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708|回复: 2
收起左侧

[分享] 公司员工安全教育教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 13: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   安全生产定义内容及基本方针政策………………………………1
( ?0 D9 s9 [! x* d6 W4 H二   安全基本原则及安全知识常识……………………………………2
- [4 o' M7 M$ V三   危险化学品管理……………………………………………………7
7 J0 m7 e$ y" C, n+ H5 @' G1 O四   消防安全管理及基本常识…………………………………………9
% J- A: f: d! _# [0 q五   应急救援和异常汇报………………………………………………12+ o& I: y; d- H, D  ~! z
六   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14
7 Z1 d$ {7 [* }; E七   工作安全守则………………………………………………………15
$ K7 h% n8 e$ E* X. R八   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16+ r* }( _* _, Y2 i" q
& R; n+ V4 C5 Y) e) |

* \' `2 G8 L/ @; p! h3 v
8 q; I1 k+ \" L3 Z, h- K- c( w
7 \/ _  Q1 K+ t  q. S9 j经营部200506
* A9 Q7 `% H; n, T" S) Y+ Y6 MLIUSHUI " Q& d4 u. L/ ?- c/ S& I

! P, [" k) C5 h7 O3 x
' b5 B& D  y+ b" |! L
: K! Y0 N3 O( B5 P一 、安全生产定义内容及基本方针政策" u4 [# l/ ?; q7 H, Q0 _9 N
1什么是安全生产# o# I. C9 f1 q7 x% B" {
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
0 Z  J* {* |' G! F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l4 [- U: c9 A; M
2我国的安全基本方针及政策
( c' l6 k( x- r& `/ G; W: F2.1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
4 ?4 t& D4 Y6 }2.2以积极预防源头管制为工作核心。
3 m' _3 w; F% ]( U, ^2.3以“PDCA”管理循环为行动准则。3 B/ O$ u/ s6 D* ?
2.4以规章制度、法规、标准为依据。        
: |  i( r4 e% }& \9 P2.5强调以人为本" i- n/ \: ]# d$ I
3国内职业安全现状
# n; Z% N  x% q$ A: s: {3.1工伤事故! C5 m. ^( {. u3 w( E" V8 A9 Y
**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 b8 S  O+ m( }0 O! s
200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00629起,死亡130491人。 ( `: g7 c( r5 h! J+ `2 T5 ?
200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 3 L* [% O  r% @
200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4 _% D- I$ l# N9 K- K
2004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平均每天死亡370多人。$ e7 M, x- R. ^* u  L4 I6 q; U9 z1 m
3.2职业病
) x" u3 E  |" U* g( Q- T&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05年4月19日,在京开幕的第10届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国际会议透露,目前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
, C; c8 M' j' {0 U5 }; `$ K! G# j5 X据2003年底统计数字,全国累积尘肺病患者达59万人,疑似尘肺病人60多万例,每年新发尘肺病人1.5万例,死亡约5000人。各类新发职业病人数呈上升势头。当前无论是接触有害作业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现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
, N$ T& K' v1 Z; c8 e7 D: J' ]3.3事故损失% N+ N5 G# O9 ~+ z$ u) C: f
安全生产事故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 ^. a* |! W1 C! s5 r
3.4世界影响0 S+ F- p( _1 t, ^& |1 \
1)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常有批评;
7 t! H- R, u) S0 K1 e! `$ F7 `/ x2)工伤事故与职业病也是世界**大会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攻击中国“忽视**”的借口之一。3 c. t3 E: z9 `
二、安全生产基本原则及安全知识
  D) r& j; I1 _" o1 U' _1安全生产原则
- B- W" N" f7 |! ^$ ^1.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y2 _( y! N7 s! m. k5 k8 F) S
1.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X  m4 A1 Q! u7 u: t
1.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责任制)。1 q  I3 r3 v) B9 F3 e
1.4三同时原则
' |# ?+ `1 h& n% c( P新建、改建、扩建的主体工程与之相配套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0 y' ^: x, L4 [7 |5 [
1.5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9 r* m8 o2 Z, w9 M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和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S. N2 V' d1 _/ L2 W7 l0 S" e& v0 @
1.6五同时原则
0 ]3 ]2 H3 G5 ^- Z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q3 I# s' N6 ?, V1 V1 v
2安全知识及基本常识
5 w+ ~4 i6 l& s& O! Q: Q2.1安全色与安全标志1 ^$ {8 d2 d, |% B4 @0 n
2.1.1安全色含义及定义:
2 G- [3 s' M  W安全色标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和标志。它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语言向人们提供表达禁止警告、指示、提示等安全信息。
: }! X  I1 a3 i6 l6 N我国《安全色》国家标准中采用了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这四种颜色有如下的特性
4 B5 @  V5 H2 Y! b蓝色:为指令标志的颜色。
+ ?( [: M' ^6 g3 a( M  L! ?黄色:为警告色。
1 K5 B3 z, w1 I9 A绿色:用提示安全信息。8 E3 z! K- V+ E* E% r7 r% N
红色:用其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 的信号。
) y. `2 D/ G$ U0 u% v注:1.蓝色只有与几何图形同时使用时,才表示指令。
& c* j* p, F$ g7 Y2.为了不与道路俩旁的绿色行道树相混淆,道路上的提示采用蓝色。
8 P% h+ \* v6 Y4 K( L对比色:黑白色互为对比色。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白色作为安全色红.黄.蓝.绿的背景色,也可作于安全标志的文字或图形符号,红色和白色,黑色和黄色间隔条纹,是俩种较为醒目的安全标志。
  j* @/ \  `: u) q+ }: n1 l- X( `2.2安全标志
- D6 a, V) O$ y/ c0 E2.2.1禁止标志' {1 T9 e7 L. S+ I% }
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1 F6 r( g2 ~) }3 O- ^
例:" @: c* h# R; b

2 V9 d" C9 W* z' X# }, [禁止吸烟7 G# V: L, j0 O* f( I: B
例如: 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通行、禁放易燃物、禁止激活、禁止入内、禁止停留、禁止架梯等,总计16个( U+ Q! _: X7 g7 Y0 O& m6 @! l8 ]
2.2.2警告标志
$ J8 z& U( _: a7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7 E7 a9 j' e8 k. H例:
. W& X( P$ c. ~4 J; u4 R; x" b; H! }+ t5 w  ?% u2 S5 z9 A( f9 }
当心烫伤. i% s1 e: S, Z; }+ f
例如: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触电、当心车辆、当心瓦斯、当心落物、当心吊物、当心伤手、当心坑洞。
: J2 c3 y4 ^+ R1 O/ p) p* @. m. o2.2.3提示标志 . W# n- Q! Z4 z' a: q" ^+ j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
- s8 w8 y2 D6 D* R例:
- J  ^! B" ]% E" E- N0 ?& G  X) s& Y" s+ K6 P
安全出口# K, v/ q, d$ Q% J! K2 H3 I" h2 h
2.2.4指令标志; o- ~& M3 w, L: G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 I, M6 g9 m# H例:
* ]( y1 e' q* s4 z* g
: f( s- [  E' q) _# w" d/ {6 T必须戴防尘口罩
$ ~4 ~+ t: y4 j2 Z9 ~2 H例如:必须戴防护眼镜、护耳器、防护手套、必须系安全带。
# Z: L, \$ f; ~& P大家想一想,我们公司安全标志牌有哪些?, T& f8 h; y( l1 F2 m
3事故预防原理
  T* t* H2 A  H, g$ n# n5 S: Q$ d3.1事故灾害发生原因
3 \. x; \: F2 o, p& D2 K(1)事故灾害原因:1 @) j/ M; z8 f3 M$ B
  (A)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不安全的状态
+ b% o( ^+ V3 i5 \( v4 x0 ^预防措施:- o3 Q3 E6 t7 F$ L
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W! ^- D& |2 C
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2 Z# J( g3 F2 I2 s0 P# r( v' k(B)实为管理上的缺陷所引起
2 w0 t- T) C  O, @- [8 I预防措施:  f# w8 V! m0 A# d: w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全过程安全管理;
6 m, B! J8 c- X) F全方位安全管理;   全天候安全管理;
* X7 i) q5 N" Y4 A3.2怎样预防事故灾害发生
7 ~5 F$ x) O1 `% ?0 d1、加强安全卫生管理, 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l* Y4 w$ I2 v  }. O
2、加强安全教育训练,提高安全意识!
% \' {4 \9 q- U3、掌握紧急应变知识,减少灾害损失!  i+ Z( p6 N! y' L. q' d# Y
3.3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4 U% k9 |1 a' q: q# o; O! g2 P- A3.3.1安全生产法规内容+ W  a0 o9 `% R, x' ]
1、安全生产管理法规
& T8 f& p5 N3 \' L  v  F2、安全技术法规
& b  y. i+ s) M! y! f3、职业卫生法规(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
% C* L5 g- C5 u1 l( A  M# O3.3.2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结构
2 b* H4 s6 \  W5 |, b* c" ~1、企业负责,行业管理;! ~4 ^% E! R: P( {% K! ]
2、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 V8 F' W+ @- B2 h: F; U0 Z3、劳动者遵章守纪。        * K- l7 E! p  X, E1 J) q8 _! G
3.3.3工业总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结构
' V$ p9 R: g% p0 M, X& H7 t$ I         
6 j5 u2 b& M' ^1 H# z: y0 ]3.3.4三级安全教育
5 W; y; d. r! [5 J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招收的员工,新调入员工,来厂实习的学生或其它人员所进行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教育。3 _+ m+ R3 c4 A8 J4 p
3.4职业健康安全中的术语与定义: |/ P# c$ {, a; j3 _) A
一.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 v" O2 C: i% ?8 T二.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8 l* |+ R. L' y" A3 V1 _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6 j, r! a4 A- X0 V4 P$ G7 b四.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4 O2 X5 t) `: U. M/ D  q五.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h' y8 ~! P; {
六.职业健康安全  即OHSAS 18001,我国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同引用。
; }$ a# V0 a2 Y" D+ ]# }- E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条件和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3: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三.危险品化学管理0 c" o: _$ V* Z6 ?
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 J' x9 H! r5 y1 t& D, M, x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九大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放射性物质;杂类。
# ?2 a& s: C. t* R* z8 F: X本公司对这九类危险化学品涉及较多的是易燃液体、压缩气体、有***,和具有腐蚀性的酸碱和有毒有害气体。
+ L$ i4 U+ e% K; f/ d2化学危险品的储存5 F$ `, W% h) ?
2.1化学危险品储存的基本安全要求
! o. p7 o# u1 z+ {: n. w5 @        化学物质的储存限量,由当地主管部门与公安部门规定;
; s2 i$ ~% B! n( F( S) Q        储存地点及建筑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设置;' c/ _' b( b# P! ]5 L7 R2 c" O+ ]
        其露天存放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 l+ y8 H9 E9 Q1 G" F. ^
        要有相应的消防卫生设施,(防火防爆通风泄压防潮防雨等安全措施); K0 @5 c: @$ ^- u  Z
        剧毒爆炸放射物质要求有“五双制”管理:双人手法;双人记帐;双人双帐;双人运输;双人使用。
0 q. ]4 I! f) {- s4 C        应有检查制度,并严格危险品库房的出入制度。
, |% `7 ]6 h. T3 H* L2.2存放及规范:. C( F, a4 \8 T  q) f: l6 b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三种:
& K% U9 F4 O6 G3 N6 d: TA  隔离储存;B  隔开储存;C  分离储存。
4 ?+ z' z8 @4 R; [3 o/ l3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s* E/ e  t9 X- M# w" Y* s2 B! @% Q
使用注意事项:
! R* b) M0 ~6 Q$ |在使用危险化学品之前,必须先了解此药品的特性,及一些注意事项。
. O% u. n* }0 P/ p8 A& m& \/ U7 tA:倾倒:危险化学品在倾倒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倒的姿势:倒的时候要保持药桶与水平面成45度角,让药液平稳的流出,切忌不要边倒边看是否加满,如果要看,应停止倾倒,以免药液伤及皮肤。1 z7 e0 F7 }) y6 E
B:搬运:掌握此化学品的特性,它是否是易燃品,是否腐蚀性的,以此来确定搬运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_7 S- d3 |: s( F: e! x3 u
4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N/ z% o& W# i+ U( y' @' D5 l
        (1)运输路径的选择(铁路;水路;和公路),符合国家、运输部门的规定;2 p) ^1 U5 v4 w+ S
        (2)运输人员的管理,具备相应知识和经验;
% P+ E+ \& y% Z9 l6 h& P        (3)运输工具及其运输品管制,运输工具状态完好、运输品防护得当;
! F; N3 W5 F. o        (4)相关托运、运输危险物品必须出示的有关证明。
4 k1 U% s4 J; v0 Q5危险化学品发生泄露处理; n' w; w" s5 I, I' q+ L
5.1泄漏源控制9 `8 U5 z+ N" s/ H# V3 Z/ ~4 t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可通过以下方法:
  h( `( d  f5 M* n在现场主管的指令下进行,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
; K0 F( w( A( c$ S$ T7 R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
7 n7 ?0 n6 W3 @7 g  T! V2 }# h7 C5.2泄漏物处理
) [* g7 b% o( S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0 G9 Y' K( }  e: G' r9 `4 ?
泄漏物处置主要方法:
0 m- w% [1 i+ @5 G& n围堤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 o# `. `7 Y9 e# V/ B四.消防安全管理及基本常识
: A- L  v: u' \, {1总则
! J8 p' e. S6 y6 }* X! t  J+ D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对消防工作及对火灾的预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Q: Y7 k% Z5 e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5 J4 x& o9 z( o" p+ J  o
2燃烧和爆炸
9 i0 B% C9 Y. _5 b/ u4 `A.火灾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S9 `& h  _1 x" B
可燃物、助燃物(一般是氧气,也有其他的,比如水遇到电石、金属钠)、点火源。
) f8 X" i* S& G6 Y/ C# O& T- Z% s在火灾预防时,只要将其中任何一项条件被破坏,火灾都不会发生。
* J, W. X" o* qB.燃烧的类型0 }+ [) }6 @9 D& R0 L6 Y6 o# \
(1)闪燃和闪点: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叫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易燃液体:闪点小于或等于45℃的液体。本公司常用的易燃易爆品如下:1.石油谜(60-90)闪点-21.7℃;2.苯—闪点4.44℃;3.工业甲醇—闪点11℃;4.异丙醇—闪点11.67℃;5.无水甲醇—闪点12℃;6.二氯乙烷—闪点13℃;7.丙酮—20℃。+ t! E2 s# |4 r  a( `5 k9 J
(2)着火与燃点: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源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3 G2 I2 X# y2 n1 q( \(3)自燃和自燃点:物质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与闪点及燃点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不需引火,而后者则需要外部火源引燃。
$ A; Q8 N, a' @- n( HC.爆炸发生的种类及场合
, h9 v2 `4 _* S# M% T(1)种类; B& |7 p9 d6 ~' O# h
物理性爆炸:是指由物理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而引起的爆炸。* V( D7 c2 ~4 F
化学性爆炸:是指由化学变化即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而引起的爆炸。+ ]5 Q: Y0 D0 N5 r" e. t
(2)术语6 ?% @7 d" ], H" d9 o" S8 c2 j9 `6 z
爆炸极限(上限;下限):: p' ~; V6 ~8 u1 d$ e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和高于爆炸上限浓度时,既不爆炸,也不着火。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
# r1 h+ g9 U( Z; K! e我公司铝粉尘爆炸浓度范围为35g --301g/m3。% G$ {) C" o; p
(3)爆炸按场合分类- o5 A2 i2 P  D# S5 `
过氧爆炸;物料互串爆炸;违章动火引起爆炸;
1 f2 I2 P: D) Y8 y静电引起或在爆炸;积炭引起或在爆炸;/ n# U( h5 g+ e9 m; X. @
压力容器爆炸;安全装置失灵引起爆炸;
3 n  r' `: U( Y; v6 Q    负压引起爆炸;等等。
( h# u  j6 {9 o* Z* B8 N6 s3.火灾的分类, P/ M) e3 Y5 Q8 u3 R
        甲类火灾:一般性(固体)火灾用水就可扑灭的。
6 w; {3 s2 e! x( J. G/ T' h        乙类火灾:化学性油品引起的火灾
. r0 t) @  w2 n, |: q) R        丙类火灾:指电气火灾。. x0 o- h1 |* j6 y( x
        丁类火灾:指金属火灾。3 j. l  \2 Z9 E
        4.消防器材的种类及灭火器使用方法
; K7 ^! N7 a5 j: V* O  Z6 Q- e/ D. FA.消防器材的种类
" g8 N' N8 P- |' t( z消防联动报警系统(烟感;温感;光感;应急广播系统);
; q# i  z  I" ]( E0 U# u0 ]安全通道;应急灯;警铃;防火卷联门;各种灭火器;5 x5 N; {9 w: V- }! u
灭火器的分类:
& ^9 D9 F' f7 A! E1. 化学泡沫灭火器
6 l" V8 U- |5 a2. 酸碱灭火器
/ R8 P5 |; ]; g+ W9 O/ X$ c) r3. 二氧化碳灭火器' q4 I2 C9 K: j
4. 干粉灭火器5 g. R1 i5 \$ c0 O0 w
5. 1211灭火器
1 o$ Y$ e) \& K: c1 @& t! j3 `( y; E本公司有: 干粉灭火器.5 K: w5 L0 k2 E! {" S
B.灭火的方法: : x& h4 N) [, a* W3 y
    1.冷却灭火法;2.隔离灭火法;3.窒息灭火法;4.抑制灭火法6 P1 W0 y$ V, t" q
灭火器的构造及基本操作方法
1 q4 Q, t" w$ ~, D- k桶体;药品;压力把手(开启把手);压力表;安全销(保险销);喷嘴。
$ v* D4 ]# W6 {) G# s0 I6 e8 O. z! I8 W! ^   由训练者亲自演示及讲解
" s7 `* t$ B" N% t5 W7 `5.生产区消防设施3 [. x+ `. s+ H, H. v( [$ ^& V
本公司项目部厂房均设有干粉灭火器、消火栓等灭火设备。+ K5 f9 E- L% v/ u) d* Q) o+ v
五.应急救援和异常汇报
: S. G) v: o0 u7 U( c7 D0 n, N) [9 N6 o) KA:遇大火发生时应立即撤离现场,因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含有毒有害气体),应采取的应急方法。& p# a7 ~6 i  R1 o
    B.发现火灾,应注意的事项和应急方法:) ]5 w$ [$ ?1 f
    C.对于各类火灾的紧急处理措施:
2 K5 {$ @9 ^/ V' P( z; B% c    1.化学药品:5 |. _2 a, T7 _* Z0 }4 I
    化学品泄漏引起火灾:疏散无关人员紧急撤离现场;
2 m$ h5 B$ Z6 y, M& c' a6 ~    止住化学品泄漏源头;* f6 [8 [2 Q5 ~; F; q6 f
    救火人员应采取全身防护措施进入现场救灾,尽可能移走附近之易爆物品;7 i  @( T0 p  R& ^7 Z  e& f  i
    用砂土来扑灭化学品泄漏火灾效果更好;; u! X7 }  {/ _# }* `& Q; {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火灭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 r, [7 n5 i! T& i. b  ?
▲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 s# q1 q7 I5 O0 v. G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 X1 h# E! e, r$ d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另外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 Q/ G8 i( g1 L2 E5 V# h% d# k    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_- L$ ^: R4 {) x! T注意: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7 r; r* A9 J  I; U' ?5 V, N$ r9 k2.电器设备5 y- }2 S- C6 e1 n5 `$ q
如何处理电器火灾:
. G+ k; v- D+ O首先应立即关闭电源总开关;
8 N! T) V8 r& G& s! O5 v& Z电线起火应快速用1211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之;(切记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N( v/ ~2 T2 u2 w( g6 j! b/ Q
   如果在确认断电的情况下,才可用水去灭火。
( z' l- g0 n/ X; ?5 i3.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 u+ T( \, }- L一般用水、干粉、泡沫、和1211灭火器即可。
- |# V/ O: ]1 ]D.异常汇报
8 Q& [. q1 |( r9 h* R# Y$ D* s比如:火灾通报流程 ( l8 d: S( i- a
发现火灾应:
5 e; F! r% u. R1、向上级主管报告;
/ _( q2 {( H% E7 R  o# ?2、当火势较大时,市区直接拨打119;南地拨打5119;8 k$ N* I0 d) A8 ?
3、对小范围燃烧应立即用周围的灭火器,将其扑灭,不能拖延时间以免燃烧范围扩大。
4 X' j! Z8 \; _( c六.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9 }! X, U9 T& Y& F6 P: ^5 I1.安全生产通则
/ a, ]9 |) T8 z2.安全生产责任制
% _/ A1 |- S8 W-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 l9 E$ `# x& `3 T6 h5 _9 e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定: d) U! Q& i7 k. U9 G2 V
5.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4 U8 ~) q6 Q: l( ]! Y6.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 H% o1 z3 P8 E: d2 p, t* u- v7.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3 q- j) ~8 Y7 v+ L) z8 z8.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K: m; v4 [/ u* w7 x0 ]
9.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K! F# t6 ?' l. S4 t& o6 O' T( J
10.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 P3 K* J/ P' J0 C) L) |2 z
11.动力管线管理制度! w5 p3 |/ N& R2 m. {7 ?8 u
12.临时电气线路安全管理制度
3 n! L- Q7 G, O( t$ E; v4 O13.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 1 I0 K9 Q$ d: K4 Z  J1 Q1 ]) a+ t. ^
14.化学***管理制度3 u! v4 d) Y0 n6 K$ N' F& B1 I
15.“三同时”审批制度
2 q+ M' ?" G: d7 W2 Q& Z: B1 I16.工业卫生管理制度, U+ m# x, f- {
17.女工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 ~3 v9 c/ J$ D. e- V) |  F18.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6 y4 B2 u0 J7 N; {8 A: E! M19.危险点安全管理制度 # d' s6 I5 b3 f: i" c( |
20.安全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S3 w/ O1 [- e! b21.安全信息及归档管理办法
8 Q) P9 u8 [& O3 R$ g" c7 E22.保健费和疗养假管理规定! G* k2 |" }  D+ B( L
23.劳保标准2 u4 b# j' W/ ^% o+ `3 C& W* q
24.临时工安全管理制度) U. l+ o" l* q+ m& g
25.对外承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S' w2 ?) g0 Q+ `5 X% C" b& z
26.事故应急预案/ L! l. O6 C' Y( @
27.各岗位、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X, r& N6 n$ \" c1 ~- |4 ~
七.工作安全守则6 h0 E, w0 N/ Z( V
1.本公司每位员工应视安全为其工作的一部分,切勿予以忽视;
& V2 b' n2 g* Y1 i# |2.工作时集中精神于作业,请勿随意谈笑、媳戏,分散注意力或打磕睡;
5 B3 `; I  V4 h% g" ]. v& g3.在工厂内无论何时发现有可能危及安全的事物,应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s/ K" w7 M. D0 P% t8 J6 l/ e
4.厂区以内(除允许吸烟的办公室),严禁吸烟,以免导致火灾(烟头须放置在烟灰缸内,切勿乱丢);
" w; x( {* C- Y9 V; J5 f5.请牢记火警报警电话号码,以及灭火器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并能正确使用;
( X0 t5 ?) D+ _5 i8 f% c8 p/ v6.易燃化学品,应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并存放于适当位置,远离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 O0 I9 g' J5 D) ^( U
7.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做好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毒、防尘口罩、防静电服、手套);6 G9 b! l1 q# B
8.在快速运转的机器前,请勿穿宽松的衣服、拖鞋,结飘扬领带,长发必须捆扎,以免引起危险;& j. M- B! D( p
9.堆放物料时,请勿使尖端暴露在外;
/ F- ~, K" o$ i* ?10.通道、楼梯口等处要保持畅通,不可擅自堆置物料,以免绊倒行人及妨碍交通;6 h+ v5 u+ c+ l; y  B0 C
11.地面上如有污迹,应立即擦试清楚,以免滑跌。7 O* M$ i3 E' s5 A* h* q2 X
八.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6 N  m' W6 G& A各单位:/ X/ |5 ~! S" v1 v$ O
根据六院《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院研[2005]225号)的具体要求, 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2005年6月1日至30日,公司与六院同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请各单位结合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规定和安评工作计划安排,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月”活动计划,使本次活动达到切实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职工个人自我防护技能,促进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从而确保年度安全目标实现的目的。为了开展好此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w# j* R% C! J
一.活动时间:
5 K! [& @  S& y$ o# {# R; c& u2005年6月1 日至6月30日9 l2 Z( x4 M) \. I! P) d
二.活动主题4 \9 v$ t7 E* I0 j- i6 O: I
人人安全,家家幸福。8 W( s9 k# ^! s& c' l9 T4 c) y
三.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宣传标语
, p/ p8 U, r4 L1.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t1 s# h$ H8 ~  O, F
2.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
+ n( ?5 G" `& |; t* {2 A, v( U2 Z3.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9 l" B) s% c" P& ]* W4.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知识让你化险为夷。
9 [3 P3 z5 S+ Q* M8 ~) @5.安全第一贵在行动,预防为主从我做起。
  v6 l! J2 L+ M" {  c2 c6.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5 q9 P5 E" S( y( {. Y7.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n) [/ o# j, W7 A/ {, @2 G0 C
8.严格要求安全在,松松垮垮事故来。: f2 R( ]& Y. V2 X( }, V5 A6 j
9.遵章是安全的先导,违章是事故的预兆。
, W6 q' `- u% Y10.防护加警惕保安全,无知加大意必危险。  w6 }( D$ a* d% o) X+ P" v
11.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5 v. x4 l2 @" G- D' F( R' j
12.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发表于 2009-2-2 18: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这种东西实际的培训效果不会很好,不生动,贴近大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