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392|回复: 5
收起左侧

[环境科学] 加拿大高中生发明快速分解塑料袋方法(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4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加拿大高中生发明快速分解塑料袋方法(图)2008-07-04 03:56:35 来源: 新华报业网(南京) 网友评论 2358 条 点击查看5 k) |; ~( O$ w% M7 C8 _
( \% [5 {4 w8 U2 y! O
  •   核心提示:加拿大16岁的高中生丹尼尔·伯德研究发现,通过一种神奇的假单细胞菌,可以将塑料袋的自然降解过程缩短至3个月!分解过程中亦不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只会产生水和少量二氧化碳。

4 X  }' z$ l  {& Z0 n& C) _7 E%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F/FE/FEF564E86920769971545170DE6C5DDC.jpg
- S3 p# q5 P, P9 D+ c/ }- `) F4 N5 ^* r+ M
扬子晚报7月4日报道 由于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成为地球公害,因此它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然而加拿大16岁的高中生丹尼尔·伯德通过研究,发现通过一种神奇的假单细胞菌,可以将塑料袋的自然降解过程缩短至3个月!
- v! ]7 ]5 E2 k9 B2 f做家务时产生灵感& [. M/ k0 x5 S$ I8 [9 }
据加拿大媒体3日报道,现年16岁的少年丹尼尔·伯德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沃特卢市一名高中生。他的研究理念来自日常生活的经历:他经常帮母亲做家务,但每当他打开存放洁具的柜子时,放在最上层的塑料袋就会如雪崩般飞散。烦不胜烦的他开始研究如何能令塑料袋“消失”。0 L& q& Y: _" E! h" X
塑料袋的自然分解时间通常从20到1000年不等。但伯德认为,它始终会被微生物分解,所以只要找出可以分解塑料袋原料——聚乙烯的细菌,再将这些细菌集中便行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发现将绿脓杆菌和甲氰菊酯降解菌混合使用,将会令分解塑料袋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两种细菌均属于假单细胞菌,而伯德的研究是全球首度证明假单细胞菌可以分解制造塑料袋的原料——聚乙烯。! U, @  Y/ O/ T2 [& B
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g3 v0 U; Z7 |8 \
在实验过程中,伯德从当地一个垃圾场获取泥土样本,并将泥土样本跟聚乙烯和一些促进细菌生长的溶液混合。他将溶液浓缩多次及培养12个星期后,伯德试验培养液对塑料袋碎片的分解效果。结果,他发现上述两种细菌分解聚乙烯最为有效。" }: a1 j% ?- O3 e' W& v9 a
随后,伯德分离出这两种细菌并混和醋酸钠,然后将温度调节至摄氏37度。他惊喜地发现,细菌在这样的环境下,6周内就能分解43%的塑料袋碎片。按照这个速度,伯德认为塑料袋只需3个月便可以完全被分解。伯德又测试了这个分解塑料袋的方法能否大规模应用,结果发现,只要好好控制温度,令细菌变得活跃,它们便能大量分解塑料袋,所需成本极低。分解过程中亦不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只会产生水和少量二氧化碳。
- X: _0 d! A) e0 {% Q) Y3 |; S申请专利挣大学学费5 t# o7 }1 p3 n' [9 R. l/ z1 C
虽然目前这项研究仍然处于实验阶段,但伯德已经有更长远的想法:他希望能够为此申请专利,将这种技术打进市场,并通过出售专利挣够学费,然后攻读一所理想的大学,以便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日前,被誉为“塑料袋克星”的伯德在“全加拿大科学展”上勇夺第一名,并且获得3万美元的奖金。目前,他已经得到多所大学的奖学金。 宗文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 http://cimg2.163.com/cnews/img07/end_i.gif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如果属实,获几个诺贝尔奖亦不为过!
发表于 2008-7-4 18: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好样的孩子,比我强多了good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21: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细想一下,觉得不大可能大规模应用,因为在野外垃圾填埋场不大可能把温度调节至摄氏37度,除非建一些能存放3个月垃圾,温度调节至摄氏37度的垃圾中转站,这样的垃圾中转站该多大啊
发表于 2008-7-6 07: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要大规模应用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不知这种菌是厌氧菌还是好氧菌,从介绍来看好象是厌氧菌,应该可以产生可回收利用的其它有机物(如甲烷等)。
发表于 2008-7-7 22: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强good good goo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