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293|回复: 0
收起左侧

[风能] 风电产业:投资迅猛增长 发展过快蕴藏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9 15: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月26日上午,吉林通榆国家特许权风电项目L16线A083号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中国国电集团所属龙源电力集团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58万千瓦,成为我国首家风电装机突破100万千瓦的企业。与此同时,全球最大风力发电系统供应商维斯塔斯(Vestas)在天津的两座新工厂也在9月25日正式投产。
3 R$ s1 f" X. A+ Q7 u' q7 p/ y- Q; \: t
  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60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105%。部分专家认为,中国风电的发展速度快得“令人担心”,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后面隐藏着不小的风险:偏爱吸收外资,不注重自我造血,在叶片、齿轮箱、塔架等零部件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民族风电产业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 k  J' K4 X* ], ?$ u( _3 Y

% s& G3 m& Z$ Y9 ?9 u* L' n5 z. U  风电产业“大干快上”# c! K  _+ c# s- N! j

, i7 v' Y$ W8 x( W$ U( A5 @: S- e  龙源集团已在全国12个省区市建成风电场36座,风电装机1279台,并网送电累计35.13亿千瓦时。根据规划,龙源集团风电装机容量到2010年将达5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1500万千瓦。! m. Y4 ^! U9 K5 i% ~% u
0 y4 m; i$ S- |) f0 R
  9月26日,由上海众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项目在陕西咸阳市沣河新区签约,项目一期投资规模约20亿元,达产后年生产500台风力电机机组,预计年产值60亿元。/ X" |& L6 i0 y) U5 s2 H" {

/ ~* z+ D2 N5 L$ G  随着近日新一批风力发电机组在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基地吊装成功,内蒙古已建的风力发电装机总规模在全国率先突破100万千瓦。
7 ~2 B- r/ Z! s9 c# E" ?; N6 o$ X# T# D" K+ E  _4 u" G3 V
  外资企业也在国内跑马圈地。维斯塔斯在天津的两座新工厂将完善其在天津的桨叶生产能力,并将为维斯塔斯1.8兆瓦和2兆瓦级风机生产发电机、机舱和轮毂等部件。8 s, R( I1 Y' w! E

7 U( s# I- u; Y& t! n! Y. X4 ~& ^  2005年6月,维斯塔斯在天津开发区投资3000万美元,生产2兆瓦风力发电机叶片;2006年9月,公司增资到6600万美元,主要用于叶片项目二期、机舱和风机发电机项目的建设。2006年,维斯塔斯占我国新增装机容量市场份额的23.4%,今年上半年更是以22%的新增市场份额居于领先位置。
" N! d* `% f5 u  o& E  k" H$ a2 V8 u4 l
  亚洲企业也不甘落后。今年9月20日,韩国重山风力株式会社总投资3500万美元的重山风力设备(连云港)有限公司开业。项目全部建成后,风电塔架年产量将达750套,跻身中国乃至亚洲风电塔架制造先进行列。
4 ?, p* {. k0 k, m8 f( x& w, O+ q) _
  发展过快蕴藏风险/ H" y/ A  o1 p* i

. h+ i, m# @) J+ r9 \  面对各地大干快上风电产业的格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说,中国风电的发展速度快得令人担心,“这需要警惕,风电不要成为新的形象工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也表示,超乎寻常的发展后面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j/ w* D% s: S5 K& e3 J9 G

2 X, u0 W" ]7 G2 }( n  他认为,目前我国风电发展的关键不是急于利用国外技术和设备建设很多风场,而是要集中力量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1.5MW—3.0MW),在风机整体优化、气动设计、强度疲劳、振动、长期可靠运行、控制、材料制造等方面掌握关键技术,在3-5年后给市场提供和国外机组相当水平的大型风电机组。“各地一哄而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企业都在做风电整机,运作模式都是找一个外国合伙人,把我们自己已经多年积累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风电产业‘边缘化’了。”
; s! B2 b5 ]* B$ p6 i2 Z/ n& r! b+ \+ m1 ]
  他指出,近几年风电发展投入的资金,应主要用于支持培植我国自己风电产业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宁愿增长慢一些,给我国风电产业这个‘小母鸡’多一些食吃,以便将来满足大规模风电发展的需要。”) s' ]% n6 ^# }( n2 P  ?( x

* S# Y5 c$ h, `4 p/ s  他认为,中国有大量的耗能工业,如氯碱(每吨耗电3000kWh)、电解铝(每吨耗电15000—18000kWh),这些工业都由电网供电,且要从高压交流通过降压、整流转换成低压、大电流的直流电。他提出,是否可以设想由风电“直供”这些耗能企业,而不通过并网?这样就可以免除并网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和风电上网所需的复杂设备。/ j: F- E3 b; P5 i& ~

# g  g  ?7 q% M9 E3 ?# z. H; ?  他认为,可以不使用齿轮箱,不需要转速调节和昂贵的发电机控制,使风电设备造价大幅度降低。这种非并网风电和目前世界上正在迅速发展的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在思路上有相通之处,即能源的利用和转换尽量贴近用户的需求(从地域、从用能形式)。“总之,应该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走出我国自己风电发展的路子。”倪维斗说。
0 X- B, d5 t4 P" z( J! `
/ Y' J+ j5 ]- |[ 本帖最后由 goldwindzb 于 2007-10-19 16:32 编辑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