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
UID830020
主题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5
|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填空题 - f! w$ L# G0 K+ F! \" Q
1从广义来说,利用冲模使材料 相互之间分离的工序 叫冲裁。它包括 冲孔 、 落料 、 切断 、 修边 、等工序。但一般来说,冲裁工艺主要是指 冲孔 和 落料 工序。 * r/ m5 j, `" f0 S. f2 s
2冲裁根据变形机理的不同,可分为 普通冲裁 和 精密冲裁 。
7 q% \; O6 R7 B3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 弹性变形 、 塑性变形 、 断裂分离 三个阶段。 9 z6 q+ R E: ]1 w- ?
4冲裁件的切断面由 圆角带 、 光亮带 、 剪裂带 、 毛刺 四个部分组成。
9 t5 ?! b! K g7 h2 \5 ^3 s5 • 冲裁毛刺是在刃口附近的側面上材料出现 微裂纹 时形成的。
+ C: h) v) R3 t7 • 冲裁间隙的数值, _ 等于冲裁_ 凹模与凸模刃口部分尺寸 _差值 。 $ ~7 K( G( P* R; D; w
8 • 材料的厚度越大,塑性越低的硬脆性材料,则所需间隙 Z 值就 _大_ ;而厚度越薄、塑性越好的材料,所需间隙值就 小 0 w+ K( H. L: p3 T5 ~
9 • 在设计模具时,对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工件,应选用 较小 的间隙值;对于断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以提高模具寿命为主,应选用 _较大 的间隙值。
9 k& v& A# x( r \10 凸、凹模分别加工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 互换 性,制造周期 短 ,便于 成批生产 。其缺点是 模具制造公差小! _- D1 Q0 C0 ?4 l% ^! j
11 • 落料时,应以 凹模 为基准配制 凸模 ,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1 e) Q& Q% d/ B* r! T4 w+ ?
12 • 冲孔时,应以 凸模 为基准配制 _凹模 ,凸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7 v& L" _% s; h6 N/ s13 凸、凹模分开制造时,它们的制造公差应符合 合理间隙值 的条件。/ d6 h( I2 e( O3 B
14 • 所谓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 加工难易程度 。 ; R& ^; {% l( x$ K. e% A
15 • 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 布置方式 叫排样。 7 p6 C( M# K% M
16 冲裁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设计废料 ,另一类是 工艺废料 。
7 K! T; `7 T+ ^# L+ H7 W" M0 x6 U17 • 排样的方法,按有无废料的情况可分为 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和 无废料排样。
" j; B2 S# {0 ^1 L ~" A- e18 搭边是一种 工艺废料 废料,但它可以补偿 定位 误差和 剪板 误差,确保制件合格;搭边还可 增加条料刚度 ,提高生产率;此外还可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 拉入模具间隙 ,从而提高模具寿命。 • 硬材料的搭边值可 小一些 ;软材料、脆材料的搭边值要 大一些 。冲裁件尺寸大或者有尖突复杂形状时,搭边值取 大一些;材料厚的搭边值要取 大一些
8 T* p4 N. o$ x- P! G22 按工序组合程度分,冲裁模可分为 单工序模 、连续模 和 复合模 等几种。
7 p6 e( a6 B$ z6 y& Z23.进模中,典型的定位结构有 挡料钉及 导正销 和 侧刃 等两种。 ( K# @5 L9 W* @! ]; I: y3 a& v! B
24 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形的 相对位置精度高 ,板料的定位精度高,冲模的外形尺寸
# T7 [" }" K6 k: p' e6 U6 Z较小 ,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成本高。所以一般用于生产 批量大 、 精度要求高 的冲裁件。/ i m2 C4 J9 |
26.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最小值于冲模结构有关,顺装式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可 小 些;倒装式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应 大 些。
9 R6 n6 G c" }+ ~4 X t27 对于大中型的凸、凹模或形状复杂,局部薄弱的小型凸、凹模常采用 镶拼结构
( [7 b* W( K/ H. K2 X28 • 条料在送进方向上的 送进距离 称为步距- s' {$ Z6 o4 j1 Y3 U$ U' c1 G
29 弹压卸料板既起 压料 作用,又起 卸料 作用,所得的冲裁件质量较好,平直度较 高 ,因此,质量要求较高的冲裁件或 薄板冲裁 宜用弹压卸料装置。. m1 g' o& l8 { T4 L% q0 `7 m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 |! L2 b l& ~3 P5 k8 S0 Y% K
1 冲裁间隙过大时,断面将出现二次光亮带。( × )
7 l5 y2 w5 j' s7 z8 r9 g5 y2 形状复杂的冲裁件,适于用凸、凹模分开加工。 ( × )
/ A9 Q+ l9 S& W1 V3 对配作加工的凸、凹模,其零件图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说明配作间隙值。 ( × ) . @- H G7 y9 I0 | z& b# I
4• 整修时材料的变形过程与冲裁完全相同。 ( × ) 5 p8 S& {0 R5 A, ^
5• 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件的重心。 ( × ) $ R( j# H/ b7 {, h1 i# K
6•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孔(或落料)的冲模称为复合模。( × )
4 v. [! M. u& s }0 q7 导向零件就是保证凸、凹模间隙的部件。 ( × ) $ X% T5 X5 [! w6 `$ q. R& M
8• 对配作的凸、凹模,其工作图无需标注尺寸及公差,只需说明配作间隙值。 ( × )
9 m4 ]" {% h/ ^( F4 z4 n( U" z10 凸模较大时,一般需要加垫板,凸模较小时,一般不需要加垫板。 ( × ) ' ^' k3 W* P8 f
11 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 × ) 9 |0 F, L5 L9 P3 u. u% A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到题目的空格处)
$ q& O; a" z" ?$ k/ |1 、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_ A _。 A 、光亮带 B 、毛刺 C 、断裂带 ; G) f# ?8 ~2 B9 ^! ^
2、落料时,其刃口尺寸计算原则是先确定 _ A _ 。 , B0 U$ P3 `* K
A 、凹模刃口尺寸 B 、凸模刃口尺寸 C 、凸、凹模尺寸公差
7 A1 |; J3 r8 H# k4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 W! B, o2 E: J
______ A _____ 。 A 、推料力 B 、卸料力 C 、顶件力
1 G6 q3 W( ~; H1 U5、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 ___ C __的作用点。 A 、最大分力 B 、最小分力 C 、合力 @* s5 \! G$ E5 `+ t3 b
6、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 _ C _ 。 A 、导板模 B 、级进模 C 、复合模 ! a7 {. o0 ~5 Y& q+ W
8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 _____ B ______ 的定位方法。
& v$ `+ \7 a$ [( ]6 T# o- Z ]2 kA 、固定挡料销 B 、侧刃 + 导正销 C 、固定挡料销 + 始用挡料销 % Z* |7 T7 J+ ]- n% @5 ~+ ]( B
10由于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 __ A __冲压件的生产。 A 、大批量、小型 B 、小批量、中型 C 、小批量、大型 D 、大批量、大型
) {) q" I# {0 c" h% p4 I7 u12、对于冲制小孔的凸模,应考虑其 ___ A ___ A 、导向装置 B 、修磨方便 C 、连接强度 + f; [: O0 ?) N% t* B0 l/ }
14中、小型模具的上模是通过 __ B __ 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 A 、导板 B 、模柄 C 、上模座 : [( r7 X- ~* I; j4 d
16为了保证条料定位精度,使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可采用 _ B ____ 。 ; s0 J: x& G; B5 r& J* d5 t. u0 H, h
A 、长方形侧刃 B 、成型侧刃 C 、尖角侧刃 ( Y4 h! N+ W$ m7 ?% i
17凸模与凸模固定板之间采用 __ C__ 配合,装配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 - g( v3 d2 q# f7 j. B6 m; @
A 、 H7/h6 B 、 H7/r6 C 、 H7/m6 % e- E! {& N: _1 t! w& \, v% P9 L
18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的孔时,为了减少孔的变形,应先冲 ___ A ____ 和 _____ D____ 的孔,后冲_____ B _____和 ______ C ____ 的孔。 A 、大 B 、小 C 、精度高 D 、一般精度 9 U5 P4 a' z6 R5 v- u0 m
四、问答题
6 v7 B) d/ C, Y3 N: M1• 冲裁的变形过程是怎样的? ) g z5 Z9 v: i. p U5 Z0 Q0 f
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如图图 2.1.3 所示:从凸模开始接触坯料下压到坯料内部应力数值小于屈服极限,这是称之为弹性变形阶段 ( 第一阶段 ) ;如果凸模继续下压,坯料内部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坯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直至在刃口附近由于应力集中将要产生裂纹为止,这是称之为塑性变形阶段 ( 第二阶段 ) ;从在刃口附近产生裂纹直到坯料产生分离,这就是称之为断裂分离阶段 ( 第三阶段 ) 。
! l8 Y5 C5 Q5 G" p2• 普通冲裁件的断面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些断面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
3 I5 m6 U. s. S' m) x2 p 普通冲裁件的断面一般可以分成四个区域,如图 2.1.5 所示,既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四个部分。
7 q1 y$ h/ G$ r+ n! d- W$ L 圆角带的形成发生在冲裁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主要是当凸模刃口刚压入板料时,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变形,使板料被带进模具间隙从而形成圆角带。
" r0 \3 U% G% h- S& l 光亮带的形成发生在冲裁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塑性变形阶段),当刃口切入板料后,板料与模具侧面发生挤压而形成光亮垂直的断面(冲裁件断面光亮带所占比例越大,冲裁件断面的质量越好)。
" h1 D2 f4 G2 I: @7 w 断裂带是由于在冲裁过程的第三阶段(即断裂阶段),刃口处产生的微裂纹在拉应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展而形成的撕裂面,这一区域断面粗糙并带有一定的斜度。 ) J' i3 |% K- a1 d& h; }
毛刺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尖部分呈高静水压应力状态,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在刃尖处产生,而是在距刃尖不远的地方发生。随着冲压过程的深入,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形成毛刺。对普通冲裁来说,毛刺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冲裁间隙的大小使得毛刺的高度降低。 x( H7 }1 [" t/ a
& Z6 J+ `# L0 e9 j6 i8 H8 g图 2.1.5 a— 圆角带; b— 光亮带; c— 断裂带; d— 毛刺 图 2.1.5 冲裁件的断面特征. ?- i$ Y( _( \/ V3 Q1 f2 E3 w' @$ v
3• 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对冲裁质量有哪些影响?
3 W/ n; o/ L% O1 U. `% o 冲裁间隙是指冲裁凹模、凸模在横截面上相应尺寸之间的差值。该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件切断面的质量、冲裁力的大小及模具的使用寿命。 , u& E. ?5 r7 G: Z8 a6 q
当冲裁模有合理的冲裁间隙时,凸模与凹模刃口所产生的裂纹在扩展时能够互相重合,这时冲裁件切断面平整、光洁,没有粗糙的裂纹、撕裂、毛刺等缺陷,如图 2.1.6 所示。工件靠近凹模刃口部分,有一条具有小圆角的光亮带,靠近凸模刃口一端略成锥形,表面较粗糙。
+ ]/ o F% s+ S- e5 l 当冲裁间隙过小时,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的裂纹则不能重合。凸模继续压下时,使中间留下的环状搭边再次被剪切,这样,在冲裁件的断面出现二次光亮带,如图 4-5b 所示 , 这时断面斜度虽小,但不平整,尺寸精度略差。 / e% k% {( p u! g- ?) V+ m" L' k; W
间隙过大时,板料在刃口处的裂纹同样也不重合,但与间隙过小时的裂纹方向相反,工件切断面上出现较高的毛刺和较大的锥度。
* l# j5 N9 E% p" Z1 d. {
3 Z _' v1 m* v7 j9 L3 m! L( S 图2.15
! _+ v i; G6 q k; Z; v+ J$ V4 f) q4 降低冲裁力的措施有哪些?
! l- S4 Q# n' T+ ?0 U& J A 当采用平刃冲裁冲裁力太大,或因现有设备无法满足冲裁力的需要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冲裁力,以实现“小设备作大活”的目的:
" y g& C8 o- [7 p; u2 [" E, Q0 ]1、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当被冲材料的抗剪强度较高或板厚过大时,可以将板材加热到一定温度(注意避开板料的“蓝脆”区温度)以降低板材的强度,从而达到降低冲裁力的目的。 2 W0 u {: y. [+ d
2、采用斜刃冲裁的方法:冲压件的周长较长或板厚较大的单冲头冲模,可采用斜刃冲裁的方法以降低冲裁力。为了得到平整的工件,落料时斜刃一般做在凹模上;冲孔时斜刃做在凸模上,如图4.10所示。 * z4 t! d' M; _ g6 R4 f' L% M
3 、采用阶梯凸模冲裁的方法:将多凸模的凸模高度作成高低不同的结构,如图 4.10 所示。由于凸模冲裁板料的时刻不同,将同时剪断所有的切口分批剪断,以降低冲裁力的最大值。但 这种结构不便于刃磨,所以仅在小批量生产中使用。 b$ W: |* ?+ w) R
7 |1 `- i5 ], q- b (a) (b) (c) : L6 j6 J3 r5 L5 i7 D
图 2.4.3 减小冲裁力的设计 (a) 斜刃落料; (b) 斜刃冲孔; (c) 阶梯凸模冲裁法
; q) ^$ H7 s% P! D. x s' Z0 T5 • 冲裁工艺方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9 X7 [7 M, z8 ]" N. b7 ^; N" G- k
4 [: O7 Z( e* E" _
6 什么叫搭边?搭边有什么作用? 4 d, a# ^. g* {6 Q
排样时,工件与工件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余料,称为搭边。搭边的作用是:补偿送料误差,使条料对凹模型孔有可靠的定位,以保证工件外形完整,获得较好的加工质量。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太大,浪费材料;太小,会降低工件断面质量,影响工件的平整度,有时还会出现毛刺或搭边被拉进凸模与凹模的间隙里,造成冲模刃口严重磨损。影响模具寿命。
4 \) E) K) ?5 h5 J. l5 O) P6 g7 怎样确定冲裁模的工序组合方式? # E8 E) {) a6 O# R# B
确定冲裁模的组合方式时,一般根据以下条件: % n5 K) q8 u/ @2 S
1 、生产批量的大小。从提高冲压件生产率角度来考虑,选用复合模和级进模结构要比选择单工序模好得多。一般来说,小批量和试制生产时采用单工序模具,中批和大批生产时,采用复合冲裁模和级进冲裁模。 $ p5 Z4 P8 j3 W D* s# A( {
2 、工件尺寸公差等级。单工序模具冲出的工件精度较低,而级进模最高可达 IT12 ~ IT13 级,复合模由于避免了多次冲压时的定位误差,其尺寸精度最高能达到 IT9 级以上,再加上复合模结构本身的特点,制件的平整度也较高。因此,工件尺寸公差等级较高时,宜采用复合模的结构。
3 G4 N' v8 ^8 l8 \, L! d3 、从实现冲压生产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的角度来说,选用级进模比选用复合模和单工序模具容易些。这是因为,复合模得废料和工件排除较困难。
- F' N9 Y8 d/ g4 、从生产的通用性来说,单工序模具通用性最好,不仅适合于中小批量的中小型冲压件的生产,也适合大型冲压件的生产。级进模不适合大型工件的生产。
p) a4 V' `( q1 G1 W/ W4 k3 q5 、从冲压生产的安全性来说,级进模比单工序模和复合模为好。 * D0 d% X, \8 c/ H2 c( ^# G+ k
综上所述,在确定冲裁模的工序组合方式时,对于精度要求高、小批量及试制生产或工件外形较大,厚度又较厚的工件,应该考虑用单工序模具。而对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大的工件的冲压,应采用复合模;对精度要求一般,又是大批量生产时,应采用级进模结构
B. N' ?) ~* [2 H t,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