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946|回复: 1
收起左侧

[分享] 马氏体的形态及成因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 09: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马氏体的形态及成因:
/ v" F. G# i0 ]& A一、三维形貌及结构:1 S: T# I5 }8 u/ i9 d' }) k4 k
1.板条位错型。一般呈束(排)分布,内部存在高密度位错。6 j* h( E6 p6 l+ z6 |
2.片状孪晶型。一般呈交叉针状分布,其中含碳量≥1.4%即惯态面为{259}r者有中脊,呈“之”字状,即有爆发性发展的特征。
8 e* X/ N, B+ p* ~- R3.钢中含碳量对马氏体三维形貌及亚结构的影响:马氏体含碳量≤0.6%为板条位错型,马氏体含碳量≥1.4%为片状孪晶型,两者之间为混合型。这是理论上的马氏体形态,与实际的情况有区别。6 ]" o% G' X5 y  u- a
二、二维形貌及结构:+ a% H6 w5 c6 h; |# x4 S
1.板条马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成一排,具有黑白差。所以在光学显微镜有时呈现黑白交替排列的现象。
9 i6 @' k* N: b. b⑴成束分布的现象十分明显,长度几乎可惯穿母相晶粒,且排的宽度宽(包含的板条多)。
8 H* o3 }/ u* L1 F. c  @( R& A⑵板条一小束平行相连,形成以束为单位的平行相连的黑白差(3%的硝酸酒精溶液正确浸蚀下)。# `9 Z6 |" w, J; ]# d" P
⑶黑白差相对较大。深色的马氏体是先形成的马氏体,是受到严重的自回火的马氏体,所以呈深色。在金相上评定淬火马氏体的级别以最深的马氏体为准。由于含碳量低,切变造成惯态面破坏情况轻微,所以马氏体连在一起成为平行相连。4 t: d: X! c9 T! I: o/ a6 G5 x8 L4 g- Z9 ^
2.中碳马氏体的特征:# Q% m( x; C3 v0 M' j
⑴成束分布的现象在正常淬火后不十分明显,高温淬火后才几乎可贯穿母相晶粒,且排的宽度窄(即包含的板条少)。1 R& d$ T& V0 {2 z
⑵板条一小束平行相间,形成以束为单位的平行相间的黑白差。
% c5 [" x% M. K  U% N% z⑶黑白差相对较小。1 h) s& f, p; D, t
3.高碳马氏体的特征(高碳钢中的马氏体不等于高碳马氏体):
2 D) U0 `8 O  M  u: s$ y⑴马氏体呈明显的针叶状。
3 S$ _9 E) I0 R* f( t+ ]⑵次生马氏体从先生成马氏体针叶间开始生长,并与之呈60°的夹角。+ W8 F& C1 r2 X- f2 v
⑶后生成的马氏体小于先生成的马氏体,且不能穿越奥氏体晶界。% O* i) B0 s. v; K/ G
⑷马氏体针叶上有微观裂纹,若金相磨面正好剖过马氏体针叶,精细观察可见裂纹。. I( H8 o% j) r
四、马氏体黑白差的原因:
" g( y. O3 g' r3 i! f1.由于成份来不及扩散均匀所形成的区域性黑白差。原铁素体区域碳浓度低,得到较多的板条马氏体(黑色);原珠光体区域碳浓度高,得到片状马氏体(白色)。
$ J( A$ P  T/ D1 D! J2 e2.由于在Ms以下等温分级淬火所致。
/ \6 _* a+ H9 y- ^2 u: G3.由于高碳合金钢中球、粒状碳化物分布不均匀所致。
( J( b7 a3 O7 {8 W) c  n0 p4.由于钢中成份不均匀所致。如铬在钢中的分配系数为1:28,即1份溶入基体,28份形成碳化物。所以,铬钢加热时存在较多碳化物,其周围贫碳区域淬火时形成低碳马氏体,颜色较深。因此,像40Cr这类钢一般就不应该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时基体中的铬向碳化物聚集形成碳化物,其周围基体贫碳,退火缓冷有利于铬的聚集,所以一般不能退火)。# Y/ }, v: K! w+ j# ?
    欢迎各位高手指正。
发表于 2007-11-2 22: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我做9SICr的实验失败,金相分析了,你能介绍下它真空热处理后的组织状态不?可以发在这,也可以发给我本人,谢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