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760|回复: 4
收起左侧

[转帖] 精益生产新动向:柔性制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0 07: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精益生产新动向:柔性制造- S: n  y( h; V& x' t) u
    某世界500强R公司在追求柔性制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多种生产方式并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在同样的厂房设备条件下,复印机生产能力提高到原设计能力的3.5倍以上。另一家高科技跨国公司X公司在分析一条示范生产线的基础上,发现原流水线的60%是多余的,通过去除这些多余的部分并对生产线进行重新组合,短短四个月就使得场地利用率提高80%,同时通过利用拆下的设备复制出比现状高出一倍的生产能力,节省大量的扩大再生产投资. 1 y- t) p) S7 @$ n& P$ ]0 l" M6 w' n
; r) E' g! h0 |; g! j! b
    今天,企业面临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市场竞争的全球化、顾客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产品寿命的缩短、价格竞争的加剧等等都给企业现存的生产方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就必须研究一些低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反应的制造方法,柔性制造(或柔性生产)就是这些方法的总称。因此,与其说柔性制造是一种生产方式,还不如说是一种全新的制造理念。 $ o0 k6 D  x7 v9 w  V
; D4 K: g4 I/ n1 H  [( ]
    我们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抱怨: 1 a% P1 Y/ Y! G6 s) d+ z

2 P: L2 l1 V1 Z. g    “现在生产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用在换线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生产效率低,库存量也大。” # y: x. Q% f! n& n' \

+ Y# @2 T4 ?+ j- P$ W, J+ Q    “现在的客户都是提早两天发指示,第三天就要出货,两天时间根本就出不了产品,只能增加产品库存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 Y! N6 X* b4 S- ^# X
/ @! r( [. H$ d
    “我们每台机器的最小生产批量是200公斤,而客户的订单却越来越小,有时候甚至是1、2公斤,这样的订单每做一次就会增加剩余库存,而且越积越多,只能增加仓库来应对。” ' `2 s6 n6 ^5 P: U: j% e9 n
; J$ j: ~. ~6 a8 j
    总之,当面对客户需求变化的时候,看起来企业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很多时候只能被动接受,以增加库存来解决问题。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更好地应对了吗?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否则,是以增加库存和增加成本为代价来满足客户需要的话,那么企业的生存终将受到挑战。 . q: t/ |  ?! Z$ M
, Y$ e3 _% ~4 [7 r
    最近两年,我们作为管理顾问辅导过和正在辅导多家大型企业,如富士施乐公司、ALPS公司以及美丽华公司等进行生产变革,具体实践了柔性制造的变革过程。事实证明,只要我们以柔性制造的理念出发,具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能够在不付出成本代价的条件下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满足客户的需要。 % c* Y# \8 P! i2 K' S

6 u) I. n7 A( N/ s2 F    我们可以用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柔性制造的理念和实现的方法。
/ {& [+ d6 O0 b; \- W& I1 [
  y7 ^& ~5 i4 S- x9 H( R" t- ^' _/ U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柔性制造的意义,了解实现柔性制造的新思路,以下就一些有代表性的柔性制造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 U" ^0 F8 ^( P
" u  K3 \4 q4 R( B" ^5 C
    1、细胞生产方式) V6 t1 Z" t$ V7 S" b# \! a, g

0 H- {4 c0 B1 l    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比较,细胞生产方式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规模小(生产线短,操作人员少),另一个是标准化之后的小生产细胞可以简单复制。由于这两个特点,细胞生产方式能够实现(1)简单应对产量的变化,通过复制一个或以上的细胞就能够满足细胞生产能力整数倍的生产需求;(2)减少场地占用,细胞是可以简单复制的(细胞生产线可以在一天内搭建完成),因此不需要的时候可以简单拆除,节省场地;(3)每一个细胞的作业人数少,降低了平衡工位间作业时间的难度,工位间作业时间差异小,生产效率高;(4)通过合理组合员工,即由能力相当的员工组合成细胞,可以发挥员工最高的作业能力水平。如果能够根据每一个细胞的产能给予相应的奖励,还有利于促成细胞间的良性竞争。细胞生产线的形式是多样的,有O形,也有U形,有餐台形,也有推车形等等。  }7 m+ a" q* W3 D2 c  Z

; z- Z- j7 ~; d$ g, E" C    2、一人生产方式
5 g4 p  Y7 ~8 L- y

* x' ]+ [; z1 S; _$ B' M3 k- b5 r    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形,某产品的装配时间总共不足10分钟,但是它还是被安排在一条数十米长的流水线上,而装配工作则由线上的数十人来完成,每个人的作业时间不过10、20秒。针对这样一些作业时间相对较短、产量不大的产品,如果能够打破常规(流水线生产),改由每一个员工单独完成整个产品装配任务的话,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由于工作绩效(品质、效率、成本)与员工个人直接相关,一人生产方式除了具有细胞生产的优点之外,还能够大大地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成本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员工成长。
( p4 g1 @$ G8 v+ k9 g
, v6 v# w( A$ b. a! n/ X) Z$ A    3、一个流生产方式
* w4 e$ S& D# q! f( s
) V% B4 ?) j: }- o- n! X. Z; D8 _
    一个流生产方式是这样实现的,即取消机器间的台车,并通过合理的工序安排和机器间滑板的设置让产品在机器间单个流动起来。它的好处是,(1)极大地减少了中间产品库存,减少资金和场地的占用;(2)消除机器间的无谓搬运,减少对搬运工具的依赖;(3)当产品发生品质问题时,可以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前部,避免造成大量中间产品的报废。一个流生产方式不仅适用于机械加工,也适用于产品装配的过程。 + ~* v1 ?; N3 g" k- n

# X7 E' N; P# i6 k/ E! n    4、柔性设备的利用. c; s+ s9 `) o/ F3 U3 k9 n% o
3 l2 Q+ [/ @- e8 J# b0 W4 e
    一种叫做柔性管的产品(有塑胶的也有金属的)开始受到青睐。从前,许多企业都会外购标准流水线用作生产,现在却逐步被自己拼装的简易柔性生产线取代。比较而言,柔性生产线首先可降低设备投资70-90%以上,其次,设备安装不需要专业人员,一般员工即可快速地在一个周末完成安装,第三,不需要时可以随时拆除,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 H& R! H( o, l9 G0 G6 ?: v! _, c- w8 ^3 D* H
    5、台车生产方式* |. A7 _; X3 `- ~  [% ?
6 k. z3 M$ ~: N& _8 P, x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从一条线上转移到另一条线上,转移工具就是台车。着眼于搬动及转移过程中的损耗,有人提出了台车生产线,即在台车上完成所有的装配任务。
3 G: ^; ^+ @8 |4 T7 }
  @0 k5 f- N" a0 ~& v8 n    6、固定线和变动线方式% G0 \3 L" _; v# s. |! \* m! B

0 k7 ~- |$ X1 Y* b! D0 B/ g0 S' W    根据某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设置两类生产线,一类是满足某一相对固定最的固定生产线,另一类是用来满足变动部分的变动生产线。通常,传统的生产设备被用作固定线,而柔性设备或细胞生产方式等被用作变动生产线。为了彻底降低成本,在日本变动线往往招用劳务公司派遣的零时工(Part-Time)来应对,不需要时可以随时退回。 6 a% j1 n) I3 e3 F3 F* D3 \" H2 k
( @) |7 h' J( @3 i2 W5 x
    柔性制造总的趋势是,生产线越来越短,越来越简,设备投资越来越少;中间库存越来越少,场地利用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交货速度越来越快;各类损耗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可见,实现柔性制造可以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企业的竞争力。既然柔性制造是一种全新的和高境界的制造理念,因此它值得我们以持续改善的精神去思考去创造。
* D% e0 R- h& }0 y2 L. H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Paul_peng + 3 好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20 10: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很好的转贴,看了很受启发
发表于 2007-8-1 16: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不错,学习不少东西,谢谢
发表于 2007-9-30 2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谢谢提供如此好的资料,谢谢了哈
发表于 2008-12-3 1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这也是正是日本制造企业目前的生产方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