W
6、控制系统。0 P$ y; F) d) b2 Q, t: }
3 O! ]$ |9 w# D/ f" \- c  m) K& U
    溅射利用法3 e, g% n# R+ O8 z, X; ?7 K7 \
2 C8 a7 }  U3 W4 l: ?
磁气记录媒体。
7 q- `) [1 o$ P8 K4 h1 t" qCD/DVD(信息记录的金属膜)。 ) `% [3 T, q7 o0 ], |' T5 r4 q, f2 u
半导体(电路、各种传感器)。 2 A! R# _  ~1 t) |' o. E; d
磁头。
6 p0 Q+ [7 |( h4 D1 k5 p打印机头部。 / M7 U9 n. q+ D" F  |5 o  C8 y
液晶(透明电极部分)。 * b- g7 P" A* F  \# Z7 e' m
有机EL表示装置(透明电极部分)。
% o1 }" t* a( E7 T2 J. F4 x/ }高辉度光电管。
" q2 t+ P5 U8 {- {电子显微镜样品制作。
+ Z& w, t8 f$ I4 w# t光触媒薄膜。
( @% w! j. m! l3 e表面分析(利用溅射的切削作用)。
/ s- |5 u  V. a5 g2 X形状记忆合金薄膜。2 I$ W' p4 N3 T! M, y
塑料或玻璃的电子屏蔽膜。
发表于 2009-3-4 14: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回复 1# losesky 的帖子

还有电子束沉积,快速镀膜的好方法。4 T4 j2 e5 Q1 X: G7 l% B3 ?4 }! k
不过薄膜结晶性能不好
发表于 2009-3-12 2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很详细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