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7 08: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芜湖
酸洗+ U0 g' M \1 j% V
acid washing;pickling , B8 `6 [& }$ J1 B B2 a
6 m# k+ y1 }% r4 M7 B% n5 i通常指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 n3 x- @. F1 X6 r
一般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7 E, M s- I: o/ l6 j; T
| - G K4 D/ j L7 R
$ r4 ] i. c5 |铜的慢性中毒一般因为长期大量的吸入含铜的气体或摄入含铜的食物所致。长期接触高浓度铜尘的工人,X射线照射胸透时可出现条索状纤维化,有的可出现结节影,上述改变可能是铜尘慢性刺激与肺部感染有关;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还可以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神经衰弱综合症,周围神经系统比中枢神经系统敏感,脑电图显示脑电波节律障碍,出现弥漫性慢波节律等;消化系统方面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部分病人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在心血管方面可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高血压或低血压;在内分泌方面,少部分病人出现阳痿,还可能出现蝶鞍扩大、非分泌性脑垂体腺瘤,表现为肥胖、面部潮红及高血压等。5 T2 l* ?/ l- t
( W9 h: J: b& }# _: I3 i( O4 v
当前中国铜工业面临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j3 D) f" N3 B; |( M% J+ R6 V' j& k 1、部分铜冶炼加工企业技术装备、加工工艺和环境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资源能源消耗高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 @+ n# o9 ?7 h: o
2004年9月,安海蓉、田晶在《环境保护》杂志上发表的“2003年全国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分析”一文中,提到:从重点行业“三同时”执行合格率来看,有色金属等3个行业明显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平,有色金属业的COD排放出现了负增长(-23%);按行业分析,“三同时”项目SO2排放量其他行业(包括有色金属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没有做到增产不增加污染物和增产减少污染物(的要求);从行业(污染物)削减程度来看,削减率高于30%的为有色金属矿物品等4个行业。上述事实表明:即使大型有色金属(包括铜冶炼加工)企业经过技术改造,采用了现代新型工艺和技术装备,但如果不在生产和环境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生产和环境管理水平,要想达到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和目标也是不可能的。
" h" ~, X* x% U) i 那些采用传统生产工艺的中小型铜冶炼加工企业,污染物控制水平就更低了。至于有的企业绕过监管、违背环境法规,建设起来的生产装置、技术装备和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低,环境污染情况也就更为严重了。因此,急需采取措施解决。
w; w4 f1 ^6 I/ k+ X: A 2、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炼铜工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 y& A% i# q3 T, u4 [ q
环境科技是铜工业科技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科技能力不强,势必会影响炼铜工业竞争力的提高。中国炼铜企业虽然通过大规模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明显提高了铜冶炼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短期内不仅没能全面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使铜工业企业冶炼技术、效率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企业的水平,而且在铜冶炼企业的环境科技创新方面也未能取得什么明显进展。
& f2 |6 M0 a' u" ~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综观近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环境保护研究涉及的领域与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近年来蓬勃兴起的节能技术和新型能源技术,无废和低废工艺,废物、特别是有害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等,不仅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同人民生活相关。再以炼铜工艺开发创新为例,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三菱金属公司开发“三菱炼铜法”;澳大利亚开发“澳斯麦克-艾萨法”;加拿大开发“诺兰达炉”,以及上世纪40年代芬兰公司开发“闪速炉”和加拿大国际镍公司开发“氧化闪速炉”炼镍(铜)法,其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为了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设法提高冶金炉的熔炼强度。
" p0 _* A3 y/ B6 s! r 迄今为止,几家采用密闭鼓风炉炼铜的中小型企业的低浓度SO2回收和烟气制酸装置外排的废酸、废水深化处理等几项技术还不过关,以及矿山环保和生态恢复经验不足,也缺乏资金等。
; p3 c R3 j: p/ g1 ~" v 3、一些地方“小型”炼铜企业为逃避国家监管,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重复建设早已被淘汰了的落后冶炼工艺,是一个值得严肃对待的问题。 7 I6 H+ C5 T0 ~, L" L# A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铜金属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市场形势趋好。在这个背景条件下,中国又开始出现了“铜冶炼投资热”:一方面,现有大型铜冶炼厂正在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小型”炼铜企业也随风而起,趋势增加产能。这是一个值得严肃对待的问题。 9 q, e. M8 \/ v" \4 O5 A; J8 j6 |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权限(重心)的下移,加上过去环境立法上隐含的某些“缺陷”(如法律条文“规范力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表述模糊、无所适从”等),导致环境管理出现了某些“漏洞”。一些地方“小型”炼铜企业基至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逃避国家环境法规管理范围,采取落后生产工艺建设冶炼厂;部分中小规模的铜冶炼厂也在积极筹划扩大规模。
. L* j+ x2 p( U1 a" v0 N0 z; w q1 m( [0 J) l9 f4 ^8 O4 Q) T& I& O
[ 本帖最后由 hourpp 于 2008-1-7 08:29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