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空前繁荣,新船订单创记录地达到近2.5亿载重吨,船企手持订单达到5亿载重吨,其中,散货船新订单近1.5亿载重吨,万箱级集装箱船新订单在120艘以上。 如此火热的造船市场能否在2008年得以延续?如果发生波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诸如此类的话题已成为造船界争相讨论的热点。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2008年船市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回调,但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新模式的建立,新船订单的成交量仍将可观,有望超亿吨。 众所周知,分析船舶市场的走势首先需要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因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因,其发展速度与海运周转量增长率成正比关系。从总体看,2008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相对高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8%,但同时也指出,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是其中起根本作用的一个因素。因为次贷危机是一个很长的连锁反应过程,需要18—24个月才能真正消退。与此同时,油价高位徘徊、美元疲软以及亚洲主要货币升值压力较大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作为“金砖四国”的龙头——中国,为抑制处于高位的通货膨胀率,一改过去应用多年的财政和货币双稳健的政策,2008年确立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将对钢铁等资金密集型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会影响其经济发展速度。 就造船市场而言,有利因素包括船位紧张、需求旺盛等,不利因素包括船市持续兴旺已经5年、主力船型订单饱满、造船产能扩张过快、成本上升等。 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后市走向,还需要观察2008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因为一季度后,次贷危机对投资银行以及航运公司的影响会基本明朗,船东心理也将趋于稳定,而且“河北精神”号油船因碰撞造成的原油泄漏对单壳油船淘汰进程的影响也能基本确定,届时船市走向有望趋于明朗。另外,由于船厂订单饱满、原材料价格上涨、熟练工人与技术人员的缺乏、美元贬值以及新规范和新规则的实施,2008年新船价格总体仍将保持高位,甚至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