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4-14 09: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常见的性能指标 & i6 d% K i' s$ O
3 I; d, x3 p" S7 @% z--------------------------------------------------------------------------------
+ w# i, k# A p6 L# @" U5 B* d! c. w1 p2 \- z0 K' k% f
0 `! U/ M" A" d% l
(1)密度和相对密度 (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 ! w0 g1 {/ C; Q& [/ g) ^* g
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g/cm3或g/ml表示。
) P' j0 t" W. O9 q( D 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参考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相对密度因为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
* K p$ G7 A- g 石油的密度是随其组成中的含碳、氧、硫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因而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密度最大,而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因此,根据石油产品的密度(或比重),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判断该油的大概质量。 ; v* m! f9 H$ ]) }2 s
比重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简单判断油品性能上。 # Q" ^1 B+ o# s) d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884和GB/T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4052和D941、英国IP160、德国DIN 51757和ISO 3675等。
0 [& b9 r" V; e/ n9 X(2)馏程(Distillation range) ! w" v G [. D) e6 @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韧馏点到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当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期间,第一滴冷凝液从冷凝器的末端落下的一瞬间所记录的温度称为初馏点,其最后阶段所记录的最高温度称为终馏点。汽油的馏程除初馏点和干点外,一般还包括以下项目:
# b) A5 E g0 ^! Y 10%、50%、90%馏出温度:指馏出体积分别达到试样的10%、50%、90%时的温度。 ; }0 s' I2 z! E b
干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时,烧瓶底部的最后一滴液体汽化—瞬间所记录的温度。 " k a$ B) N; A( I
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在于烧瓶内的残油的体积百分数。 / C0 e1 `( i& Y. o# E1 A# u
损失量:指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凝不好和结焦等造成试油损失的量,以l00ml试油减去馏出液和残留量即得。 + y3 a2 N/ Z/ S3 t, F
馏程用来判定石油产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从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蒸发性能的好坏。汽油的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这两个温度过低,则易产生气阻(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这种现象称为“气阻”)。汽油的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千点表示汽油中不易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的含量。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易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反之,表示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这样,就会增加汽油消耗量,甚至稀释润滑油,增加机件磨损。
" D8 P6 P1 ^! G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25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86、英国IPl23、德国DIN 51567和ISO 3405等。
6 E1 Z2 E3 m8 \$ W/ G$ x(3)色度(Colourity)
. D: Z5 K7 k3 ^8 p 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测得的结果。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1 E# W# y- U/ O1 j* B2 D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555和GB/T 6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l56和D1500、英国IP 196和ISO 2049等。 2 U% H6 u+ U& c* F# g
(4)辛烷值 ' z# I/ E0 P6 w; p1 |- x$ o% U$ q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项目。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爆震(俗称敲缸)是汽油发动机中一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爆震燃烧时,发动机有时会发生强烈的震动.并发出金属敲击声,随即功率下降,排气管冒黑烟,耗油量增多,严重的爆震会使发动机零件毁损。 # [0 b4 a3 Z" Z9 U4 T T8 R& t
辛烷值是表示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分析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有马达法和研究法,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的方法。
. c- d. ?- v* p# E 马达法辛烷值是指以较高的混合气温度(加热至149%)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900r/mm)的条件为其特征的马达法测得的辛烷值,以辛烷值/马达法表示。以评定车用汽油在节气,11全开和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抗爆性。
4 z5 v0 D1 I* i 研究法辛烷值是指以较低的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的发动机转速(600r/min)的条件为其特征的研究法测得的辛烷值,以辛烷值/研究法表示。以评定车用汽油在发动机由低建转到中速运行时的抗爆性。 , S4 X' F* _# q& y0 J. _
研究法辛烷值所测数值高于马达法,通常可用下列经验式来换算两者的近似关系值。
; o: B5 n4 A! W" p9 u 马达法辛烷值z研究法辛烷值×0.8+10
1 ~+ T# Y$ l3 Q: R4 Z# _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之差称为汽油的敏感性和灵敏度。 5 Z* S$ p+ `: {, v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
8 P" V7 y% W/ w* j, }, S$ H; a 车用汽油的牌号是按辛烷值大小来区分的.例如,70号汽油的辛烷值规定不低于70。 5 U n4 v5 M8 D% R4 I" `
车用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它的抗爆性能电越好,它在发动机中燃烧时越不易产生爆震现象。产生爆震的因素较多,除汽油的牌号过低,发动机负荷过重,发动机过热等条件外,发动机的压缩比对产生爆震关系极大。高压缩比发动机的经济性能较好,但它易产生爆震,所以要根据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高低,适当选用相应牌号的汽抽,压缩比越高,要求汽油牌号越高。例如,压缩比在7.o以下的,应使用70号汽油。我国汽油牌号正在由马达法向研究法过渡。 ' s1 e8 d0 X P+ w
(5)十六烷值
, Q9 r" [: F# |. F 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燃烧性能的项目,它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值。在规定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分析燃料具有相同着火滞后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十六烷值越高,着火滞后的时间越短。
- x5 n; Y; k; ~ U 十六烷值高的柴油的自燃点低,在柴油机的汽缸中容易自燃,不易产生爆震。现在柴油机的转遭和压缩比普遍提高.要求柴油在汽缸中的滞燃期要短,如柴油的十六烷值过低,将会使柴泊的迟缓期加长,产生不正常的燃烧.出现爆震,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
; o6 Y% ]0 w, O! N3 Q1 l" I 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过高,否则,不能完全燃烧,排气管会冒黑烟,耗油量增大。一般控制在40-60之间。
8 n$ D- x) f+ s" y9 |! A(6)实际胶质
3 z7 }! q* M) D7 }" j+ z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航空汽油、喷气燃料的蒸发残留物或车用汽油蒸发残留物中的正庚烷不溶部分称为实际胶质,以mg/100ml表示。实际胶质是指油中已经存在的一种胶质,是用于评定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发动机燃料的安定性能。从实际胶质的大小可以判断能否使用和继续贮存。实际胶质较大的燃料要尽早使用,不宜继续贮存,否则颜色变深、酸度增大,使用时在发动机的进油系统和燃烧系统会产生胶状沉积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 y- w, V6 l; P
(7)诱导期 : S3 T+ B- ~# e' h; g
诱导期是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周期,以分钟表示,它是评价汽油在长期贮存中氧化及生胶趋向的一个项目。汽油的诱导期越短.则安定性越差,生胶越快,可贮存的时间也越短。 8 i+ ?5 g7 y2 B2 A
要提高汽油的安定性.除改进炼制下:艺外,还可往油中加入抗氧防胶刑和金属钝化剂,延缓它的氧化速度。
( ~! N$ E' {% M# w4 {. E' u. K( P(8)饱和蒸气压
, C6 Z- G1 n, `, P4 E' C" A& |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适当的试验装置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面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以pa表示(1mmHG=133.222pa)或以巴表示[1har(巴)=105pa)。
3 O6 b. M3 _9 k9 g5 l$ b 饱和蒸气压是用来说明汽油蒸发能力的大小和在汽油管道等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以及贮运时损失轻质馏分的倾向。汽油的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也大,在贮运中,蒸发损耗也就大。
1 X5 [; m+ Y& I(9)蒸发损失(Evaporation loss) * Z: R9 x- p, E" i
蒸发损失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其损失量所占的重量百分数。
' a& g2 ~1 w% q5 ?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732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972和D2887、德国DIN 51581。
q$ \$ }- M, L0 C* A(10)烟点 6 F+ Z* A* e) `
烟点亦称无烟火焰高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标准灯中燃烧时,在不冒烟的情况下所测得的火焰最大高度,以mm表示。用以判定对灯罩的污染程度。
* Z4 h7 |0 u# _2 ?; H(11)芳香烃含量 ; Y6 m: Z1 k; s7 _8 l# ^3 q! ^
芳香烃是组成石油的各种烃类之一。它对油漆和橡胶的溶解力强,故在汕漆溶剂油和橡胶溶剂油中均应含有一定量芳香烃。但芳香烃含量太大会损害人体健康,故其含址又须有所限制。 + J* z* L( d" D+ A8 F
(12)碘值
# ^& r( E" X8 `, l 在规定条件下,100g油品所能吸收碘的质量数称为碘值,以g表示。碘值用来测定溶剂汽油不饱和烃的含量。油品中不饱和烃含量越多,碘值就越大,安定性就越差。
8 w# G C' ^3 m(13)粘度(Viscosity) + q' `7 j6 x' `) E' y
流动物质内部阻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参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帖度、雷氏粘度和赛氏帖度。
! y$ K! O1 V+ M3 |" M, U(14)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部阻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99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制中以帕?秒(Pd?s)表示。习惯用厘泊(cP)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CP=10-3pa?S。
$ B: f4 x' X: R, A4 \ Y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50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983、英国IP 230和267、德国DIN 53018等。 0 P, a: G. f- I) b K
(15)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部阻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以m2/s表示。习惯用厘斯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l厘斯=lmm2/s。
: V1 o% I! l, M& d. @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65和GBlll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55、英国IP 71、德国DIN51562和ISO 3105等。美国常用的条件粘度是赛氏(Saybolt)秒(SUS),而雷氏(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用的条件粘度。 * q2 x T! D9 W' O; h/ s$ B
(16)思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拭油在某温度时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所需要的时间(秒)与该粘度计水值之比,以oE表示。在温度t℃时的愚氏粘度用符号E表示。 j6 I0 U9 b; A, q* ~/ w. P7 H
(17)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 一定体积的试油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所需要的时间,以s表示。 . `/ i! o. P! ?" r
(18)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 一定体积的试油从赛玻特粘度计流出60ml,所需要的时间,以,表示。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S表示)和赛代低油粘度(以sfs表小): $ H8 p, D: i" p* w7 q* l
(19)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
, e& K% ?; \2 N8 F; ^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4 |9 J- {& \$ h. q1 k8 }: T$ B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995和254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270、英国IP 226、德国DIN51564和ISO 2909等。 ) p7 [% n7 X T' t
(20)闪点(Flash point) 4 a/ ~9 S5 E. B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怀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某些润滑油规格项目中同时规定开口和闭口闪点的差值,以判断润滑油馏分的宽窄程度和是否掺入轻质组分。
- |) ?3 ]/ t/ e9 G1 v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的项目。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45℃以上的可燃品。在贮运和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列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 N$ I6 P& F7 `& B3 N) R! O
在油品的使用过程中,闪点同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内燃机油应用较高的闪点。使用中不易着火燃烧,如使用中发现油的闪点显著降低,说明润滑油已受到燃料的稀释,应对发动机及时栓修或换油。汽轮机油和变压器油在使用中,如发现闪点下降,则表示油品已变质,需要进行处理。
* F$ u+ {% k* {6 J! i A& l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353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92、英国IP 36、德国DIN 51376和ISO2592等。
* G' \0 p% b5 z0 P1 p; q% o: ~(21)凝点(So—lidification point)
# U8 T6 ?0 [1 {1 x9 [1 I: P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 n% d5 v' I* \0 K. }. v 油品的凝点高低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6 @: S! w! i% k+ q2 m
某些油品用凝点来表示其牌号,以便使用时参考其低温流动性能。例如25号变压器油要求凝点不高于-25℃。 1 x: h: r2 c [5 ]' G& v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510,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97、英国IP 15、德国DIN 51597和ISO 3016等。 6 v$ k& z' ~! m6 p& L7 u4 W
(22)倾点(Pour point) " P2 g, }2 z; t- `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开始连续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由于倾点比凝点更能反映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因此我国也和许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一样用倾点来表示其低温流动性。
' d; g- T' i3 b* ~" w1 E7 \% B2 Q 不同原油基所属的油晶其倾点与凝点差值不一样,一般倾点要比疑点高3-5。
5 H2 D/ g' y- S k1 l: } ?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3535,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97、英国IP 15、德国DIN 51597和ISO 3016等。
. {" y4 ?) |! |- d(23)冷滤点 0 I0 k0 d9 {( L' [/ T4 S1 a: [. z3 [
柴油冷滤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200ml柴油试样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时以(按1的整倍数)表示。
~4 C* G9 t6 g: X7 u* {( J3 {(24)水分 (Water content) 2 v. O" Z$ g% [: n1 F' q7 {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种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都是以%表示,小于0.03%即为痕迹,特殊要求的油品,其水分以ppm表示。 N1 `3 J6 ^; a, C! s
油品中应防止混入水分。燃料中混进水分,在低温使用时,会凝成小冰块,堵塞油路,影响供油。润滑油中混进水分,会使油膜强度降低;产生泡沫或乳化变质;会促进润滑油的氧化和加强低分子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也会使添加剂分解沉降,甚至失作用。
8 |% L+ o, S, a) a& D( v5 Z! E 变压器油中混入水分,它的绝缘性能就大大降低。
$ w; {9 \* _) f- r0 I* U4 H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26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95和1123、英国IP 74、德国DIN 51582和ISO 3733等。 8 \/ c8 y# _. Y6 P6 b8 n! Y
(25)机械杂质
8 R1 Z! o2 [* {! |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叫做机械杂质。油品中的机械杂质是在贮运、保管和使用过程中混入的.如泥沙、灰尘、铁锈和金属粉末等。这些机械杂质可用沉淀或过滤等方法除去。燃料中含有机械杂质.会堵塞油路和滤清器,并会严重磨损油泵和喷袖蠕。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则会磨损机件,并增大残炭和灰分数量。变压器油中含有机械杂质,就会严重降低它的绝缘性能。
+ q, t* I3 F# ?: e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511。 8 t# t4 K9 C$ e0 U
(26)不溶物(1nsolubes)
# i; C( a! V+ G( I 将油品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通过过滤残留在滤纸上的杂质即为不溶物。 4 E* }: `5 j9 k. i9 P4 w. x- C3 T) L3 O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8926,适用于测定用过的润滑油中正戊烷和甲苯不溶物。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893和D4055、德国DIN 51365E和51392E等。 ' V' p" Q- w1 H& Z$ j5 g3 `0 d
(27)水溶性酸或碱
" l- \( D0 G- g1 p 水溶性酸或碱是指存在于油品中可溶r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总称。
3 H8 r ]9 Q* o6 E. u 油品中的水溶性酸或碱是指能落于水中的尤机酸或碱.以及低分子的有机酸和碱性化合等物质。油品中是不允许有水溶性酸或碱存在的,因为它会严重腐蚀机件。
& L' k( O1 F: x$ L4 [# Y) `5 M 加有清净分散添加剂的柴油机油和汽油机油允许呈碱性反应。 & z- g$ N. s7 X6 E
(28)中和值(Neutralization value)
8 H1 l% f1 O9 H9 h7 k' H 中和值是油品酸碱性的量度,也是油品的酸值或碱值的习惯统称,是以中和一 定重量的油品所需的碱或酸的相当量来表示的数值。 ' w$ H3 a: p& A$ ]$ b9 t; l o
(29)总碱值(Total Base Number TBN)
: L9 N, s# x" s h: X 总碱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存在于lg油品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的酸量,以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总碱值是测定润滑油中有效添加剂成分的一个指标,表示内燃机油的清净性与中和能力。
( w T- V9 U4 W- O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S11/T 025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2896和4739、英国IP 276、德国DIN51537和ISO 3771等。 7 B% u8 u* N# k4 E0 x% }
(30)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
L" s7 K. \; k8 b. K! | 皂化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并皂化lg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 U) O: h1 c% l1 f6 ~( K! f3 o8 M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802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94、英国IP 136、德国DIN 51559(1)和ISO 6293等。
5 q3 G" r2 ?' V% a. l, Q* v& n7 c+ `(31)酸值(Acid number)和酸度
& e. m+ p* M0 J 中和用沸腾乙醇从1克油品中抽出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又称中书值).以mgkoh/g油表示。 & N K2 X+ \2 F# ?: K( N+ e7 g. Y
中和用沸腾乙醇从100毫升油品中抽出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度以mgkoh/100ml油表示。
) g+ U, c- T3 `7 q0 Q# y: J' F; a 酸值和酸度分别表示润滑油和汽、柴油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是控制油品精制深度的项目之一。油品中的有机酸主要是环烷酸和油品经氧化面生成的酸性产物。这些有机酸对机械都有一定程度的腐蚀性,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其腐蚀性会增大。油品氧化越严重,其酸值增值越大,因此,它是油品变质的主要指标。
# z& U, F1 e3 H2 g( X5 W& e7 w6 }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264。
. K3 P1 A, R H6 A(32)残炭 - _# ]6 F. `$ o; C0 N9 w
在规定条件下,油晶在进行蒸发和裂解期间所形成的残留物叫残炭.以重量百分数表示,根据残炭的大小,可以大致判定油品在发动机中结炭的倾向,结合其他指标可以判定润滑油的精制深度。一般精制深的油品,残炭小。 6 v% T, |7 X; d [" Z9 ?
油品中含氮、硫、氧化物、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香烃较多时,残炭也有所增加,炭质也较硬。 ) R. }( V* [5 @0 u( E
添加剂含量高的油品是控制其基础油残炭,而不控制成品油残炭。
7 s# b: v" Z* ]) W(33)康氏残炭(Conradson carbon residue) # ]2 B1 z) e! v% B
康氏残炭是用康拉德逊残炭测定器所测得的残炭。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于受热蒸发,燃烧后残余的炭渣称为残炭。残炭值的大小与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变质程度有关。
2 v4 v5 V4 _9 t) [: A# b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68,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89、英国IP 13、德国DIN 51551和ISO6615等。
* S" f# S1 M& j4 p l) s(34)灰分 & J5 L! z1 i2 D) ~+ i+ b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煅烧后所剩下的残留物叫做灰分,以重量百分数表示。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有的环烷酸盐类。通常油晶中的灰分合敏都很小。在润滑油中加入某些高灰分添加刑后,油品的灰分含量会增大。
; V% F, i( T" I2 r" ~1 L q" [ 发动机燃料中灰分增加,会增加气缸体的磨损。润滑油灰分过大,容易在机件上生成坚硬的积炭。许多内燃机油中加有抗氧、抗腐、消净分散等添加刑,其灰分都比较大,这种灰分不但不会生成坚硬的积炭而增加磨损.相反地倒是衡量油品中添加剂含量多少的尺度,从而可判断油品的质量等级.
, o% X. X' V% `- V( {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508,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119和ISO 6245等。 7 J5 y: h g p& Q$ v# r- Q: j! A
(35)硫酸盐灰分(Sulfated ash content)
, G5 \% `/ |6 Q$ a3 I0 t; T9 e 硫酸盐灰分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碳化残留物经硫酸处理,转化为硫酸盐后的灼烧恒重物,以%表示。此方法适用于测定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硫酸盐灰分。 % f5 Z5 P5 B" z9 C8 I: e) g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2433,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874、英国IP 163、德国DIN 51575和ISO 3987等。 , V& {7 ]6 T8 }$ y
(36)泡沫性(Foaming characteris-tics)
3 f" u. M* M$ ]; u 泡沫性是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油品泡沫倾向性和泡沫稳定性,可判断其中混入空气后油气的分离能力。
2 H2 f0 c0 E. j4 l7 c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12579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 892、英国IP 146、德国DIN 51566E和ISO DP6247等。
, d9 W$ D q/ c7 W(37)抗乳化性(Demulsibility)
; ~( p/ z+ {! J, k 抗乳化性是油品和水形成的乳化液分为两层的能力。
( T( [2 y7 R4 t- D" H N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8022和730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711和1401、英国IP 19、德国DIN 51599和ISO 6614等。
# b; N+ N7 H2 P0 e i7 X(38)破乳化时间 $ t' W+ ~( X- C2 X4 W' l
在规定条件下,表示油品的破乳化性的量度值叫做破乳化时间,以MIN表示。它是汽轮 机油的一项主要规格项目。汽轮机油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与漏水、漏气接触,甚至混合,形成暂时的乳化,因此必须具有能与水迅速分离的性能.才能保证油品正常循环和润滑机件。 0 N" _& Y3 d9 O7 R
(39)氧化安定性 * t5 P- Z% @6 Y3 r% c6 e- d
石油产品抵抗由于空气(或氧气)的作用而引起其性质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能力叫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 O# [" ?4 j: |% g; C
油品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与空气接触而起氧化作用,温度的升高和金属的催化会加深油品的氧化,油品经过强烈氧化后质量的变化,以氧化后酸值和沉淀物的数值表示。氧化后酸值大,或沉淀物多.表明它的氧化安定性差,使用寿命不长。这个项目对于长期循环使用的汽轮机油、变压器油,以及与大量压缩空气接触的压缩机油.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 {& z2 R; d5 w; U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1258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943、英国IP 54、德国DIN 51587和ISO 4263等。此外,还有旋转氧弹测定方法SH/T0193,相应地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272等。 : T, M7 S& C# y7 x3 P( M
(40)苯胺点(Anline point)
) B" b+ ]$ w# \' D1 A' C8 Y 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等体积的苯胺完全混溶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苯胺点,以℃表示。苯胺点越低,说明油品中芳烃含量越高。
! E j6 Y* x( K5 {! d9 {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38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611、英国IP 64、德国DIN 51787和ISO2977等。 ; V0 O; _9 _8 G$ L! O; m) P/ W9 G
(41)硫含量(Sulfur content) & F) ]$ P i, C+ ~& k( t
硫含量是指存在于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硫化氯、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Y9 w1 E! m; c
燃料中硫含量较大时,燃烧后会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硫,再转变为三氧化硫,遇凝结水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硫酸,对机件进行腐蚀。汽油中的硫还会使辛烷值下降;灯用煤油如含硫多,在点灯时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就多.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对饲养的小动物(如农村养蚕)有害。 " H/ v' f7 }* J
特殊油品如齿轮油,规定了一定的硫含量.它—般情况下不是腐蚀性物质.而是有意加入的极压抗磨剂中的含硫化合物。 ' D$ ]% v- W" S; E N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8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552、英国IP 243、德国DIN 51400和ISO4260等。 " l: e6 j. }' i# v2 F/ {
(42)清净性 6 e1 n9 m: q' w. z
清净性是测定润滑抽在发动机中工作时活塞侧面生成漆膜的状况,即活塞被污染的程度。清净性的测定是在标准的单缸发动机内进行的,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F在发动机中工作两小时.取出发动机的活塞.与标准活塞图片进行比较,完全清洁的为0级,随着漆膜增多,级号就增大,活塞上漆膜最多的为6级。
0 B3 d1 x( Y8 n* I/ y9 h 清净性是内燃机油重要规格项目之一。汽油机油规定清净性不大于2.5级。加有清净分散剂的润滑油能减少在机件上的沉淀物和漆膜的生成,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井延长润滑油的使用期限。
- t, z7 [; t( z: }$ G: N8 s0 o 中高档内燃机油往往是单缸或多缸发动机试验来评价油品的高低温清净性。
n+ e s' Y( `& {+ b7 D! b(43)防锈性(Rust-preventing characteris-tics)
r5 P J, `" s2 x' ?6 ~ 防锈性是油品阻止与其相接触的金属生锈的能力。
. I% v: X, H W6 A3 D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11143,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665、英国IP 135、德国DIN 51585和ISO7120等。
4 A% x& m0 y: D; [(44)介电强度 - P6 E4 T% ~) M, x/ V$ X
亦称绝缘强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电器用油(或其他绝缘材料)被击穿时的电压除以施加电压的两电极间的距离,以kV/cm表示。 3 F: w, J2 ?/ E; N+ u# W! q9 E
介电强度并不是用来评定绝缘油质量的一个标准,而是一项常规试验。它是用来阐明绝缘油被水和其他悬浮物质物理污染的程度,以决定电器用油在使用之前是否进行干燥和过滤处理,以保证其绝缘忭能,使电器设备能安全运行. ) v& q6 s8 }: _1 s4 o I
(45)介质损耗角 : {+ n' @( J* A$ O8 ?
电器用油(或其他介质)受到一个可变电场作用时,油(或其他介质)中转变为热的那部分能量叫做介质损耗。 : r" W- m& J$ I. |; k( x3 v
由于介质损耗的存在.通过介质的电流向量和电压向量之间的夹角的余角(&)叫做介质损耗角。因为电气用油的损失功率与介质损失角的正切值成正比.故通常以介质损失角的正切值tg&表示,此值越大,表示介质损耗越大,该电气用油的绝缘性能也就越低。这个项日用来判定电气用油的极性物质(如胶质和酸类)含量和受潮程度,是进—步从电气性能上检验电气用油的干燥、精制程度和老化程度。 & M! A4 A7 m# v+ Q0 V4 O; ?& H
(46)空气释放值 ; t3 m2 P4 f- n& i
在规定条下,油中携带气减少到0.2%(按体积)叫所需之时间叫做空气释放值.以min表示时间越短,说明空气越易释放.放气性越好. " W9 L$ A4 `2 |+ m2 Q
在液压系统中如果溶于油品中的空气不能及时释放出来.那么它就将影响液压传递的精确性和灵敏性,严重时就不能满足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 测定此性能的方法与测抗泡性类似,只是它是测定溶于油品内部的空气释放出来的时间,一般规定不大于5min。油品中的极性物质是影响这一性能的主要因素,一些非硅型抗泡剂不仅有很好的消泡作用,而且也能改善油品的空气释放值。
4 v4 X0 q! C( z- N* c4 o(47)OK值(最大合用值) ( I& {% H9 j/ O) I& b5 ]6 l
OK值是用梯姆肯法测定润滑剂承载能力过程中,在没有引起伤痕或卡咬时增在负荷杠杆砝码盘贮的最大重量(力).法定计量单位用牛顿表示,习惯上用公斤(力)表示(英美用磅表示)。 . ~7 } o0 i- t i# @% E
刮伤:指梯姆肯法测定润滑剂承压能力的过程中,当润滑剂薄膜破裂.试块表面沿滑动方向产生宽丽深的犁痕式破坏现象。
: d" v; G2 \0 W K- U* @% K9 f2 T 卡咬:指测定润滑剂极压性能时.试样表面产生严重的粘附和材料迁移而使相对运动停止的现象. 7 N. ]8 W% d+ w& D* T, }: e3 D
中负荷工业齿轮油要求Ok值不小于200.2N[20.4kgf力(45磅)],重负荷则要求不小于266.9N[27.2kg(60磅). 6 c) R4 Q' ?) r
(48)成沟点 : M2 m2 N3 ~) M5 c k; N4 U
成沟点是把试验油样在规定的温度下存放18h,用金属片把试油印成一条沟,然后在10s内测定试油是否流到一起扦盖住试油容器底部。若在10s内油样流回井完全覆盖试油容器底部,则报告油样不成沟;反之则报告油样成沟。成沟点是测定齿轮油(低温)的成沟性能。如75W号齿轮油要求成沟点不高于-45℃,80W/90号油不高于-35℃,85W/90和85W/140号油不高于-20℃.90号油不高于-17.8℃。
$ |( W7 ^% ~% y+ g) ~(49)密封适应性指数 , Z& K. o' w# W* ~; \
该方法是测定油品与丁腈橡胶密封材料的适应性,结果用体积膨胀百分数表小。
% V% @7 J( Z" D4 G, u 油品在机械设备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一些密封件接触.在液压系统中以橡胶作密封件居多.因此要求油品与橡胶有较好的适应性,它是以密封适应性指数来衡量适应性的好坏.一般来说,烷烃对橡胶很少有膨账或收缩作用。它们的适应性较好;而芳烃则能使橡胶溶胀,因此含芳烃多的油品与橡胶的适应性较差。 , b W, H; o7 G2 O! R1 n6 j
(50)水解安定性 6 N3 b1 }" X- B0 |9 ]$ r' [/ E
水解安定性用于测定油对水的敏感性。近年来在国外液压油标准中列有此项性能指标,它表征油品在水和金属(主要是铜)作用下的稳定性,当油品酸值较高时或含有易遇水分解成酸性物质的添加刑时,常会使此项指标不合格. 8 G7 Z9 i1 d5 t' K- Z' ~
它的测定方法是将试油加入一定量的水之后.在铜片和一定温度下混合搅动一定时间,然后测水层酸值和铜片的火重。 $ D4 B1 S' R3 w
(51)滴点
& L8 l! w6 }% s R 在规定条件下的固体或半固体石油产品达到—定流动州:时的最低温度叫做滴点,以℃表示. 8 |5 J% Z# M! z& u; Z0 t1 ?4 s
润滑脂的滴点与其组成有很大关系;常用润滑脂滴点的大致范围如下: 1 x( v0 G/ ~; w2 n+ ]+ j/ @; X
烃基脂的滴点一般为40-80℃:;钙基脂的滴点约为75-95℃;钙钠基脂的淌点大约为120-135℃;钠基脂的滴点大约为130-200℃;锂基脂的滴点大约在170℃以上;复合皂基脂的滴点大约在250℃以上. / ~/ c. K5 \5 U; u* \
因此从滴点可大致了解润滑脂的种类。根据滴点的高低,可以大致判定润滑脂能够在什么工作温度下使用。润滑脂能够使用的工作温度,应低于它的滴点20—30,有些还要低得多。
6 _. S w' N0 q) H& K(52)锥入度 & R( m$ {% H! I5 D8 O4 \; C
在25℃时,总荷重为(150±0.25)g的标准锥在5s内垂直穿入润滑脂度样的深度叫润滑脂锥入度.以1/10mm表示.
* z* U" m8 D1 |% u& v. D(53)游离酸和游离碱 4 g$ W" A, U- Y. r0 h7 `
润滑脂是动植物油或合成脂肪酸用碱皂化后,稠化矿物油而成的.如果皂化不完全或矿物油氧化分解,就会出现游离酸;如果用碱量过多,就会出现游离碱.过多的游离酸、碱的存在,会引起机件腐蚀.所以润滑脂的游离酸、碱应控制在一定数值内。
7 I, }7 I; q- M$ {/ P(54)胶体安定性
9 s" k F9 v( m; S$ x 润滑脂在使用或长期贮存中抵抗分油的能力称为胶体安定性。
9 ?8 G7 z5 f L0 o 润滑脂在长期贮存时,表面卜会有少量的油析出,这种现象称为分油. ; C9 E" F7 O+ Y
润滑脂是一个胶体体系,在凝剂纤维之间依靠毛细管作用吸附着—定量的基础油。当胶体体系受到重力和外力作用以及当温度升高时,都会使胶体结构变化而析出基础油,当胶体体系被破坏;,就会产生纤维结构解体而析出更多的油,从而丧失润滑脂的性能,这种胶体体系稳定的程度称为胶体安定性。一般是以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润滑脂的分油量来表示. 7 h& N9 r: K! Y$ ^. y
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中大量分油是不利的,会使润滑脂中的稠化剂含量相对地增加,将影响润滑脂的使用性能。在使用中分出少量的基础油有利于机械部件的润滑,这也是必需的.
# G% U- O- q9 {( x v(55)机械安定性
2 ?7 l: Y. Z# A% M( m9 } 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又称为剪切安定性.它表示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润滑脂在机械力长期作用下,稠度将下降,在极端苛刻条件下,润滑脂的结构将被破;而变成流体,从润滑部位流失,丧失润滑作用。这是因为稠化剂的纤维结构,当承受长时间剪断破坏时,使纤维变短,导致稠度下降,在遭受轻度剪断时,纤维还可以再度叠合而恢复稠度,这种抗机械剪断作用性能,称为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
) S/ |0 i) R" W* O2 ^ 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随润滑脂的种类、制备工艺而不同,通常,锂基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好,在机械力剪切下稠度变化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