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814|回复: 1
收起左侧

[转帖] 拉勾塑件注射模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0 10: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拉勾塑件注射模设计+ I1 B8 g9 T1 c" y# Y9 H! k

7 t0 A* T0 Y. V4 ?/ E1 p( O  ^( ^摘要:“拉勾”或“挂勾”为塑料产品中的一种常用结构,其作用是利用塑料材料的弹性变形而完成与其它零件的连接,此类结构在成型模具中常采用斜顶顶出机构来完成其侧凹的成型和脱离,针对斜顶机构的模具设计、制造以及在生产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类似摸具提供参考。
$ q$ t9 c9 w9 F' M关键词:拉勾 塑件 斜顶 注射模
0 o  L$ e9 Z+ G* Q6 G0 B
2 u6 S8 D7 D, o( p3 Y4 E/ |* o1 产品结构& q6 ]' Q3 F4 T. @& P

, w+ W" O/ M9 z$ E( t产品形状结构如图1所示,材料为POM。9 k' q6 v- g3 ^- W' N

" ?4 _0 M6 f) J. k产品带有4卡勾,分布干左右两侧,其横向间距为20mm,纵向间距5mm,卡勾厚度2mm,高11mm,在其头部有一0.5mm×O.5mm的防滑筋。
7 [# X3 G! X6 `2 模具常规设计要点
& s0 V) ?1 r' a1 [# y& \/ F2 u3 @) H3 r8 ^  w  G0 z2 v. G" _
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卡勾的成型采用斜顶块机构,于四卡勾之间对称顶出,根据配套及批量要求,模具设计成1出8件,利用斜顶块顶出,由尾部凹位大浇口进胶,型腔和型芯材料采用S136H,模架选用标准CI型模架,斜顶块顶出行程为25mm,其横向位移2.4mm(见图2)。
% A. [( Z" X% O3 试模后产生的问题8 w% X+ T9 D, ]2 P. w- U

, \( w: z% l& z$ c制品在顶出过程中偏向—边有沾斜顶块现象,造成取件困难。2 @; k, I- {" \, b' E

% y* I1 h2 g4 m* d7 n$ `4 问题分析0 ]" P- n) `7 Z  n- M
) B. u" a7 r- b, P
在顶出过程中,由于拉勾部位的型腔全部位于斜顶块上,而材料在拉勾处处于悬臂状态下所具有的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型腔包紧力,使拉勾产生变形(无法瞬间脱离型腔,防滑筋的存在更加剧下其严重性)。: c1 d2 {( Z5 K
. J  o2 W9 {( b
另外,当顶出到达侧臂脱离模芯时(如图3所示),产品除拉钩仍留在斜顶块上外,已无具它机构支承,而产品受斜顶块的力在实际中并不平衡,所以,产品极易向一边移动,原设计2.4mm的横向位移空间不足以补偿拉勾的变形和产品的移动,由此,导致拉钩无法脱离斜顶块。 5 ?2 }0 _2 i: P( T/ E5 y. D
5 解决方案
# b5 S- B: t0 c8 j% N/ x
: c1 f! ?6 |7 l% Y将拉勾防滑筋高度降至1mm,且将拉勾的成型由型芯镶件3完成(见图4),而斜顶块5只起顶出拉勾作用,拉勾在顶出过程中(尤其前11mm),将由加上在型芯中的成型位导向,以保证拉勾小变形,直至拉勾从型芯4上脱离,而此时拉勾的防滑筋刚好从斜顶块5上脱开(因高度已减至1mm),这样,在继续的顶出过程中,产品相对斜顶块将只承受向上顶出力和横向运动的摩擦力。为了不因产品相对于斜顶块的左右受力不均,使其偏 向一边而造成拉勾再度卡入斜顶块,在产品尾部加扁顶针支撑两侧作为顶出后的定位,当顶出到达20mm时,斜顶块5已完全摆脱拉钩(与拉勾脱空0.9mm),此时,扁顶针受限位套筒7止动,斜顶块5继续顶出,产品脱离扁顶针6,完成产品顶出,如此可轻易取件。
# q5 K( q- R. c6 结束语/ ~. q: `+ ]- x$ m

- `$ V5 f. P% Q针对此类由斜顶块顶出的产品,应注意其顶出机构设计及产品的定位问题:
" k" W( d  w2 N% a5 M$ }$ A. U3 G6 w- v; b( b" Z% C
(1)产品结构应优化设计。; R/ N( ]0 j$ p/ r3 G
(2)产品在顶出过程是否会摆动。 7 J5 ]) D- ?6 T
(3)产品尤其是拉勾是否会随斜顶块顶出而变形,或无法从斜顶块上脱离。 . |  b% e2 v8 e! z( M+ e7 [
(4)严格控制斜顶块顶出行程,检测顶出后址否存在干涉及其它问题。8 h4 v+ F* V* b
(5)考虑斜顶块机构的稳定性,避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斜顶块复位不畅而导致卡死,设计辅助先复位机构,以免撞伤型腔。
- G7 y  `1 o  P& P0 z/ P(6)斜顶块等滑动部件应考虑进行氮化处理,以增加其耐磨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mr.lee + 5 新年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1 16: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复杂的东西啊,学习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