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12 20: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进展(续)
2.4 激光超高温度梯度快速定向凝固 [14-17]
4 E/ k' e: _4 ~. r+ f- o, h" }) \: a( U9 T4 E4 V
自七十年代大功率激光器问世以来,在材料的加工和制备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激光表面快速熔凝时,凝固界面的温度梯度可高达5×104K/cm,凝固速度高达数米每 秒。但一般的激光表面熔凝过程并不是定向凝固,因为熔池内部局部温度梯度和凝固速度 是不断变化的,且两者都不能独立控制;同时,凝固组织是从基体外延生长的,界面上不同 位置的生长方向也不相同。然而,激光能量高度集中的特性,使它具备了在作为定向凝固 热源时可能获得比现有定向凝固方法高得多的温度梯度的可能性。早在七十年代,Cline 等就利用90W cw Nd: YAG激光器作为热源来定向凝固制作Al-Al2Cu、Pd—Cd共晶薄 膜,得到了规则的层片状共晶组织,通过计算得到凝固时的温度梯度分别可达2.4× 104K/cm和1.1×104K/cm。本课题组对这种可能性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发现激光定 向凝固确实是可行的。而且能够获得比常规定向凝固包括ZMLMC技术高得多的温度梯 度和凝固速率。我们采用展宽的高能CO2激光束作为热源,加热固定在陶瓷衬底上的厚 度0.5mm,宽度;mm的镍基高温合金薄片,初步实现了定向凝固组织,其枝品平均一次 间距小于10μm,比采用ZMLMC技术所获得的超细枝晶的最小平均一次间距23.8μm显 著减小。推测凝固期间的温度梯度在4000K/cm以上,约三倍于ZMLMC技术所能获得 的最大温度梯度。但由于凝固速度也显著提高,因而冷却速率比ZMLMC技术提高一个 数量级以上。此外,还通过激光定向凝固首次在镍基高温合金中得到了一种完全无侧向分 枝、接近无偏析的超细胞晶。这种超细胞晶是典型的快速凝固组织。由于上述探索性实验 只是为了证实激光定向凝固是否可行,并未采取特别的温度控制措施,也未系统探索获得 更大温度梯度的工艺条件,因而进一步提高激光定向凝固温度梯度的潜力还很大。
* O; X, N- j. K7 V% J* i# t光行天下科技网. t' A/ a8 n# x
! t/ A D/ M: f4 |8 f: z, L. l. |# a+ l9 X
1 C7 ~0 [; U8 o8 B9 U* P4 p% @+ s3 定向凝固技术的应用及凝固理论的研究进展 " D, i$ N+ d: D% k1 o3 ^( w5 }
8 `0 z+ t) q- v/ @, I$ E& o
3.1 定向凝固技术的工业应用 1 H, u) g# X1 J; V: S6 x8 ~
9 j# a, X8 f+ G% G0 h
应用定向凝固方法,得到单方向生长的柱状晶,甚至单品,不产生横向晶界,较大地提 高了材料的单向力学性能,因此定向凝固技术已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工业生产手段,应用也 日益广泛。 2 u! M2 E: _: w" g
& }! m& ^5 U& a
目前,定向凝固技术的最主要应用是生产具有均匀柱状晶组织的铸件,特别是在航空 领域生产高温合金的发动机叶片,与普通铸造方法获得的铸件相比,它使叶片的高温强 度、抗蠕变和持久性能、热疲劳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18] 。对于磁性材料,应用定向凝固技 术,可使柱状晶排列方向与磁化方向一致,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磁性能 [19] 。定向凝固技术也 是制备单晶的有效方法 [20] 。定向凝固技术还广泛用于自生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用定向 凝固方法得到的自生复合材料消除了其它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增强相与基体间界面的影 响,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大大提高 [21] 。 9 c) s6 _0 y; H2 p
3.2 定向凝固理论的研究进展
% z) J- `) o$ @, ~# p0 R
, n+ a) k1 Z$ [( ?2 ?' g定向凝固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凝固理论的研究,定向凝固技术的发展直 接推动了凝固理论的发展和深入。从Chalmers等[22]的成分过冷理论到Mullins等”“的 界面稳定动力学理论(MS理论),人们对凝固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MS理论成功地预 言了:随着生长速度的提高,固液界面形态将经历从平界面→胞晶→树枝晶→胞晶→带状 组织→绝对稳定平界面的转变。枝晶/胞晶一次间距选择的历史相关性及容许范围的发 现 [24] ,是近年来凝固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它导致在凝固界流行了十多年的定向凝 固理论退出历史舞台,并成为以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为指导的新的定向凝固理论的实验基 础。但关于枝晶/脑晶一次间距选择历史相关性及容许范围的实验目前都是在低温梯度 (<300K/cm)和低凝固速率(<500μm/s)下进行的。理论迫切需要在更高的温度梯度和 凝固速率范围内的定向凝固实验规律,特别是凝固体系在靠近绝对稳定性速度时的凝固 行为。在过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关注的是凝固速率而忽视温度梯度的影响。近年来对 MS理论界面稳定性条件所做的进一步分析表明,MS理论还隐含着另一种绝对稳定性现 象,即当温度梯度G超过一临界值Ga时.温度梯度的稳定化效应会完全克服溶质扩散的 不稳定化效应,这时无论凝固速度如何,界面总是稳定的,这种绝对稳定性称为高梯度绝 对稳定性 [25] 。由于没有明确的理论判据以及实验技术的限制,在过去三十多年中,高梯度 绝对稳定性被不适当地忽视了。最近,我们采用数学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给出 了高梯度绝对稳定性临界条件的简明的表达式。对大多数合金,实现高梯度绝对稳定性的 临界温度梯度在5000K/cm以上,远远超过常规的定向凝固方法包括ZMLMC方法所能 达到的温度梯度。因此,寻求新的实验方法实现高梯度绝对稳定性,揭示在这种极端条件 下凝固过程的新现象和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新现象予以更加准确的理论描述,成为 当前急需进行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研究工作。 1 T2 J6 B w6 c
字串4
+ f6 o- k2 I8 t& M* V; E( y: C
+ K( a7 V* A" Q2 g2 N( o
. Q- P0 Q" [2 ^7 ]6 [3 P8 @9 d$ ?4 t% a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 p5 _, S4 t( ], v4 K" O
l1 f- N: v4 i9 \6 }1 x$ w
虽然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深过冷定向凝固技术、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技术以及激 光超高温度梯度快速定向凝固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 解决。( {2 [# l' \, F, _9 i# {$ p
如何在深过冷状态下保证定向凝固组织的获得?如何获得具有一定外形的零件是关系到该技术能否实用化的主要问题。 / `, l8 h0 O0 N+ ?' v/ ^& t
) G9 g: `( A0 n# W+ ^) Q5 z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技术是一项涉及电磁流体力学、冶金、凝固以及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的技术,各种工艺参数如电电磁压力、加热密度、抽拉速度的选择将决定铸件的表观质量和性能,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激光超高温度递度快速定向凝固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控制热流的方向使固液界面的生长方向与激光束的扫描方向一致,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定向凝固,目前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纵观定向凝固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温度梯度和凝固速度不断提高的历史。随着实验技术的改进和人们的努力,新一代的定向凝固技术必将为新材料的制备和新加工技术的开发提供广阔的前景,也必将使凝固理论得到完善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