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9-12 08: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科学冷对“新地球”
4 n. a, ^- ^- q4 z8 Q
; L c* ^# i' d4 q 最近,世界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了一则重大的科技新闻:欧洲南方天文台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24日公布了一颗新发现的外星行星“Gliese 581c”(以下称“新地球”)围绕红矮星“Gliese 581”运转的艺术图(见题图)。称这颗行星具有和地球类似的表面温度。天文学家认为,它可能适合人类居住,并形容此次发现是“搜寻宇宙中生命”的一大步。4 }4 P& Y) }: z) f. U
2 G& X1 z- P6 y8 r+ E1 |, D! P
这一发现不但引起全球天文学界的极大关注与兴奋,也引起广大天文爱好者及普通民众的浓厚兴趣--太阳系外“地球”、“外天生命”及“外星人”的话题又重新升温。不可否认,这次发现的意义重大;但这毕竟是个科学问题,不能如同炒“明星”那样去炒天上新发现的星。我们应该用冷静的头脑去科学地面对刚发现的“新地球”。
" }. P3 j3 H g" S \6 S " G$ [( c& V! y# P$ |2 C+ i" d
没直接观测到的“发现”
% h3 B8 f3 c2 M" u
% p' r/ }. q2 r, A, p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由11名欧洲天文学家组成的观测小组的这一新发现,并没有直接观测或看到这颗“新地球”,而是借助于对红矮星“Gliese 581”的观测,确定了这颗行星的存在。
6 E6 _* k6 S- u2 Z8 n7 p
; p/ U; `8 s% m3 { 那么这是种什么样的“发现”呢?它采用的是“视向速度法”。所谓视向速度是指天体空间运动速度在观测者视线方向上的分量,可以通过对天体光谱中谱线的多普勒位移来加以测定。如果一颗可观测的恒星周围存在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那么,在行星的万有引力作用下,从地球观测到的这颗恒星的视向速度应该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而分析这种变化便可以探知恒星周围不可见行星的存在。据介绍,他们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设在智利一座海拔2400米马鞍型山脊上的一台3.6米口径天文望远镜,确认了位于南半天球天秤星座内恒星“Gliese 581”视向速度因其周围不可见恒星的引力作用而出现的“扰动”,继而推算出这颗红矮星附近的“新地球”绕母恒星的公转周期和质量。1 N3 ]* \* C: G: C
0 D0 n4 B4 d9 u) m情况大都源于科学推测" S5 V1 u% y# K2 |$ v4 [# b) y
8 ?$ b- A7 H) }$ }- M
刚发现的“新地球”的母恒星Gliese 581距离地球只有20.5光年,是离地球最近的100颗恒星之一。这颗恒星是红矮星,这是一种表面温度较低的恒星,它发射暗弱的红光,寿命比太阳长。地球附近大约80%的恒星都是红矮星,这次发现将引发对其行星的研究。4 `5 ^/ k- X0 F$ T7 I) H* z
M: O- I- @; }. ]& U
欧洲南方天文台给出的新发现图像只是一幅艺术图。据介绍,“新地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6倍。发现它的科学家还不能肯定它是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还是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大冰球”。如果是前者,那么其直径大约比地球大1.5倍;如果是后者,则直径可能会更大。根据理论推测,它应该有大气层,不过大气层的组成成分还是一个谜,如果大气层太厚的话,行星表面温度就会太高。不过科学家相信,“新地球”的表面温度在0℃~40℃之间,又有一名天文学家假设它也可能充满液态的水,这种假设是基于行星形成的理论。“新地球”绕母恒星公转一周只有13天,自转周期可能与公转周期相等,因而总是以同一面对着母恒星。
6 O5 }# M3 k" g% H0 @" `- | 2 {& D& F) c- P- L% z, }( X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所公布的种种情况,大都还是科学推测。
5 v7 Z% G, i& ` . |0 w5 |1 m8 F8 @% Z3 c
“适合人类居住?”
( c/ q9 D$ K5 k( q. [ ! \ o. ]. @. {. } l6 }
发现“新地球”的消息发布后,许多人很兴奋,因为媒体报道称它“可能会适合人类居住”。对此说我们更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且不说它距地球190万亿公里之遥,以现有的空间技术,飞奔到那里也许需要花上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时间。就是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也根本不足以表明其适合人类居住。因为一个星球是否适合生命(人类)居住,关键是看其是否具有与地球相似的环境;如果有水、氧气,还有甲烷,那么这种行星适合生命居住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但“新地球”还没有这方面的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