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经过这两年QE工作的洗礼,我虽无成就,但已有些许心得。- b" @, h. F: X5 m& z N2 Q, j
U: W; L1 D: @0 J4 p/ ?1 |, o+ l$ n( H首先,我来谈谈QE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z, o6 C- u$ ?6 d1 u
(1)沟通协调能力。
" b( z# Q Y7 Z7 B5 s5 k 这一点十分重要,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位。在制造性质的工厂里,QE日常面对的人的教育经历/品质意识 深浅不一。你在推行品质改善活动时, 如果没有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将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 K G" B* V0 R, @$ ~! n9 L& t b(2)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 P3 e' ~3 `( D 众所周知,导致品质发生异常的因素往往是潜在性的,如果QE观察过程走马观花,仅仅停留在表面,也将很难发现异常,更很难进行品质改善。
2 U/ i' u6 D1 K8 n0 R(3)不断进修探索学习的能力。
9 v0 e* x& |$ \9 u/ {% |) t 众多的QE并非科班出身,在大学里念的不是质量管理专业。因此系统学习Quality Management Knowledge就变得十分重要。但是,同时也应尽可能的学习对应产品的具体知识。如:SMT就要了解印刷机、贴片机、AOI、回流焊的基本原理和参数设置。这些对以后开展工作十分钟要。4 p; [# Y3 {7 \
(4)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6 g" R& B# H$ y5 b% F$ _
品质改善往往不能立竿见影的见到效益,整个验证的过程或许很漫长,这时能够坚持自己品质改善的决心和信心,承受部门主管,周边单位的舆论压力。
5 d- u5 R/ j9 e3 d 再者,进行品质改善时,你的想法未必就是一针见血,真正的能够发现问题症结也可能大费周章。此时,经理会给你的主管压力,你的主管会给你压力,你又如何调节呢?希望QE能够对这一点有心理准备。1 O! r& H) ^, {$ W! c9 z- g0 E" H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本职工作之后,你会对目前你所从事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十分熟悉,这是你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继续学习的毅力。5 r0 w& ~5 E7 J2 {
因为,在绝大多数的企业里面,品质保证部门的薪水相对于其它例如生产/研发部门而言都是没有竞争力的。或许你也与我一样子,感到前途渺茫,无所适从。
8 W' n( f8 M6 b! m( z2 U4 p 1)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所谓的 “知识“ 和 “常识“。“常识“就是在这一行业里的人所必须了解的东东,大概占80%的比重,真正完整地学习起来 至少需要2年的工作时间;“知识“ 就是这一行业里的十分核心的东西,你把它搞懂了,就可以指导别人,这一部分的获取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也正说明了薪水随着经验的积累水涨船高的原因。! f [+ D- H9 s' o, N; l
我说这点的目的就是说,如果你对质量管理真的不敢兴趣,趁现在还年轻尽早地换工作,当然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定位,真正地深入一行干下去,总就有一天你会得到回报的。相信自己的选择。3 t* h1 D% P5 X$ q& ?& q1 m: K+ o
如果你是真的对质量管理者一行感兴趣的话,那就踏踏实实的做事,认认真真地学习质量相关知识,为你将来的发展作铺垫。将来如果跳槽的话,尽量向国际知名的大公司里跳,因为他们的质量体系完整,并且可以镀镀金。当然了,我也听说做过5年的质量管理的就去做质量经理的大有人在。
% c/ v5 _+ y y% f
/ D0 G7 O/ w. w% U i 2)我说一下作品管的几个好的发展方向:
H% O+ m( Q( v4 L 2.1)系统工程师。就是推行ISO的质量工程师,可能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命名方式。有志于向这方面发展的,最好考取一个外审稽核员证书,积累两年工作经验之后,你成为一个外审稽核员,可以捞点外快(哈哈,说笑了)
* ]( c, r% q9 s: j+ b( e 2.2)供应商质量管理。% z" j7 q! o7 \% i4 j' Q
3)质量保证的技术含量较低是客观事实,这意味着你的技术能力很难得到提升。从职场的角度看,你的价值正在不断下滑。提升技术实力才是你保值增值的支点,而且最好在实际工作中去修补技术缺陷和提高技术层次。所以跳槽到相关技术岗位是你获得职业新发展的有效路径。而在众多的技术职位中选择可操作性强并且有持续发展空间的切入点,才是你跳槽成功的关键。 1 k0 M, \ v) w1 u! e, n; ^
8 R6 w4 y' M. \+ s& \9 s# G; N6 d
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挑中可操作性强并且具有持续发展空间的机会,必须注意两个关键方面:
) _) ~! Z( U( ~+ ] e5 w5 A 第一,要着眼于长期发展,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岗位职责连贯性分析,就是要客观估计自己的职业通道和升职的可能性,才能找到具有新平台的工作机会;2 t7 S8 ?; O Z2 Z& X$ z
第二,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中提炼、整合出符合职位需求的条件,是在操作性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
|