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3天前
查看: 7873|回复: 17
收起左侧

[讨论] 渗碳深度与表面硬度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3 08: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低碳钢的表面渗碳的深度与表面硬度有何关系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1 w2 o5 O* b5 D! L+ x5 y
渗碳处理的表面硬度除了跟温度有关,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各位大虾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07-11-13 08: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渗碳深度与表面硬度没有必然关系! u5 b; E0 ]9 H/ k/ ^, O
表面硬度取决于表面碳含量和淬火、回火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BV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3 15: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同意二楼的观点.1 x  Q  D8 x0 s8 a+ N1 B
渗碳表面硬度主要取决于渗碳表面的碳浓度.跟层深没有关系.
发表于 2007-11-13 15: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处理层的硬化能,比由渗碳所得的渗碳层好,所以把渗碳氮化和淬火适当配合时,碳钢或低合金钢也可以得到十分安定的高硬度硬化层。由此法所得的硬化层深度为0.07~0.75㎜。淬火时可采用油淬火,有时可实施气体淬火来防止淬火变形而仍能得到高的表面硬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BV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16: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敢问2#楼朋友:如果渗碳层的厚度非常薄,那么其表面硬度能否保证呢?
发表于 2007-11-13 17: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电测与仪表》
2 d- d+ T" [6 ^: K4 Q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
+ F! j! o3 `% |$ F/ s4 F' ^起止页码:20-210 Z' I0 x0 I. f( R$ m' T/ g7 D3 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1390
% W  w8 N- _. C2 |  z. J9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202
- N& I" r6 F) r淬火后表面硬度与渗碳层深度检测方法的探讨
+ n' a' ?3 m+ C& v, u. [唐唤清- b6 }7 r/ i; B' d' Y9 ^4 P6 @& B

+ ~+ v% p6 [$ t  S2 Z
4 d# b3 U8 J* N$ _5 v薄膜硬度的测量需要一定的厚度
发表于 2007-11-14 08: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还有如果渗碳后有脱碳现象,表面硬度也会降低。
发表于 2007-11-17 15: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渗碳深度和硬度一般理解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这基于检测方法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正如5#所说如果用HRC检测,当层深小于0.15-0.2时,HRC检测数值和HV的就相差比较大了,所以应该理解为在一定渗碳层深的范围前提下,表面硬度和层深没有关系;
4 W# I) e# _' [2 k/ S从严格意义讲,应该说是表面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的关系,而不是硬度与渗碳深度的的关系,这也排除了渗碳缓冷的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BV + 4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7 21: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具体而言,表面硬度取决于材料表面的碳浓度和淬火温度,如果渗碳层比较深的话,材料表面的碳浓度业比较高,所以硬度也会高。
发表于 2007-11-17 2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大同
渗碳后的表面硬度是 与表面碳势有关,即表面碳浓度越高硬度越高。提高渗碳温度,延长渗碳时间都能提高渗碳层厚度
发表于 2007-11-19 11: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其实任何一种硬度测量工具,对被测物本身都有厚度要求。
, \7 z8 }% Y5 r  r- j如果所使用的硬度测量工具,在测量时所产生的变形影响区超过被测物厚度时,必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果在测量薄层渗碳处理后的零件时,可能出现测量影响区超出渗碳深度!这样就会产生“表面硬度”和“渗碳深度”的问题.: x0 S: j9 |6 M" L# K! d
我认为楼主的问题是如何看“表面硬度”?使用何种测量工具?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BV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20 13: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渗层深度和碳势,及时间温度有关,
发表于 2007-11-20 17: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从硬度的本质来看问题.# e3 u6 K6 E+ O. j
首先,硬度是材料抗变形的一种能力,也可以看作是强度的一种概念。$ V6 W7 K4 B, n0 ~9 |7 f) c

+ X9 @" a9 o4 t4 E. w当然,硬度与渗层深度是无直接关系的,而与渗碳后的热处理有直接关系。/ B0 X. p6 Z& X% w& d9 e
因此,要进行比较,则必须有一定的先决条件,这里以渗碳之后的热处理条件相同为前提,进行比较硬度与渗层深度的关系:
& n/ z7 t) @! G3 @# \9 l6 B% B通常测量渗碳层硬度的方法最常用的有HRC、HRA、HR15N、HR30N、HR45N和HV等方法,以上洛氏硬度的测量荷重分别对应为:150kgf、60kgf、15kgf、30kgf、45kgf,而HV的荷重则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有10gf、25gf、50gf、100gf、200gf、300gf、500gf、1000gf、5kgf、10kgf、30kgf等;% {, t! S: H+ f
对于同一渗层,采用不同荷重的硬度所得到的硬度值不尽相同,相比而言,采用荷重越大的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硬度值也就越低,这就反应了有效硬化层的问题,也就是不同深度,材料强度的问题。从这点来讲,渗层深度对硬度是有影响的。' @$ _2 u4 m# K: L' ]4 O6 n
举人例子:对于0.05mm有效硬化层深度的部品(这里排除热处理过程中种种原因导致硬化曲线有低头的现象),当采用小于300gf的HV测量方法,基本可以得到相同的硬度值,也就是说,此时的压入深度及塑性变形层都发生在有效硬化范围内,当再采用更大荷重的硬度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此时的压入深度及塑性变形层将越过有效硬化的区域,硬度值将会随着荷重的增加而逐渐减小。7 p9 a; {9 n5 n2 B8 a3 F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为了满足任一荷重的硬度测量方法可以得到一致的硬度值,则势必要让有效硬化区域无限扩大,也就是增加更深层处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9 q% c* @$ V) v% K" Z9 ?1 F4 O" o5 G& \3 V$ }( ?9 Y" r* X0 P  y
综上说明,在同一热处理条件下,深的渗层可以得到更高的抗变形的能力,因此,硬度值是提高的。4 g( S( q4 C8 ]% M: c
( A  E# v- A6 b7 c5 _6 S' q
以上为结合本人工作,积累下来的本人的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0 收起 理由
BV + 10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20 17: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渗碳表面硬度主要取决于渗碳表面的碳浓度.跟层深没有关系.
发表于 2007-11-20 17: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薄膜硬度的测量需要一定的厚度
发表于 2007-11-21 22: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3#的太厉害了!以后有关热处理的问题还要多多请教
发表于 2007-11-22 15: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十三楼说的非常有道理,渗碳层的深度与硬度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关系的,有效硬化层的碳浓度和后续热处理的条件可以决定表面硬度,当然,根据检测手段的不同,检测的硬度跟硬化层的深度是有关系的。
发表于 2008-3-3 08: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 请教两者之间是否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是否渗碳层越深硬度越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